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简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背景之一: 共产国际与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

2021年06月10日 23:34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Weiße Taube v. Sommer

中华民国的邻国沙皇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陷入内外交困。1917年2月沙皇政府被推翻,由俄国临时政府所替代。1917年10月,俄国临时政府被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以武装起义的方式推翻,建立了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91年解体。

1919年,苏维埃俄国的内部环境稍稍稳定之後,列宁便开始着手他的世界革命战略布局。虽然当时俄国的世界革命中心是在欧洲,但其整体战略框架却直接影响到了当时中华民国的命运。

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918-1883)在1848年发表了《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提出了通过工人阶级领导的阶级斗争和世界革命建立世界共产主义社会。1864年,马克思作为创始人之一,成立了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国际工人协会』(IWA)。1889年,世界各国工人政党成立了国际联合组织『社会主义国际』(Second International)。人们习惯上将前者称为第一国际,将後者称为第二国际。由於第二国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停止了活动,又由於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议会党团在议会中投票赞成战争拨款支持德国政府,被认为是违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1917年4月,回到俄国的列宁提出了重建『国际』的问题。列宁曾表示『第二国际已死,第三国际万岁』。1918年1月6日,英国工党通过了恢复第二国际的建议。为此,列宁加快了建立第三国际的步伐。经过一年多的紧急筹备,1919年1月24日,以俄共(布)为首,会同波兰、匈牙利、德意志奥地利、芬兰、美国等国及巴尔干地区的共产主义组织发出了召开第三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邀请信。1919年3月2日,在苏维埃俄国首都莫斯科中心的克里姆林宫内汇集了来自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党、团体和派别的五十二名代表,召开了第三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由列宁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并通过了《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关於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等多项决议。会议正式向世界宣布,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决定:成立第三国际并定名共产国际。

通观共产国际第一次、第二次代表会议的决议和发言记录,再结合俄罗斯公布的部分前苏联解密档案可以断定,共产国际根本就不是一个国际组织。它只不过是苏俄最高当局操控领导的一个下属机构。它的所有重大决策均需要请示莫斯科。它的地位看似高于苏俄的外交人民委员部,其实差不太多。两者的工作虽有交叉,特别是隐秘部分,但职能完全不同。外交人民委员部主要处理国家之间的事务,共产国际则肩负颠覆外国国家政权的职责。

由于共产国际的诞生,本已命运多桀的中华民国在苏俄利用它所掌控的这一国际组织的强势介入下变得更加危机四伏。在1919年开始的两个针锋相对的世界潮流的博弈中,中华民国被苏维埃俄国裹挟进了以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将共产主义新秩序作为人类未来发展的愿景的潮流中。

在此笔者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2019年,在回顾100年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时,国际媒体用相当的篇幅回顾了100年前在中华民国发生的五四运动,却没有一篇文章涉及到100年前诞生的共产国际对中华民国的影响,以及由于共产国际的诞生而出现的、延续至今的两个世界潮流的碰撞和发展朝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际社会紧张关系的影响。实际上,中共至今的所作所为,都能在1919年找到源头。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922年,在被称爲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会议上,通过了决议案,正式加入共产国际,完全承认共产国际所议决的加入条件,并根据『共产国际章程』的规定, 称为『共产党(共产国际支部)』。

根据俄罗斯解密的前苏联解密档案全宗第514号、卷宗第24号的记录,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1922年12月5日闭幕之前做出了《的任务》的决议,其中明确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於,要以在民主基础上实现中国统一的倡导者的身份开展活动。中国共产党人要提出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为实现同唯一不追求帝国主义目标的大国——苏维埃俄国结成联盟的独立自主的政策而斗争。』[1]

在公开发表的共产国际四大文献中并未收录该决议。苏俄解密档案注明,该决议是『对东方问题提纲的补充』。签署人是共产国际书记处拉狄克。由此可以推断,这个决议是共产国际书记处内部的一个决议,而不是在共产国际第4次代表大会上全体通过的一个决议。

