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国人口出生率连续下跌「三座大山」压垮生育意愿

2021年03月12日 22:13 PDF版 分享转发

文章转自网络,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自3月5日起,在北京举行的两会(人大和政协)上,人口政策的走向一直备受中国各界关注。有关下调法定婚龄、夫妻合休产假,亦或是对二胎家庭增加带薪育儿假期天数、减免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的建议,都成为网络上热议的焦点。这其中也都侧面牵扯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孩子」。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随着人口形式的变化,陷入「低生育率」的陷阱。即便中国大陆总人口在2019年突破14亿大关,成为全球第一个人口超14亿的国家,但喜人的数据背后是一个颇有警示意义的现象。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较2018的1,523万人减少了58万人。这样的下降势态相比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比2017年骤降200万人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令人稍感乐观,但中国连续下跌的人口出生率已是不争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颇具争议的「独生子女」政策早已于2016年被正式取消,取而代之的「二胎」政策却并未给出生率带来一路飙升的景象,反而降到了近年来的最低点。这也意味着,中国单一的政策扶持很难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低迷的生育率,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更多导致中国出现「婴儿萧条」的深层原因便显得尤为重要。

不可避免的低出生率

从现有的数据来看,中国在「生育堆积效应释放之后」,生育率仍不见回升反而骤降的最关键影响因素反映在内外两方面。

一方面,外部因素可以从社会制度、法律规定及经济因素三方面来看。目前,「鼓励生育」早已是中国官方及法律所提倡的社会宗旨,对于家庭而言,剩下的障碍多来自于经济因素,也是被中国网友戏称为压在头上的「大山」,即高昂的教育、生活成本及住房这「三座大山」,这些往往成为诸多中国年轻一代不愿、不敢生育的原因。

另一方面,内部因素也包含了譬如越来越多丁克一族的拥趸者,选择了不生孩子。现如今,受到高等教育的中国独立女性作为年轻一代的主流代表,对婚恋状态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不再是生活在中国社会经济紧缩的影子之下。相反的,她们拥有新知识并追求自我,离传统家庭观念渐行渐远,不太可能会像中国前几代女性那样,让社会亦或是家庭的压力来影响个人生活及生育决定。

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低生育率不仅是中国独有,日本、韩国、泰国及新加坡等亚洲其他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新生儿出生率愈发低下,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2020年韩国死亡人数首次超过出生人数,人口出现负增长。韩国2020年新生儿数量比2019年31万人减少了10%,只有不到28万新生儿出生;日本亦是如此,2019年日本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高出50万。

在全世界范围内,更是有诸多生育率偏低的国家和地区早已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然而这些手段似乎并未产生长期效果。譬如政府2015年推出的生育奖励政策,为意大利家庭提供每月80欧元津贴,该津贴将持续到婴儿3岁生日,但该奖励政策,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至2019年,意大利的出生率仍然是欧盟国家中最低的,平均每个妇女仅生1.3个孩子。

事实上,针对全球性的低人口出生率问题,诸多政治高参或学者们总是热衷于各种各样的预测和展望,往往却忽略了另外一些深层因素的影响。从医疗、托育、教育、社保、税收等方面着手,在一定程度来讲比单方面的废除生育控制政策更容易刺激生育。

综合报道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