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社会百态

中国再打防疫外交牌外界仍质疑疫苗安全

文章转自网络,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中央社台北11日电)为扭转因疫情而恶化的国际形象,防疫外交成为中国官方主旋律。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今天再次强调,中国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与物资,负起大国担当。但外界始终对中国疫苗【小编推荐:显微镜学家发表对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安全性存疑。


王毅11日出席「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的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根据中国外交部官网发布的通稿,他在演说中再次定调中国防疫外交的主旋律。

王毅声称,中国外交积极投身国内和全球抗疫,而且是最早向世界报告疫情、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关键资讯,同时向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画( global humanitarian response plan)提供资金援助。

在演说中,王毅也不忘「盘点」中国对世界捐献的防疫物资数量。

他宣称,中国至今已向世界各国提供了超过2000亿枚口罩、20亿件防护服与8亿份检测试剂盒;向全球150 多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

除了防疫物资之外,作为现阶段防疫外交的主角,王毅也强调,会积极推进药物、疫苗研发合作和国际联防联控。

疫苗成为中国防疫外交的重要一环,可追溯至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在世界卫生大会(WHA)宣布,将作为全球的公共财产。其后,中国在各大国际场合都作出承诺,将会优先提供疫苗给需要的国家。目前,已陆续有国家向中国采购疫苗进行试验。

虽然中国强力宣传疫苗,但中国内外的媒体均有对中制疫苗存有疑虑。

纽约时报中文网7日报导指出,疫苗行业受中国政府扶持并保护,但由于缺乏透明度,加上可疑的商业行为,动摇了中国民众对国产疫苗的信心。文中并指,中国药厂有行贿及疫苗出问题的不良纪录,而贿赂是中国疫苗产业的致命弱点。

纽时中文网在早前的报导提到,处在临床试验第3期的中国疫苗,仍有安全性疑虑。此外,官方是否有合规追踪并观察接种情况的程序也不清楚。

中国「财经国家周刊」近期报导则提到,中国到目前为止均未公开第3期疫苗试验临床阶段性数据,相较于国外疫苗争相披露临床数据而言,中国国内疫苗研发机构显得低调。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禁闻网责任编辑:唐明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