2.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秩序』——世界苏维埃共和国

在共产国际一大会议决议的《共产国际行动纲领》中,共产国际向世人描绘了这样一幅可怕的世界图景:

『人类的全部文化已遭摧残,人类本身也处於完全毁灭的威胁之中,只有一种力量能够拯救人类,那就是无产阶级。』

『一个新的时代,即资本主义解体的时代,资本主义内部崩溃的时代,无产阶级共产主义革命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旧的资本主义秩序已不复存在,也无法继续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结果就是混乱,这种混乱只有最大的阶级,生产者阶级,也就是工人阶级才能克服。工人阶级必须建立真正的秩序——共产主义秩序。』

『工人阶级必须推翻资本统治,消灭战争的根源,打破国界,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自力更生的合作的社会,实现各族人民的自由和友好。』[2]

早在1848年,马克思在他的《共产党宣言》中就已经为未来的人类社会描绘出了一个理想社会——打破国界的共产主义社会。然而,那不过是一个乌托邦空想。而现在,列宁则要通过共产国际着手建立起真正的共产主义秩序。

那麽列宁的共产主义秩序跟马克思想要建立的那个共产主义秩序是一脉相承的吗?或者说,马克思所要建立的共产主义乌托邦在新的世界局势下是否有了具体的、实质的内容呢?

共产国际一大的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共产主义秩序』全新的诠释:

共产国际一大上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的俄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格里戈里·叶夫谢耶维奇·季诺维也夫(ригорий Евсеевич Зиновьев,1883-1936)对成立共产国际的目的做了直言不讳的说明:『我们的口号是建立一个国际苏维埃共和国,谁也不能说这是乌托邦。我们坚信,这在最近的将来就能实现;难道我们还不敢成立第三国际,以此作为建立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目的的一种手段吗?』[3]

列宁在共产国际一大的《闭幕词》上也再次重申:『国际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已经为期不远了。』[4]

作为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的最终目标,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新奇口号:『国际无产阶级苏维埃共和国万岁!』[5]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由此我们看到了列宁通过共产国际所要建立的共产主义秩序的具体形态——世界苏维埃共和国。

共产国际成立後的当天,列宁在莫斯科庆祝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信誓旦旦地将他所领导的共产国际的计画做了进一步明确地说明:

『现在,当人人懂得「苏维埃」这个词的时候,共产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有了保证。在这个大厅里的同志们已经看到第一个苏维埃共和国是怎样成立的,现在他们又看到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是怎样成立的,他们也会看到世界苏维埃共和国将是怎样成立的。』[6]

当然,在列宁的算计中,中华民国也是世界苏维埃共和国中的一个成员。

那麽列宁将如何建立起世界苏维埃共和国呢?

3.开展国际苏维埃联盟运动,建立新的联邦国家

为了把马克思的乌托邦转变为一个『为期不远』的实体——世界苏维埃共和国,列宁提出了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国际苏维埃运动的计画:『共产国际当前的任务是,在各国日益广泛地展开建立新式民主即无产阶级民主为目的的苏维埃运动,这个运动是向无产阶级专政、向共产主义的完全胜利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7]

为在各国开展『苏维埃运动』,列宁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战略措施。其着眼点是:『立即夺取(各国)国家政权,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权机构。』『苏维埃制度是新型国家政权的制度。』而在各国建立的这种新型国家政权已经有了一个统一的、现成的、每个国家都必须效仿的模式,那就是『已经实际形成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即俄国的苏维埃政权。』[8]

1920年7月,在莫斯科再次汇集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多名代表,召开了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共产国际二大)。会上,列宁进一步明确了共产国际开展国际苏维埃运动的任务:『共产国际在这方面的任务是,进一步发展研究以及通过实际来检验在苏维埃制度和苏维埃运动基础上所产生的这些新的联邦国家。』[9]

这里我们看到,共产国际一大提出的建立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的计画仍然是一个比较虚幻的目标,於是在共产国际二大会议上,列宁向参加的各国各方代表提出了更为实际的概念——『新的联邦国家』。列宁要求共产国际对此进一步研究,并提供实际检验。这就是说,在建立统一的世界苏维埃共和国之前,需要一个过渡形式——新的联邦国家。从列宁的意图、会议文献和後来『实际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新的联邦国家』即包括了既定目标,也包括了实现的过程与进程。其时空的态势大体如下展开:

