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唐师三百手|噫吁嚱!上海刷新世界最低生育率纪录

2024年05月26日 0:02 PDF版 分享转发

05/25/2024

唐师三百手|噫吁嚱!上海刷新世界最低生育率纪录

file看到一则新闻,着实小小地噫吁嚱了一下。

新发布的2023年总和生育率0.6。相比之下,近年一直被认为是世界生育率最低的韩国,2023年生育率0.72,就被惊呼“世界最低”。考虑到韩国事实上有一半的人口聚居在与上海人口差不多的首尔京畿地区,上海新统计录得的0.6应该刷新了世界最的大都市纪录。‍‍‍‍‍‍‍‍‍‍‍‍‍‍‍‍‍‍

imageimage生育率降低是一个全球现象。即使在被认为是生育率高企的非洲,近年来也面临生育率不断下降的趋势。‍‍‍‍‍‍‍‍‍‍‍‍‍‍‍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人类作为地球生物物种之一,自然的生育率水平是长达百万年的丛林演化平衡的结果。但是,现代医学的昌明打破了自然的平衡。拜现代医学所赐,婴儿死亡率和出生后夭折率相比之前都极大幅度下降,再加上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平衡被打破,人口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这也就是1952年在印度孟买成立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International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IPPF)的背景。中国1983年加入该组织。‍‍‍‍‍‍‍‍‍‍‍‍‍‍‍‍‍‍‍‍‍‍‍‍‍‍‍‍‍‍‍‍‍‍‍

CDT 档案卡标题:噫吁嚱!上海刷新世界最低生育率纪录
作者:唐映红
发表日期:2024.5.25
来源:微信公众号“唐师三百手”
主题归类:生育率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在IPPF试图通过呼吁和倡导有计划的生育节制来缓解世界人口加速增长趋势的同时,全球性的人类生育意愿确实也呈现出降低趋势。‍‍‍‍‍‍‍‍‍‍‍‍‍‍‍‍‍‍‍‍‍‍‍‍

不过,与其说是像IPPF这样的组织在不遗余力地宣扬和倡导生育节制产生了影响,毋宁说是现代生活方式降低了人类的生育意愿。‍‍‍‍‍‍‍‍‍

“二战”结束后,人类社会才算是进入现代。现代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就是聚居在大都市,娱乐方式丰富而多元,生养子女的成本越来越高。这里讲的“成本”可不仅仅是经济成本,更主要指的是心理成本。因为生养子女而导致的职场损失,性和爱情机会损失,娱乐和社交受到限制,更换生活方式变得异常艰难。这些都是中生养子女要付出的心理成本:职场期待、社交期待、娱乐期待、爱情与性期待都将大幅降低。‍‍‍‍‍‍‍‍‍‍‍‍‍‍‍‍‍‍‍‍‍‍‍‍‍‍‍‍‍‍‍‍‍‍‍

都市化的现代生活伴随的还包括初婚年龄的不断延后。像上海发布去年统计的生育率数据,同时也报告了初婚统计数据,上海平均初婚年龄为31.66岁,相当于本科毕业后差不多十年才步入婚姻。‍‍‍‍‍

下图是山田昌弘《新型格差社会》书中引的一张图。图中标出了1980~2020年各国的生育率曲线,从上到下依次是法国、美国、泰国、芬兰、德国、、韩国。‍‍‍‍‍‍‍‍‍‍‍

image从图中不难看出,从1990年开始,各国的生育率就普遍降低到维持人口的世代更替水平(2.0)以下,近年以来,多国更是降低到1.5,韩国更是降低到1.0以下。‍‍‍‍

虽然世界各国都面临生育率下降的趋势,社会尤为严重。日本、韩国的生育率低于美国和欧洲。不仅日、韩如此、台湾、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新加坡也与此类似。‍‍‍‍‍‍‍‍

image东亚国家和地区,除了北朝鲜没有数据可以比较,所谓的儒家文化圈都呈现出相比世界水平更明显和严重的生育率下降。‍‍‍‍‍‍‍‍‍‍‍‍‍‍

东亚社会之所以普遍录得比欧美更明显和严重的生育率下降,普遍的看法是东亚社会的文化高度重视,导致生养孩子的成本的高企程度相比欧美更甚。东亚社会的特点是人口密度大,资源或优质相对稀缺,重视子女教育的结果就导致生养孩子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更大程度的限制和下降。对很多东亚夫妇来讲,生养孩子意味着自己人生将付出巨大的牺牲。‍‍‍‍‍‍‍‍‍‍‍‍‍‍‍‍‍‍‍

相对而言,日本反而是东亚相对来说生育率最高的国家地区。下面是中日两国1990~2022年总和生育率的对比图。由于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相比日本要晚至少30年,1990年中国在严格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下,总和生育率都远高于日本(2.51:1.54),高出62.9%。‍

image的总和生育率拐点发生在2016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生育率数据断崖式下降。有趣的是,2015年中国政府开放二胎政策发布,结果第二年开始生育率就断崖式下降。2020年是另一个拐点,中国社会的生育率开始比日本更低,2022年中国生育率数据明显低于日本(1.07:1.26),比日本低15.1%。

2016年生育率的拐点很难用前述现代都市生活方式和东亚教育内卷来解释,它具有中国社会的特异性。低工资、低福利、高房价、高教育成本、高医疗成本的“两低三高”民生政策最终反映在生育率数据上。

2016年前后,90后年轻人开始进入婚育期。前辈80后一代的高离婚率,高杠杆房贷、高强度教育内卷给90后的新一代做出了警醒示范。伴随生育率的断崖式下降,近十多年的结婚率也在丝滑地一路“滑翔”冲底。‍‍‍‍‍‍‍‍‍‍‍‍‍‍‍‍‍‍‍‍‍‍‍‍‍‍‍‍‍‍‍‍‍‍

image上海不过是三重因素的最大程度叠加:现代都市生活方式、东亚式教育内卷、中国式“两低三高”,0.6的总和生育率就是这样炼就的。

噫吁嚱,危乎低哉!‍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