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IB教育正在全球碾压应试教育, 日本将于2018年废除高考

2017年03月19日 15:14 PDF版 分享转发

3-12岁思考六大“超学科”问题
3-12岁思考六大“超学科”问题

记者/主持人:转载

计划在2018年废除全国统一考试,结束一试定终身的,取而代之的是,将把IB国际课程纳入学生的升学体系,从而举全国之力,推动日本学生成为拥有“21世纪全球标准技能”的国际化人才。

目前,全球近150个国家有4162所IB授权学校,亚洲占了将近四分之一,中国大陆目前有大约100家。从2009到2014年,全球IB学校增长了46.35%。这股教育界的时代洪流,正成为未来全球教育的趋势所向。

近日,台湾商周出版社出版了国际文凭组织亚太地区理事、东京国际学校负责人坪谷·纽厄尔·郁子的新书《给孩子与世界接轨的教育:国际文凭与全球流动社会的》。

书中提到,日本计划在2018年废除全国统一考试,结束一试定终身的教育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将把IB国际文凭课程纳入学生的升学体系,从而举全国之力,推动日本学生成为拥有“21世纪全球标准技能”的国际化人才。

IB国际文凭课程为什么代表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凭什么能培育出拥有“21世纪全球标准技能”的国际化人才?书中进行了详细介绍。

下面我们就依托这本书,结合相关研究,介绍一下最新研究的21世纪标准人才的能力架构及不同国家的教育方法。

一、21世纪全球标准技能:四大领域的十项能力

什么是21世纪的全球标准技能?怎样培养现在的孩子拥有这些技能?是目前全球教育界最关注的焦点,也是每个父母最想知道的事。

其实,世界各国早在本世纪初就投入了相关研究,包括美国出台的科学教育标准、英国的科学创新政策白皮书、的21世纪国家教育终极目标、日本的“彩虹计划”等等。

各大跨国公司也对此极为关注。2009年,英特尔、苹果、微软、思科等公司与英国、美国、新加坡、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及一些大学联手成立了提倡21世纪技能培育的“ACT21s”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经过研究,这个组织确定了“21世纪全球标准技能”的架构,共分四大类、十大项。

1、思维方法

要求未来人才努力创造新事物而不是甘于现状;主动发现课题,从各种选项中找出解决方案;能从宏观角度掌握事件过程,从中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

主要包括:1、创造与革新的能力;2、批判性思维能力,能解决问题、制定策略;3、学会学习,对认知的过程有所了解。

2、工作方法

要求未来人才擅于和其他人相处、合作。

主要包括:4、沟通能力;5、团队合作能力。

3、工具使用方法

面对海量资讯和飞速的科技进步,要求未来人才能娴熟使用工具,获得所需资讯。

主要包括:6、对资讯的理解能力;7、关于资讯及通讯科技的素养。

4、在世界上生活的方式

要求未来人才具有全球范围的适应能力及普适的国际化“三观”。

主要包括:8、地域及全球化的公民素养;9、人生及职业规划能力;10、对个人及社会的责任感,包括人文素养。

未来社会,资讯会越来越多,跨国、跨界的交流会更频繁,科技手段也会不断更新,这些都要求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资讯科技为武器,和团队一起找到发挥潜能、解决问题的路径,创造价值。

而这,就是所谓“生存在21世纪的能力”。

二、了解自己,选择未来是21世纪人才最核心的能力

现在报志愿更多是以分数定学校、定专业的,分数好就报好学校的热门专业,分数差就选个差大学、冷门专业,因为“好大学=好工作”,相比之下,学生的兴趣、优势是次要的。

21世纪,科技、产业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动,职业和收入的好与坏也会不停变化,人们需要终身学习来不断适应、应对、判断、选择,与此同时,每一种潜能都会因网际网路的覆蓋得到发展的空间。

这就让以“好大学=好工作”为前提设计的教育制度及选择标准变得毫无意义了,相比之下,人本身的志向、能力、素质、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拥有“21世纪全球标准技能”的人才,会有意识、有能力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TA想成为的人。

他们追逐梦想的基础是彻底了解自己、全面认识世界,基于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在乎自己真正的想法,不给自己设限,不受他人价值观的影响,自信地选择未来,并怀着高度的热忱持续一生地努力学习及工作。

《给孩子与世界接轨的教育:国际文凭与全球流动社会的教育改革》一书的第三章提到,国际文凭课程就是培养21世纪技能的教育体系。

国际文凭组织(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IBO)创立于1968年,是一个经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注册的非赢利国际教育基金会,是世界公认的国际教育的领跑者。

IB国际文凭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推动的学校课程架构,其目标是“培养勤学好问、知识渊博、富有爱心的年轻人,他们透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开创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贡献力量。”

早在1990年IB学制就进入了芬兰的公立教育,目前已在北欧各国施行多年,为北欧的公立学校提供了丰富多元的选项。

三、培养终身学习的探究者:3-12岁思考六大“超学科”问题

国际文凭小学项目是针对3-12岁的孩子设计的,主要注重在课堂内外把儿童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探究者。

学习会主要涉及语言、数学、社会学、科学、艺术及个人教育、社交教育和体育六个领域,而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是它的6个“超学科”主题:

1、我们是谁?
包括:对自我本质的探究;对信仰与价值观的探究;对个人、身体、心智、社交和精神健康的探究;对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朋友、社群和文化的探究;对权利与责任的探究;对作为人的意义的探究。

2、我们身处什么时空?
包括:探究我们在时空中的方位;个人的历史;家庭和旅程;人类的各种发现、探索与迁徙;从本地与全球的观点考察个人与文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络。

3、我们如何表达自己?
包括:探究我们发现和表达观点、情感、大自然、文化、信仰与价值观的方式;我们反思、扩充套件、享受我们创造力的方式;我们的审美鉴赏。

4、世界如何运作?
包括:探究自然界以及自然规律;(物质的与生物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互动;人类如何利用他们对科学原理的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

5、我们如何组织自己?
包括:探究人类创造的制度与社群之间的相互联络;各种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社会决策机制;经济活动及其对人类与环境的影响。

6、如何共享地球?
包括:探究努力与他人及其他生物分享有限资源时的权利与责任;群体以及他们内部及之间的关系;机会均等;和平与解决冲突。

IB教育以“终身教育(Education for Life)”为宗旨,强调拓展、体验,注重培养国际视野,会同时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和同理心。

这种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学习者,会围绕学生、在全球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教学,并持续探索有重要意义的内容。

《给孩子与世界接轨的教育:国际文凭与全球流动社会的教育改革》一书的日文原版中,收录了日本文部省科学大臣下村博文的撰文,谈到期望日本“摆脱知识填鸭型的教育”,“正式迈向国际化教育”,为此,将针对大学入学方式展开全面变革,在2018年废除联考,还将破纪录地、最大规模地引进IB国际文凭课程。

因为,下村博文在文中提到:“建人即建国。”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