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黄埔军校初建,蒋校长的左右手们

2019年08月01日 15:06 PDF版 分享转发

转自:新世纪,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原创: 沈听雪 沈听雪的历史文集 

 孙中山革命逾30年,历尽艰辛,屡仆屡起,总是吃亏在不能牢牢掌握武装上。他一直,如何能使一支军队始终保持革命性,而不使其变质的问题。以欧美诸国的军队隶属国家之原则,已证明当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而国内诸军阀部队的养军模式,更是令孙中山厌恶之深。直到在共产国际派来的顾问鲍罗廷的建议下,孙中山仿照苏联,确立了”以党治国,以党治军”的原则。在军队中,设置的组织,使军队完全处于党的掌控之下,并以党的主义指挥全军,从而建立一支真正革命的”党军”。这一原则首先就体现在了的创办上。

在黄埔的历史中,有一个人是绝不能不提的,他就是。黄埔建校初期,特别需要政治干部,孙中山指令党代表廖仲恺和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向中共方面求贤。当时中共在黄埔军校的最高负责人是政治部副主任张申府,他既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也是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很快开列了一份15人的名单,其中第一名就是周恩来。此时周恩来还在欧洲留学,领导中共旅欧总支部的工作。张申府立即召他回国,并给他寄去了回程的旅费。

1924年8月,周恩来从欧洲归国,在张申府推荐下进入黄埔军校出任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时年26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从当年留下来的入校时标准照就能领略到这位曾号称中国”四大美男子”之一的风采。在此之前,张申府因与难于共事,已辞去了军校政治部副主任职务。1925年召开的中共四大上,张申府在讨论党的纲领时与蔡和森、张太雷等人发生争执,而后负气提出脱党。其时周恩来一度支持他的观点,但很快又服从了中央。张申府知识分子气极重,绝不低头,就此脱离了自己曾最早参与创建的党。多少年后,张申府曾留下了这样的评语:”我很快就离开,而周恩来留了下来,我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而恩来则不同,他是弯而不折的……”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黄埔军校与旧式军校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仿照苏联红军的模式,建立了政治部,在校内和军队中开展卓有成效的政治思想工作。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个新鲜事物。最早上任的政治部主任是吴稚晖,不过他不想和人共事,没干几天就辞职了;第二任是戴季陶,他喜欢搞的是孔孟复古理论,对政治工作没兴趣,也没干几天;第三任是邵元冲,此人根本不懂政治工作,把这个职务当成了官做,弄得政治部死气沉沉。眼见国民党大佬实在搞不了这个工作,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只好再次换将,提拔担任政治部副主任的周恩来转正。

周恩来上任后,立即大刀阔斧开展政治部的工作。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周恩来将政治部的各个组织机构全部建立了起来,担负起了全校的政治学习、训练及宣传任务;周恩来还制定了军校的政治教育计划,开设了政治课,系统地向全校学生讲授政治理论和传播革命思想;周恩来建立了”中共黄埔特别支部”,积极地从学生中发展党团员和进步分子,将党的思想在军校中广为传播,很快就在一期学生中发展了80多人加入中共;周恩来还亲自推动建立了军校中的进步青年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从而团结了广大师生。

在周恩来的努力下,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师生官佐普遍受到了基本的政治教育,明白了中国为何而衰弱,要向何种势力作战等原则方向问题,从而激发了对信仰的坚守和投身作战的巨大热情。此后,以黄埔学生为骨干建立的黄埔军,在政治素质上高出了国内所有军队一筹,终于成为了一支在当时中国所向披靡的军事力量。

周恩来不但聪明机警,才干超群,而且思虑周到,待人坦诚而热情,人际关系极好,所办各事无有不成。在风云诡异、国共合作波折不断的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出色地协调了各种势力为革命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因而成为了时代的风云人物。他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格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尊敬和信赖,甚至连蒋介石也对其敬畏不已,几次三番想网罗至麾下,却终未能得逞。日后,很多国民党要人都叹息说,如果周恩来能辅佐蒋介石,那国民党肯定能得天下,只可惜……

