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Vista看天下|苏州“文明码”三天就被骂下线,人们是在担忧什么?

2020年09月09日 0:25 PDF版 分享转发

文明码

转自:mp.weixin.qq.com , 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2020年9月3日,的“苏城文明码”正式上线,搭载此前推广的苏城码APP,给测试范围内的市民进行“全国首创”的文明打分。

这一政策在随即互联网上引起舆论争议。9月6日,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文明码”已经测试结束。

“文明码”不到四天的短暂存在,为“后疫情时期”的使用边界提供了一个讨论契机。

所以,不妨针对“文明码”进行一次事实和观点的复盘,看看当我们在谈论文明码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根据姑苏网发布,“苏城文明码”进行文明评分的起始分数是1000分,已经开放的测评内容为两项:文明交通指数和文明志愿指数。

计分规则也不难理解:违反交通规定会扣除相应分数,如闯红灯扣50分,酒后驾驶扣100分,而参加交警执勤等志愿活动,则会给出相应加分。

单看已经开放的测评标准,文明码主要偏重交通方面,交通法规相对比较客观,志愿也非强制,似乎撑不起网络上如此多的抵触情绪。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而在建立社会征信体制的大势之下,关于“诚信”的信用积分制度其实在全国各地都有推行。

那么,为什么“苏城文明码”会出现这么多争议?

仔细看一下文明码上线时的官方说明,会发现一些问题。

如果不是三天就叫停,文明码本还会陆续推出其他文明指数,大概率关于“文明用餐”、“文明上网”、“厉行节约”等方面。

但比起已有法规体系可以参考的文明交通指数,如何去节约、上网、用餐才算得上“文明”,如何在这些领域进行分数折算,就太过于主观了,而主观就意味着很难普适,意味着“裁判员”和“运动员”之间的意愿不对等。

总会有一些持着一套稍有不同的文明标准的市民,会被这个体系误伤,而且这种误伤不是别的,是来自对一个人“文明”与否的道德评价,不可谓无关痛痒。

此外,官方介绍中承诺会给予高分市民“优先和便利”,而“综合文明指数低于下限人员”则会面对“警示和惩戒”。

既然牵涉到市民“工作、生活、就业、学习、娱乐的优先和便利”,就已经触及了切身利益。但介绍中却没有更详细的说明,这也是引发舆论猜测和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评论指出,对于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人,已有对应的行政、刑事处罚,法律已经对其损害行为进行了力求等价的判罚。

此时再以“文明码”扣分来限制其他生活权利,属于“法外加刑”,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法精神。

9月6日,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终于针对奖惩问题作出回应:惩戒不针对于个人,而是关联工作单位的文明评定,奖励政策也不会超出志愿者平台的常规范畴。

负责人还表示,文明码不会“与个人信用、落户、就业以及公共资源分配这些进行挂钩”,也就是说不会进行“法外加刑”,而且文明码属于“自愿使用”。

伴随着文明码的测试停止,这个一并作出的回应多少有些延迟。

而且,以上提到的“文明用餐”等标准的主观误伤、奖惩问题的话语含糊,还都只是从官方介绍本身出发;

但“文明码”所关涉到的,远不止于对一个政策文本的解读。

首先,能引起如此巨大体量的舆论关注,“文明码”的民意调研做得应该是不够的。

在居民还不够了解、甚至从未听闻“文明码”时就进行测试,难免引起误读,况且还牵扯到了生活权利。

而且从搭载“文明码”的苏城码APP的安装过程就可以看出来,推广过程中有一些粗暴和急躁。这种推行风格,也被延续到了推广“文明码”上。

部分居民安装苏城码APP时的见闻,并非孤例

其次,正如相关负责人在回应中所说,人们所担忧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公权力过度介入私人和道德领域”。

而“文明码”问题,虽然没有舆论中“法外加刑”的担忧那么严重,但也已经呈现出了一些“接管私德”的倾向。

政府运行的原则之一是“法无授权不可为”。不需要如此多的条条框框,才能保持民众的活力和创造力。

而且,也正是因为法律法规无法处理一切,公权力无法接管一切,所以才有了道德发挥作用、修正秩序的空间,让“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才是维持秩序而又不过分限制活力的操作方式。

最后,很多人把“文明码”视作接续“健康码”的信号,并且担忧在一旦有了这个开端,后续会向各种“XX码”开始滑坡。

即使是已经广泛推行的健康码,尚还存有“大数据错判红码导致生活不便”、“大数据过分渗入生活”的种种声音,而一个落在软性文明范畴内的“文明码”,就更没有那么大的必要性。

我们虽然享受着大数据的便利,但也不免对其神通广大感到隐隐的不安。

大数据太庞大,而个人又太渺小。

在“后疫情时代”,大数据的分寸感更需要把握,政策执行的民意接受度也需要被持续关注。

毕竟一切的政策,最后落到的都是“人”。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