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三岁看到老?美国孩子9岁拯救非洲上万儿童,10岁提议修改宪法,13岁开始探索能源问题,中国孩子小学想发财

2018年06月03日 22:36 PDF版 分享转发

昨天各种各样的孩子,今天竟然都变成了相同的(pxhere/pixabaySOH合成)
昨天各种各样的孩子,今天竟然都变成了相同的(pxhere/pixabaySOH合成)

记者/主持人:王润

前几天看见朋友家的小孩子“抓周”。大概是在孩子满周岁的时候摆上一些小东西,看看孩子会被什么东西吸引,这或许预示着孩子长大后的爱好或者是人生的发展方向。

中国人的俗语中说“三岁看到老”,大概就是这个人三岁时候拥有的特质就会影响到他一生的成就。

这都是人的祖先们留下来的传统。

(小摸的相簿/flickr)
“抓周”(flickr/小摸的相簿,CC BY-ND 2.0

但是在中国大陆目前这种分数至上,拼了命也要考大学的气氛中,真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孩子保留儿时的爱好。在复印机般的强压下,统一孩子们的造型后,回头就又可以倒打一耙:中国古人都迷信“抓什么周”,瞎扯!

如果没有中国大陆这样的教育体制,孩子们会长成什么样子呢?这或许只能在全民向“钱“看的国人走入坟墓之前,短暂的闲暇之时才会思考的吧。

家长带着孩子放飞理想(图片:photoac)

接下来的三个小朋友和一个中国的的故事或许会让人有些思考。

教育方式和理念的不同,造就了内心不一样的孩子。在不同的教育体制之下,中美孩子的世界观大不相同,他们对待社会的态度也迥然相异。

为实现总统梦,向州议会提交自己的建议

华裔艾莉娜(Alena Mulhern),13岁,出生在中国。她10个月大的时候,美国马萨诸塞州小镇金斯顿(Kingston)的一对夫妇领养了她,此后一直在美国生活。

( CBS Boston/youtube视频截图)
Alena在州议会上发表自己的演说 (CBS Boston/youtube视频截图)

渐渐长大的艾莉娜被父母问及理想时说:“我想要当美国总统。”父母赞叹艾莉娜的理想很棒,同时也告诉了艾莉娜一个遗憾:“根据美国的规定,只有在美国出生的美国公民才有资格竞选总统,所以很不幸,你可能无法达成这个愿望。”艾莉娜觉得这不公平,她想修改这条法律。

舅舅十分支持艾莉娜的理想。在舅舅的帮助下,年仅10岁的艾莉娜,来到了所在州的听证会上,清晰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本州的议员们向国会提议修改宪法。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她说:“我们都应该有参选总统的机会。议员先生们,请你们想一想,仅仅因为一项两百年多前的法律,而使那么多优秀的人才无法参与总统竞选,无法为我们的国家服务,这公平吗?”对于为何想要成为总统,她是这样说的:“我会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人,把人民团结在一起。我会带领我们的国家,把它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让人们在此生活、工作和建立家庭。最重要的是,我爱我的国家,我想为我的国家服务,这里是我的国家。”

艾莉娜的郑重其事赢得了听证会两名主席的尊重,他们认真聆听了一个10岁小女孩对于理想和平等的描绘,并在发言结束之后,和艾莉娜微笑握手。

( CBS Boston/youtube视频截图)
议员们给予小姑娘平等与尊重( CBS Boston/youtube视频截图)

从故事的开始到故事的结束,如果问中国的小朋友,你的理想是什么?然后回答是当国家主席……结果会是什么样呢?

看似这是一个孩子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做出的努力,而这何尝不是追求“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这个家庭和这个国家愿意为维护这种平等的理念,保卫孩子的梦想。

有一个关于美国校车的故事:

人们问美国的教育部长,为什么校车要制作的比普通汽车牢固几倍?教育部长说,因为你不知道哪一辆校车里就坐着美国未来的总统。

为寻找答案,小女孩研究出使生物燃料实用化的方法

老师在课堂说:“藻类植物作为一种可迅速再生的资源,现今转化为生物燃料在技术上已成为可能,但相当昂贵的生产成本让这种技术难以落地。”

13岁时萨拉(Sara Volz)就开始对生物化学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开始探索再生能源。

( The Henry Ford's Innovation Nation with Mo Rocca/youtube视频截图)
13岁的Sara Volz开始对藻类进行研究( The Henry Ford’s Innovation Nation with Mo Rocca/youtube视频截图)

萨拉曾去到美国顶尖的实验室,求教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但是还没有人在这方面做出结论性的研究,没有人给萨拉答案。

在蓬勃好奇心的驱动下,她把自己的床底变成了实验基地,摆满了装着绿色液体的瓶瓶罐罐,她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培育藻类植物,进行人工选择、引导培育……没有精密的仪器和老师的指导,莎拉在简陋的环境里独自摸索,获得父母的全力支持,她自己也乐在其中。

萨拉花了3年左右的时间找到了一种从天然藻类中分离产油相对较高的海藻的方法,就是加特定除草剂可以帮助杀死低类脂产量的藻!