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威望很高,当时被黄埔学生满怀尊敬地称为”黄埔之母”。是他,在军校草创初期,经费十分紧张,以至学生们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忍辱负重,多次去向盘踞广东的滇桂军阀借钱,从而使黄埔军校度过了最初的难关。廖仲恺非常支持蒋介石的工作,因为蒋爱面子,好发脾气,人缘并不好,所以许多事情只有依靠廖仲恺出面解决。廖仲恺慈祥热情,不摆架子,学生们有了困难去找他,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然而廖仲恺又是个坚定的国民党左派,在孙中山逝世后,成为了党内左派的核心人物,一直极力维护着国共合作的大局。因此,国民党右派对廖仲恺非常痛恨,开始密谋刺杀他。1925年8月20日上午,廖仲恺在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被刺身亡。此后,国民党中的左派力量大衰,而黄埔军校中也再无人能制衡蒋介石。借着调查廖案之机,蒋介石大展手脚,将党内大佬胡汉民、许崇智等赶出了广州,夺取了国民政府的军政实权,一举成为了国民党内仅次于汪精卫的领袖级人物。

另一个着名的国民党左派人物是邓演达。他是保定军校出身,曾做过孙中山的卫士。邓演达在黄埔军校先后出任过教练部副主任兼学生总队队长、教育长等职。他操令严格,严于律己,坦诚待人,因而深得学生们的尊敬。右派人士则骂他为”黄埔四凶”之首,另外三凶是恽代英、高语罕、张治中,都是黄埔教官,皆以律令严格和高尚的品格操守而被学生们所敬畏。孙中山和廖仲恺相继逝世后,邓演达坚持三大政策,成为了国民党左派的首领。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后,邓演达被迫转入地下,坚持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斗争。他联合左派组建第三党,并积极联络黄埔学生,组织”黄埔革命同学会”,势力遍布14个省、市,准备发动反对蒋介石的起义。但因事机不密,军事倒蒋失败,邓演达也遭叛徒出卖而被捕。当时国民党军中的黄埔生将领联名请求释放他们的教育长,这令以黄埔大家长自居的蒋介石极为惊恐。他不能容忍还有另一个人成为黄埔学生的领袖,在多次拉拢劝诱邓演达无效后,于1931年11月将其秘密杀害。

在黄埔创校初期,戴季陶、何应钦、顾祝同、刘峙、陈立夫、王柏龄、钱大钧等人都是应蒋介石之邀而来的,而这些人后来也都成了国民党的重要人物。如蒋介石最重要的班底人物之一何应钦,与蒋同出于日本东京振武军事预科学校,回国后又同在沪军都督陈其美手下任职,早年就认识。何应钦养成了一副标准的日本军人架势,常年推小平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近酒色,为当时旧军队中的异类。他在上海没混下去,就跑回家乡贵州投身黔军。何应钦野心很大,在黔军中排斥旧部属,架空老上级,自己俨然成了老大。然而好景不长,在四川称王称霸的黔军袁祖铭部打回了贵州,将何应钦击败。在逃亡的路上,何应钦又挨了仇家一黑枪,显些命丧黄泉。眼看西南是呆不下去了,他只好跑到了革命气氛浓厚的广州。正好孙中山大元帅府在筹办黄埔军校,需要何应钦这种留过日的军事人才,他就跑旧相识蒋介石的门路进了黄埔,担任了少将总教官。

何应钦确实有能力,办事一丝不苟,随时在岗,对校内事务非常熟悉。蒋介石原来并不是很了解他,后来发现无论什么时候找何应钦,总是能随找随到,谈起工作时还对答如流,这令蒋介石非常高兴。此后他刻意栽培,屡屡对何应钦委以重任,甚至把最初的黄埔党军也交给何来指挥。而何应钦表现相当不错,东征北伐屡建战功,成为了蒋介石的得力助手。黄埔军校的校旗和后来中华民国的国徽,就是出自于何应钦的设计。因为何应钦的才干及其在黄埔学生中的影响力,逐渐形成了其在中央军中的班底系统,如关麟征、杜聿明、宋希濂等就是何应钦系统中的骨干大将。后来,何应钦与顾祝同、刘峙、张治中、钱大钧、陈诚、陈继承、蒋鼎文等人被称为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何应钦又居其首,被称为”大金刚”。

