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国当代摄影与文革的影子

2017年08月23日 18:04 PDF版 分享转发

创造了自己的一套图像与话语的系统,一个柏林的艺术展生动地揭示了这一现象。

长江黄河,战无不胜

1966年,正当文革拉开大幕之际,在武汉横渡长江,以此宣告,他,仍是那个战无不胜的中国领袖。此后,每年都会有人以畅游大江大河的形式纪念毛泽东。张克纯的这幅作品拍摄于2012年,人们横渡黄河的场面是真实的。

广场接见

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毫无疑问是讲述文革最标准的之一。作为《人民》杂志的部主任,翁乃强在文革开始的那些年间亲眼见证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包括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

私人照?

这幅照片反映了1966年代表的那个时代:它其实是一张私人照片,却像是为那时的大舞台精心导演而成。画面的女孩身后,是毛泽东1949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天安门城楼,女孩手中拿着《毛主席语录》-毛泽东、天安门、毛主席语录,三位一体,文革最具代表性的画面。

狂热的一代

曹恺的录像装置《1969之夏》诞生于2001/02年间,反映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年轻一代“投入革命”的狂热之情-不局限于中国:年轻人的偶像──从切瓦拉到约翰列侬,从马丁路德金到毛泽东,以及疯狂追捧他们的年轻人,都在曹恺那里得到体现。

虚幻的记忆

莫毅将一些文革题材的作品进行再创作,重新组合,系列作品《虚幻的记忆》便由此诞生。《红》这幅摄影作品创作于1985年,它的红色非常刺激视觉,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文革期间不间断进行的红色宣传。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悲情回忆

这两位艺术家在2002年至2004年间,创作了摄影系列《礼堂》,反映中国地方、尤其是乡村文革期间用来开批斗会的场所。这些礼堂都是空无一人,摄影的角度也都是将镜头直直对准礼堂的讲台。对过往带有悲情的回忆?

村里只剩了老人

为拍摄系列作品《人口老龄化》,何崇岳曾在2010年奔波在大江南北,尤其是深入乡村。在他的镜头下,村民都是主角,不过,他们都是些留在村里的老年人,年轻一代都到城里打工去了。

生命的脆弱

为表达历史的足迹,摄影家海波于2000年创作了系列作品《他们》。这一项目非常艰辛,先要找到文革期间的老照片以及照片上的人,然后按照老照片上的布局,各就各位,照新照片,过世的或找不着的,他们的位置就空着。作品让人不得不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翻阅私人照相簿

来自北京的冯梦波带来了他的老作品《私人照相簿》。这是一部电脑互动装置艺术作品,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艺术家的家庭生活,也可以讲述并编辑自己的故事。该作品曾于1996年在卡塞尔文献展上展出。

打靶成了对射

蔡东东收藏了1949年至1976年间的大量摄影作品,并用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比如装置作品《打靶》就是这样的一部,通过镜子的介入,原来的照片成了相互对射的作品,给人以威胁感。

来源:德国之声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