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赵紫阳:一名中共不想记住的改革先锋

2019年01月24日 13:35 PDF版 分享转发

来源: BBC

作者: 凯茜·朗

王雁南仍然希望,父亲的功绩有一天能够得到平反

在北京城中一个小小的院子里,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纪念赵紫阳。30年前的,他是中国最高领导层中极力反对派出坦克出入广场镇压要求民主的中国学生。

后来,党内定性,认为他在那一天犯了“严重错误”,其名字也从官方历史当中删去。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悼念者和记者要辗转穿过迂回的胡同,才能来到北京城里的老四合院式住宅,途中警察和便衣保安数步一哨,随时准备盘查来访者。

这是一个寒冷的一月天,也是2005年因逝世的赵紫阳的忌日。多辆警车在每一个路口驻守。住宅门外则停着一辆没有车牌号的国安车辆,车上的人监视着到来的人和车,不时还在对步话机说着什么。

“你们能出席就是个奇迹,”赵紫阳的女儿王雁南对我们这些到访者说。

在近30年时间里一直试图将1989年6月4日发生的事件从历史当中抹去,而这里的年轻人对于那一天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赵紫阳的处境也印证了当局仍然在这样做。他是当时中共党内排行最高的官员,但是在关于那场重大事件的历史记录中,已经没了他的名字。即使他已经不在人世,却仍然被看作是一个威胁。

他的家人说,每一年,前来悼念的人数每年都在减少。有些人是被挡在外面,不允许进入。还有一些人则是被禁止在城市里自由活动——就像赵紫阳本人在16年前的待遇一样。

“这么多年都是这样,我们还能怎样?”赵紫阳的儿子赵二军对于这些干预已经司空见惯。

“有时候我们出去,帮着带人进来。这个人以前是我父亲的秘书——他和外面的警察吵起来了。就是他也差点不让进。”

“我们屋里说吧,”赵二军指了指院子旁边的高楼说,“那里有人脸识别摄像头,来的人脸和身份都会录下来。你这次进来了,下一次可能就难一些了。”

一小拨人走进了赵紫阳的书屋,里面陈列着他的照片、文档和一些物品,还有他已经过世的夫人。这里呈现的是一个充满爱的家,一个为他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家——他曾是中国的总理、中共中央总书记。在被排挤下台之前,他也曾经被看作是推动中国重大经济改革的功勋人物。

书房里已经放满了香气满溢的鲜花,更多的鲜花被放在了门外。

很多来访者都告诉我们,他们是来自赵紫阳的老家。这未必全部是事实,但是似乎这样说会比较容易通过警卫的一关。而他们来这里,不仅是想保存关于赵紫阳的记忆,还有他的信念。

张保林(音)过去担任记者。他报道了赵紫阳给中国很多地方带来财富但同时也被指引来腐败的年代。在那之后,赵紫阳挑战了他的政党,在天安门的抗议当中维护学生。

张保林说:“赵紫阳在改革开放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任内带来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我觉得,对于像赵紫阳这样一个去世多年的老人,我们应该纪念。在改革开放纪念当中没有(他的名字),我们认为是非常不公平的。”

赵紫阳忌日不仅没有出现在中国官方的纪念当中,而且就像与天安门事件有关的一切事情一样,它的名字也没有出现在中国官方的历史书上。但是,在四合院里的这些人希望,这种情况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一名来访者说:“我相信有一天,赵紫阳会平反的,因为历史不会永远扭曲。有一天人们会知道真相的。对,它没有写进历史教科书,但在我们家,我们经常说起——我不希望下一代忘记。”

赵紫阳的女儿王雁南感叹说,对于是否有一天能够看到她父亲的功过得到政治平反,她只能谨慎乐观。

“信心是有的,希望也是有。但现实就是现实。”

1989年,知道党内的强硬派正占上风的赵紫阳去了天安门广场,劝谕学生离开,保住他们未来的生命,再去和执政党谈判。

他对学生说:“我们已经老了,无所谓了。”

但是,将近30年之后,记住赵紫阳和他的信念,对于一些人来说却是前所未有地重要。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