1935年4月,国民政府根据重新制定的军衔等级给高级将领颁授军衔,蒋介石本人是特级上将,另授予了八位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名列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之后位居第四,排在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之前。同时何应钦还是国民党中央军系统唯一的一位陆军一级上将,可见其军中地位。不过,得意之中的何应钦又泛起了野心,先后对蒋介石演出了北伐时的”逼宫下野”和西安事变时的出兵”讨伐”等戏码。老蒋是何等人,早就对他存了疑忌,因而刻意扶植陈诚系统来制衡何应钦。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干脆拿掉了何应钦的兵权。此后何应钦未能东山再起,职位虽高但却只能在蒋介石眼皮子底下做事,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跑到台湾战战兢兢混过了余生。

蒋介石嫡系中的另一个大系统就是陈诚系统。此人我们都知道是蒋介石的嫡系亲信,后来还成了蒋的继承人,台湾的”中华民国副总统”。最初的陈诚可不是这样,并没有生就一副富贵相。陈诚是体育师范毕业,先前的理想不过是当个小学教师。后来因父亲干涉,教师没当成,便去考了保定军校,读了炮兵专业。毕业后陈诚去了浙军任职,干了两年也没有得到晋升,就思谋着要另寻出路。适逢在保定军校时的老师邓演达到上海招收军官参加革命,陈诚便跟着邓演达到了广州,进了邓所在的粤军第1师第3团中任上尉连长,担负孙中山大元帅府的警卫任务。

黄埔军校建立后,陈诚又在邓演达援引下入校当了一名上尉特别官佐,担任教育副官之职,后又改任炮兵科教官。干了一段时间后,陈诚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产生了真正的兴趣,开始了刻苦研读。一日陈诚出去办事,后半夜才回来,并无睡意,便拿起《三民主义建国方略》看了起来。说来也巧,校长蒋介石正好出来夜巡,发现了这个苦读主义的部下。经询问,二人又是浙江同乡,蒋介石更是欢喜。在1925年的两次东征战斗中,陈诚指挥炮兵表现出色,并亲自操炮多次准确命中敌目标,更加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遂有了”三炮起家”的美称。从此,陈诚便青云直上,32岁就升到了上将军长之职,41岁成为新军衔制的陆军二级上将。虽然其间一度追随老师邓演达参加军事倒蒋运动,但蒋介石并未因此对他有猜忌,而是信任如初。邓演达被害后陈诚再无所牵,竭力效忠于蒋介石,并在军中培植起了自己的”土木系”力量,一直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在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中,有很多共产党人。如恽代英、萧楚女、熊雄、包惠僧、孙炳文、聂荣臻、高语罕、鲁易等人,毛泽覃做过政治部科员,张国焘、项英、李富春做过黄埔武汉分校政治部教官,郭沫若做过黄埔武汉分校招考委员会委员和政治教官,陈毅做过黄埔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夏曦做过黄埔长沙分校政治部主任等。作为农民运动的着名领导人,毛泽东和彭湃也去黄埔讲过课。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就是叶剑英。

叶剑英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与蒋介石同出于许崇智统率的建国粤军,彼此很熟。作为粤军中年轻有为的高级军官,叶剑英还参与筹办黄埔军校,并担负了教授部副主任之职,可以说有着极为光明的前途。可是他偏偏放弃了在国民党中的锦绣前程,而是信仰了共产主义。当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最低潮的时刻,叶剑英毅然加入了中共。后来的革命历程中,叶剑英在几个重大历史时刻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果然不负毛泽东对其”吕端大事不糊涂”的评语。

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诸多国共两军将领,后来在战场上刀兵相见,也曾携手抗战御侮。在20世纪上半页的中国军事史上,黄埔成为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并将被一代代后人所纪念。

沈听雪的历史文集,喜欢本号文章者可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为防万一失联,请新老朋友关注上面备用号”沈听雪之江东子弟”

谢谢大家!

发文者:NCN 发布时间:7/31/2019 11:41:00 下午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周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