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二十四节气联合国申遗成功 传统文化智慧再受瞩目

2016年12月08日 12:50 PDF版 分享转发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网络图片)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网络图片)

作者:李恪恒

近日正式决定将中国传统代表一整年时令运行的二十四节气列为“人类非物质代表作名录”。大陆网民热议当局是否会增加相关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有网民指出,节假日适时增加,会让民众更惬意享受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

不过,反对的声音称二十四节气着重于农业生产,没必要以全民放假的方式来彰显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的重要性。

据陆媒报道,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于上个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二十四节气”列入该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据研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尽管先秦时代节气的名称与后世不完全一样,但可能经汉代人整理和修改的今本《淮南子﹒时则训》关于节气所记载的内容已与后世完全相同,且二千多年来没有改变。这可以视作是二十四节气定型的标志。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另据《史记﹒天官书》记载,秦汉时期人们是用观测日晷和星象等方法来确定节气的。但有时实际气候的变化和天文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这时会用其它办法来校正,以便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气候的实际变化。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古人根据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来核定二十四节气。该书还根据阴阳二气的消长,对二十四节气的气候意义作了描述性解释,这些解释是建立在精密的天文定位的基础上。

此外,二十四节气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根据天文学知识,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可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下降的过程与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现象。

中国古人对季节更替、气候变化的认识相当发达。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气候,万物生长的变化及民俗,也给了后代子孙们的适当的指导,各种的节令与农事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不违农时”,就会民丰物阜,民族续存,命脉得以延绵。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