首先,通过国际苏维埃运动夺取各国的政权,在各国建立起俄式苏维埃政权;

其次,由於在各国夺权不可能齐头并进同时展开,因此,不分先後,凡先建立起苏维埃政权的国家,就应该与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结成为联盟,组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新的联邦国家;

第三,随着时间的延续与空间的扩展,将不断有新的苏维埃政权加入已存在的联邦国家;

第四,通过这种滚雪球的方式,最後将所有国家裹挟并入俄罗斯苏维埃联盟。

至此,我们可以给列宁提出的、人们一向所认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那个苏维埃运动给出一个准确的名称:国际苏维埃联盟运动。

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共产国际郑重宣布:苏维埃俄国的事业就是共产国际的事业。只要苏维埃俄国没有成为全世界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一个成员,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就决不甘休。』换句话说,少一个国家或地区,都算不上是『全世界苏维埃共和国联盟』,苏维埃俄国都不会善罢甘休。这倒与传统中国的一统天下异曲同工,不谋而合。

就这样,一个国家掌权者的利益和权力欲望与全人类的共同命运被巧妙地捆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列宁那些危言耸听的或花里胡哨的辞藻背後,不过是一个逐渐扩大苏维埃俄国版图的计画。

问题是,面对如此多的各国、各方代表,列宁怎麽敢於向大会提出如此明目张胆的扩张计画?

从会议文献所揭示的情况看,特别是根据代表们的发言可以推断,列宁是基於这样一些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缜密考虑:

1)苏俄是当时世界上唯一通过列宁领导成功夺取全国政权後建立起来的苏维埃政权,因而成了无可替代的领头羊。

2)大部分与会代表奉列宁为『共产主义运动』的神明。

3)『一战』後的各国各地区左翼激进的共产主义组织面临新的生存危机和发展机遇。特别是参加会议的各国政党、组织在本国的影响都十分有限。欧洲工业发达国家中的共产主义政党、组织在生存与发展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尤为严峻;这些政党或组织要想生存和发展,进而在本国夺取政权,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国际共同战线,依靠苏俄的国家力量,才有可能生存、发展、壮大;共产国际为他们搭建了这样一个生存和发展的战斗平台。

4)相当一部分参加会议的组织已经被苏俄牢牢掌控。

5)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到1919年,苏俄已经有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红军。

在共产国际一大、二大的文献中,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列宁和季诺维也夫。但在为召开共产国际成立大会的邀请信中,与列宁一起代表俄共(布)签署的不是季诺维也夫,而是苏俄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的创建者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1879-1940)。两次全会上,托洛茨基的发言并不多,但他的发言却能在与会代表的心理上造成微妙的震撼。在共产国际一大一次会议上,针对当时西方国家对苏俄发展军国主义的指责,红军总司令托洛茨基在大会上公开提出:『如果这也算军国主义,那就是我们创立了一种社会主义的军国主义。我们绝不放弃它。』也正是基於这种社会主义的军国主义思想,托洛茨基进一步向与会代表做出了承诺:苏俄红军『不仅是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红军,而且也是第三国际的红军。』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旦时机到来,我们的西欧兄弟向我们求援,我们就回答他们说:『我们来了!我们不失时机地学会了运用武器,我们为世界革命而奋斗和牺牲在所不辞!』[10]共产国际一大还专门向苏俄红军发送了致敬电。

在『为世界革命而奋斗和牺牲在所不辞』的豪言壮语背後,这种社会主义军国主义的『在所不辞』在後来前苏联处理国际事务中确实表现得淋漓尽致:从1939年同纳粹德国一道瓜分波兰,强占立陶宛等国,到『二战』後将占领区域的东欧各国强行并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再到出兵镇压1956年的波匈事件和1968年的布拉格事件。

