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国公司溢价投资奢侈品牌为哪般?

2018年04月16日 23:02 PDF版 分享转发

法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时尚品牌Lanvin正陷入销量骤降、亏损增加以及管理层动荡的困境,但这并未阻止中国有限公司(Fosun International Ltd.,0656.HK,简称﹕复星国际)今年早些时候以1亿欧元(合1.23亿)收购该公司多数股权。

似乎愿意砸钱投资公司,即使这些品牌正在亏损或收入停滞不前。无论是瑞士的制鞋商Bally、法国的水晶制造商Baccarat,还是奥地利的内衣公司Wolford,很多欧洲高端品牌都吸引着公司的投资,有时还是溢价投资。

参与这些交易的人士称,对这些投资者而言,这是进军一个仍基本上由部分欧洲家族把持的行业的入场费。随着更多时尚品牌将生产转移到中国工厂,中国的时尚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中国缺少能够与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和古驰(Gucci)这些大牌抗衡的本土品牌。

这些交易可让获得行业专长,用以提升面向中国的销售,毕竟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购买量已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去年总部位于上海的金属和珠宝公司甘肃刚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Gansu Gangtai Holding(Group) Co.,600687.SH,简称:刚泰控股)斥资大约2.83亿美元收购了高端珠宝商Buccellati85%的股份,根据最新数据,Buccellati2016年亏损1,600万美元。知情人士透露,刚泰控股的出价超过了瑞士奢侈品巨头Compagnie Financière Richemont及其他竞购方。刚泰控股计划在中国为Buccellati开设总计88处销售点,去年11月份第一家精品店在上海开张。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在Buccellati交易中代表刚泰控股的Simmons& Simmons米兰律师Dario Spinella表示,者不仅希望购买这些品牌的业务,同时还希望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把这些带回中国。

另一名参与该交易的人士称,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并不追求短期回报。

刚泰控股未回应置评请求。

总体来说在奢侈品行业,中国投资者在市场营销、沟通交流和店铺管理等关键领域还基本没有经验,收购这些高端品牌后如何推动其业务好转将是一道难关。

据知情人士称,在之前的所有权结构下,Lanvin的财务问题已经严重到发不出员工工资的地步,在复星注资前Lanvin大股东是台湾的王效兰。这些知情人士透露,从可以拿到的最新数据看,2016年Lanvin亏损2,200万美元,2017年可能会亏损更多。

复星国际2月份收购了Lanvin的控股权,并于3月份解雇了高级设计师Olivier Lapidus,这是该品牌一系列管理层变动的最新一例。Lanvin三年里总共更换了三位设计师,这种剧变可以毁掉一个时装品牌的声望。

专注奢侈品行业交易的咨询公司Vendome Global Partners的董事总经理Elsa Berry称,客户不会很快回头,这不像打开开关那么简单。

复星国际和Lanvin均未回复置评请求。

复星国际旗下其他时装品牌还包括零售商Tom Tailor、Folli Follie、意大利高端男装品牌Raffaele Caruso。2013年复星国际投资了Caruso,斥资1,800万美元收购了后者35%的股权。复星国际当时表示,计划是将该品牌介绍给中国那些对奢侈品牌趋之若鹜的消费者。

复星国际创始人、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亿万富豪郭广昌称,复星国际将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帮助Caruso在中国市场扩张。

然而,五年后,Caruso在中国几乎没有业务。一位了解Caruso的知情人士称,复星国际几乎无暇顾及该品牌,因该公司正艰难应对自身时装集团内部的高管流失问题。

Caruso首席执行长Marco Angeloni称,该品牌目前在中国的知名度很有限,但公司正在制定计划,开拓中国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

郭广昌曾在2015年底被 中共警方拘留,从公众视野消失数周,引发复星国际投资者惶恐。他后来表示,自己是在协助警方调查一宗反腐案件。

据接近Caruso的知情人士称,去年11月,复星国际进一步向公司注资,目前持股比例达到75%。这位知情人士称,若没有这笔注资和对其银行债务的重组,Caruso可能现金枯竭。

对于耗费数十年才打造出一个奢侈品牌的家族来说,将品牌出售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有些人担忧,中国投资者可能把品牌产地转移至中国以降低成本,源自欧洲的传统工艺因而会打折扣。毕竟“法国制造”和“意大利制造”是这些品牌的核心价值,缺少了这一点,消费者可能觉得钱花得不值。

但有些家族认为,中国投资者出的溢价具有足够吸引力,尤其是在相关业务给家族造成负担的情况下。

目前为止,中国买家尚未向重磅奢侈品牌出手。Spinella称,他们是在藉规模较小的交易积累经验,然后再挑战超过10亿美元的大并购。他称:“一旦他们有信心能成事,他们就会向那些巨头出击。”

来源:华尔街日报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