( The Henry Ford's Innovation Nation with Mo Rocca/youtube视频截图)
Sara Volz把自己的床下变成实验室( The Henry Ford’s Innovation Nation with Mo Rocca/youtube视频截图)

在这个全球都在寻找生物燃料的背景之下,她的发现无疑十分重要。因为这个技术,她在2013年英特尔科学人才研究竞赛中,从1700多个美国其它地区的少年天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10万美金的头等奖。紧接着,鼎鼎有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也将她提前录取。

不仅如此,奥巴马还亲自表彰她的研究成果,并开玩笑地打趣道:“你竟然在你闺房的床下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萨拉机智地回答说:“是啊,我希望美国的下一代孩子,不会在他们的床下完成实验研究了。”

原来科研项目自己就可以研究,并且研究出成绩也没必要对哪个执政党感恩戴德。

9岁女孩儿拯救上万

凯瑟琳(Katherine Commale),在她大约5岁的时候,看到了电视台播放的一个关于非洲的纪录片。

?7岁的凯瑟琳

Posted by Nguy?n Thanh Tu?n on Monday, March 19, 2018

纪录片讲述疟疾每年会造成80多万个非洲孩子死亡的现象,算起来平均每30秒就能杀死1个孩子。这给当时只有5岁的凯瑟琳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也让她对非洲孩子的命运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

第二天早上她对妈妈说:“妈妈,我睡不着觉。”她掰着手指头数到30,惊恐地说:“我们一定要做点什么!”妈妈上网查资料,告诉凯瑟琳:“非洲蚊子太多,会传染疾病。但现在有一种泡过杀虫剂的蚊帐,有它就可以保护孩子们不受蚊子叮咬。”凯瑟琳感到十分疑惑:“那他们为什么不用蚊帐?”说到这里,母亲也变得严肃起来:“因为这种蚊帐对他们来说,太贵了,他们买不起。”

过了几天后,妈妈琳达突然接到了来自幼儿园老师的电话:“恕我冒昧,最近您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变故?凯瑟琳的餐费还没有交……”琳达很疑惑,问女儿为什么,凯瑟琳回答说:“妈妈,如果我在学校不吃点心,平常不吃零食,也不再买芭比娃娃,这样够不够买一顶蚊帐呢?” 这下,妈妈终于明白了凯瑟琳的心思。

她立刻带着凯瑟琳去了超市,花了10块美金,亲自挑选了一顶最大的蚊帐,足够给4个小孩使用。随后,妈妈还打电话给了美国慈善总会。通过这个电话,琳达了解到,有一个叫做 “只要蚊帐 Nothing But Nets”的组织,他们专门为非洲孩子筹集蚊帐。

凯瑟琳亲手把蚊帐寄过去,一周后,她收到 “只要蚊帐” 协会的感谢信。他们在信里亲切地对凯瑟琳说:“你是我们组织中年龄最小的捐赠者哦!捐赠蚊帐超过十顶,还可以获得捐赠证书……”拿着感谢信,凯瑟琳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因为这顶蚊帐只能保护4个孩子,那么下一个30秒,还是会有孩子死去,于是她决定发起范围更广的募捐。之后凯瑟琳用尽了一切她力所能及的办法,比如卖掉自己的旧玩具和衣服,做表演,到教堂演讲……

当她刚满7岁时,已经募到了4万多美元。但是这些并不足以满足她想帮助很多非洲小朋友的愿望。她和家人继续努力着,到2010年,凯瑟琳一家人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到了10多万美元,可以购买1万多顶蚊帐运往非洲。

很多人都说自己无力去改变这个世界,所以甘心被这个社会改变。一个小女孩,凭借自己的努力,已经救了上万个非洲小孩的生命。这个9岁的小女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伟大——

伟大不是做出一番多么傲人的成就,而是心中怀抱一份纯净的爱,将自己的善意践行。

中国小学生的梦想是发财

最近网上很火的一个视频是中国小学生演讲比赛。

一个小学生演讲的题目是“我的梦想就是发财”。

小学生直白的说出自己感到生活是一个死循环,压力特别大,越来越累,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就像生活在一座囚笼里面……能够解决这种按部就班的唯一办法,他觉得就是有钱。

有钱才会拥有自由。

钓鱼(pixabay)
最大的爱好就是钓鱼,为什么要绕一圈再回来钓鱼——示意图(图片:pixabay)

另外的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看着一位老人守着自己的码头每天只是钓鱼、卖鱼,日子过的很简单。

年轻人忍不住问老人:“你有这么大一片码头为什么不多买几条船出海打鱼,那样你就能够赚很多钱。”老人问年轻人:“然后呢?”小伙子说那个时候你就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去做你想做的事情都可以了。

老人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喝喝茶,钓钓鱼,我现在就在做这样的事情啊。”

在一切向钱看的大陆教育氛围下,中国的孩子还有多少坚持自己梦想的机会?

一岁时的你抓周,可能抓的是书,可能是乐器,可能是支票,

三岁时的你活蹦乱跳,

而长大后的你和全班的同学竟然变成了一个样:六月去高考!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