除以上考虑外,对来自参见共产国际会议的欧洲大国的政党组织代表,如法国、德国、英国的一些大党中的左派代表,列宁则采用敲打、逼压的办法。一方面列宁即想利用这些大国的代表壮大共产国际的声势,另一方面则试图逼这些政党彻底脱离第二国际,将其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中。

对当时被列宁认为是世界上两个最强的帝国主义国家之一的美国的策略,从大会对美国与会代表的参与方式的做法上可看出其中的端倪,这也构成了两次大会最为滑稽的一幕。会议语言是德语和法语,偏偏将英语排除在外。美国的与会代表三番五次提出将英语也作为会议语言,结果均遭到否决。美国代表要求会议为他们配备翻译,可直到全部决议通过,会议闭幕,翻译也未出现。这样做的实际效果是,美国代表在会议表决时恐怕并不清楚要表决的决议的实质内容是什麽。不过他们还是投了赞同票。至少会议文献并未显示,在会议各项表决中,美国代表弃权或反对。[11]

正是在这样一种明显带有强迫且狡诈的运作下,共产国际二大通过了建立联邦制同盟的决议:

『联邦制是各民族劳动者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无论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其他苏维埃共和国(过去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芬兰苏维埃共和国、拉脱维亚苏维埃共和国,现在的亚塞拜然苏维埃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的关系中,还是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内部同从前既没有成立国家又没有实行自治的各民族(例如,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内,1919年建立的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1920年建立的鞑靼自治共和国)的关系中,联邦制都已经在实践上表明它是适当的。既然承认联邦制是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那就必须力求建立愈来愈密切的联邦制同盟。』[12]

不过後来的历史证明,二战之前,列宁的『联盟』计画仅在苏俄的周边国家和区域获得了极为有限的成功。

1918年1月1日,苏俄正式设立新的行政区划,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之後经过近4年的鏖战,新生的政权击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击溃了白军,占领了一度宣布独立的国家,如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等。到1922年12月30日,苏俄通过签署条约,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包括格鲁吉亚的乔治亚苏维埃政权、亚美尼亚苏维埃政权和亚塞拜然等)正式成为苏联的创始成员国。而《决议》中提到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芬兰苏维埃共和国不过是昙花一现。

二战期间及之後,前苏联的版图进一步扩大,又吞并了立陶宛、拉脱维尼亚、爱沙尼亚等。这些国家都成了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过这已经不是列宁的国际苏维埃联盟运动的产物,而是史达林地缘政治的产物。这些都是後话。

4.中华民国政府是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在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中,如何对待那些相对贫弱落後的国家呢?也就是说,按照列宁世界革命战略布局,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最终都将加入列宁的『为期不远』的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然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社会主义革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後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13]而1919年的中国还远没达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准。那麽在这样的国家又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呢?为此,列宁对帝国主义理论进行了投机性的、全新的阐述。

在共产国际一大通过的《共产国际行动纲领》中,列宁提出了『世界帝国主义体系』这一新概念。这一点至关重要。之前列宁对帝国主义的论述,侧重於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而『世界帝国主义体系』的提出,在列宁建立世界苏维埃共和国这一整体计画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当然要在帝国主义国家中展开。然而,既然是摧毁现存国际社会的一切制度,建立世界苏维埃共和国,那麽在非帝国主义国家又该怎麽办呢?或者说,如何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那些非帝国主义国家联系在一起呢?『世界帝国主义体系』的提出就是为了化解这一矛盾,让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沿着两条战线同时展开。

第一条战线,在帝国主义国家中展开反帝运动。

在当时国际形势下,『国际联盟』成为苏俄最主要的敌人。在1919年年初召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後的巴黎和会上,各国代表于1月25日批准了建立『国际联盟』的提案。这意味着,一战结束後,将出现一个由美、英等发达国家推动建立的新的、和平的国际秩序。因此,美、英两国被共产国际定性为真正的帝国主义强国。[14]『世界资本并不甘心,正在准备决一死战。它打着「国际联盟」的旗号,高唱和平主义,进行最後挣紮,要把自动裂开的资本主义体系弥合起来,集中力量对付方兴未艾的无产阶级革命。』[15]

第二条战线,在非帝国主义国家中展开反帝运动。

『世界帝国主义体系』的提出并非仅针对美、英及其它发达国家和『国联』,它的理论难点在於,如何在非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以夺权为目的国际苏维埃联盟运动。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列宁就注意到了『帝国主义战争』转化为民族战争的问题。[16]1916年列宁撰写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对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1920年,在共产国际二大会议上,列宁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他在为大会制定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提纲》中强调:『第一,我们提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被压迫民族和压迫民族之间的区别。现在全世界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数众多的被压迫民族,另一部分是少数的压迫民族。』

根据这一划分,帝国主义国家是压迫民族,其他所有国家都是被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这样一来,列宁就把全世界除他掌控政权之外的所有国家都纳入到了『世界帝国主义』体系中,也就是纳入到他的世界苏维埃体系中了。

结果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武库中又出现了『本国帝国主义』或称为『帝国主义代理人』的概念。『在资产阶级占有殖民地并压迫其他民族的国家里,必须反对本国的帝国主义者。』[17]这就是说,一切非帝国主义国家都存在本国帝国主义,都必须加以反对。

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中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保卫苏维埃俄国的斗争和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帝国主义战争以後,各民族的相互关系、全世界国家体系将取决於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反对苏维埃运动和以苏维埃俄国为首的各个苏维埃国家的斗争。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就不能正确的提出任何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无论是文明国家的共产党还是落後国家的共产党,都只有从这种观点出发才能正确的提出和解决各种政治问题。』[18]这样,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一切冠冕堂皇的说辞又回到了根本的着眼点:一切都是为了苏维埃俄国!

对中华民国来说,苏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华民国於1920年加入『国联』,而『国联』被列宁视为最主要敌人;另一方面,中华民国是被列宁点名划归到了半殖民地的国家。根据『帝国主义代理人』理论,中华民国政府则是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在1922年,这个头衔被戴在了国民党北伐成功之前的北京政府头上。『该政府反对俄国,履行帝国主义者的意志。』[19]而在第一次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即国共合作[20])破产之後,又被戴在了北伐之後的南京政府头上。特别是在1931年9·18事变之後,苏俄认为取得对日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是推翻中华民国,建立自己的附属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中国红军对战争的领导。[21]在1931年10月21日的共产国际执委会政治书记处关于满洲问题非常会议的记录中,发言者引用了列宁的原话:『每个革命的工人政党,每个共产主义在战争时或者在帝国主义侵略时,都应该进行首先是反对本国帝国主义的斗争。』[22]在列宁反对本国帝国主义在理论指导下,1932年12月,共产国际又进一步提出来两个中国的政策:『我们实际上有两个中国:苏维埃中国和国民党中国。』而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解决头等重要意义的全国性问题,即建立新的政权,组建红军并进一步加强红军。扩大和联合苏区。』[23]

这里必须提请注意的是,如果追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就应该将1919年成立的共产国际这一重要因素考虑在内。因为建立『国联』的决定仅仅两个月之後,《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就向这一新的国际秩序公开发起了挑战,比纳粹德国早了很多年。

另外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列宁的反对帝国主义理论是中共意识形态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合法性的基础之一。对後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命运的影响致为深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难以真正融入国际社会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目前中美、中欧(盟)冲突的深层原因。

通过列宁的反对帝国主义理论的嫁接,在传统『天朝上国』崩溃过程中形成的中国人『屈辱-反抗』心理特徵,在中国共产党内演变成了『反帝』与『爱国』连接在一起的情结,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叙事话语系统。也是中共制定对外政策的主要根据之一。这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强大没有直接关系。毛泽东时代中国,贫弱的国力并未削弱中共反对帝国主义的决心和斗志。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政策也是建立在反帝基础之上的,是在六四屠杀之後西方国家制裁中共的背景下提出的。『我们再韬光养晦地干些年,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较大的政治力量,中国在国际上发言的分量就会不同。』[24]在国际社会形成较大的政治力量,掌握有分量的发言权,这才是韬光养晦的目的所在。经过二十年多年的卧薪嚐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力终於有了显着提升,中共自以为有条件可以向二战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的国际秩序提出挑战。其实这不过是一战後列宁向美英主导建立的国际秩序挑战的翻版。可以说,从毛经邓到习,其反帝心态一脉相承,其理论支撑仍然离不开列宁的反对帝国主义理论。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也未能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和史达林的地缘政治算计对中国造成的伤害中醒悟过来。当今国际社会对此的认知也十分有限。

以上通过对列宁世界革命战略的目的、任务、宗旨和理论的归纳、梳理,我们已经大体能够看到中华民国在其中将会遭遇的厄运。

然而,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不过是一个大的框架,列宁以中国为话题的言论也不多。苏俄建国之前,列宁谈到中国问题,多散见於报纸。[25]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後,特别是在1920年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提出了为建立世界苏维埃共和国而开展的国际苏维埃联盟运动所必须实施的具体的战略和策略,其中有一些涉及中国的言论,不过多放在民族问题、殖民地问题和亚洲问题中,是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一总体框架下提出的。[26]那麽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又是如何具体地落实在中华民国的命运当中的呢?或者说,作为一个贫弱的国家,甚至战火纷飞、内乱不止、军阀割据、政权分裂的中华民国又能在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中起到什麽作用、扮演什麽角色呢?原来在共产国际成立的1919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还出台了一个主要针对中、日、美三国关系的东亚总政策。而在这个东亚总政策中,中华民族必须为维护苏俄的远东安全做出巨大的民族牺牲。共产国际在中华民国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目的也在於此。对这一话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1] 《中国共产党的任务》,见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现代历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会编:《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中文版《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又见托尼·塞奇:《中国第一次统一战线的起源》第一卷第377-378页。

[2] 《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 1919年3月》(中文版):《共产国际行动纲领》。

[3] 季洛维耶夫在共产国际一大二次会议上的报告。《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 1919年3月》(中文版)。

[4] 列宁:《闭幕词》。《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 1919年3月》(中文版)。

[5] 《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 1919年3月》(中文版)。

[6] 《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8卷,460页。

[7] 列宁在共产国际一大的《闭幕词》。《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 1919年3月》,中文版。

[8] 列宁:《关於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

[9] 列宁为共产国际二大起草的报告:《民族和殖民的问题提纲初稿》。《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 1920年7-8月》中文版。

[10]托洛茨基在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中文版,65-68页。

[11] 参见《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和《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中文版,1988,北京。

[12]《关於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决议》。《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 1920年7-8月》中文版。

[13]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Kritik des Gothaer Programms)。

[14]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 1920年7-8月》中文版。

[15] 《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 1920年7-8月》中文版。

[16] 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1916。《列宁全集》第一版中译本,22卷。1955-1963。

[17] 共产国际二大决议:《加入共产主义国际的条件》。《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 1920年7-8月》中文版。

[18] 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提纲》。

[19] 『越飞给契切林的电报(1922年11月10日和13日)』,《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154页。

[20] 笔者需要说明的是,将『国共合作』指认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合作,是有关这一历史叙事的最大误区,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叙事中众多误区中比较典型的一个。

[21]『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关于反帝斗争中共中央的电报』。《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卷13,22号文件,86页.。

[22]『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关于满洲问题的非常会议速记记录』,《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卷13,11号文件,48页.。又见《共产国际与战争:关于共产国际反帝战争和保卫苏联的文献资料》,莫斯科,1928年。库恩编:《共产国际文件:代表大会和执委会全会决议、提纲和呼吁书(1919-1932)》,莫斯科,1933。》

[23]『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会议速记记录』,《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卷13, 92号文件,269页。495-346/13-92。

[24] 邓小平,92年。

[25] 如《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涅瓦明星报》1912)、《新生的中国》(《真理报》1912)、《中华民国的巨大胜利》(《真理报》1913)等。

[26] 参见列宁为共产国际二大会议撰写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和《补充提纲》(1920)、《关於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1920)、《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报告》(1920)。

—— 纵览中国首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