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华夏」的含义,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从夏朝就有文字载体?

2018年10月24日 9:38 PDF版 分享转发

从司马迁开始,史学家们大多将夏代的开始从夏大禹算起((希望之声合成)
从司马迁开始,史学家们大多将夏代的开始从夏大禹算起((希望之声合成)

(希望之声记者慧明综合报导)(公元前2033 –公元前1562)五帝时期,天下的共主,譬如黄帝、帝喾、颛顼、尧和舜,都是因为贤德而为各个部落所尊崇、所拥戴。 而五帝对天下的治理也都是以德为上,较为松散。 在挑选继承人方面,五帝基本遵循「传贤」的原则,在广泛征求大家意见的情况下,将帝位传给符合这一条件之人,而并不一定将帝位传给子嗣,除非子嗣符合这一要求,如黄帝和帝喾就是父子相传。

的建立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在舜帝去世后,夏族的首领禹因为治水有功,并且为人贤德谦逊,而继承了帝位。 不过,禹死之后,尽管帝位传给了别的贤人,但最后还是其子启继承了天子之位,从而真正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王位由「父子相传」的先河,即古人所说的「家天下」的肇始。 自此之后的历代王朝,基本延续了这一继承法则。 启继位后,建立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的、松散部族社会的基本结束,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不过,从司马迁开始,史学家们大多将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 自禹至履癸(桀),共十四世、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

大禹(图片:公投领域)
大禹(图片:公投领域)

中国的别称「」,与夏族和夏王朝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 武盛》篇。 「华」是指礼之盛,「夏」指国家很大。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摇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古代文化的中心。 因此,古人把中国称为「华夏」,其中深藏着为灿烂文化而自豪的情感。

但目前尴尬的是,中国在夏朝之前的历史一般不太被外国所认同,如美国、日本的历史教科书,虽然提及中国的夏朝,但并不像、周朝之后的朝代更被认可,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商朝之前的历史并没有“自证”的文字材料出土。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洛阳“二里头遗址”,虽然二里头遗址与传世文献中记载的夏王朝王畿地区异乎寻常的一致,但因为仅仅出土了零星的陶文,并没有像殷墟那样出土有系统的、可辨认的且记载当代历史的,所以一直无法被盖棺定论为夏朝的都城遗址,然而,夏朝真的不存在系统的文字吗?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出现在5000多年前的流域和两河流域,古埃及和苏美尔人用芦管或骨棒削尖为笔写在“纸草”和泥板上。相比来说,中国的甲骨文出现的就比较晚了,出现在距今3300年前后的商朝中晚期。商王朝在盘庚迁殷之后,迎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才诞生了甲骨文。但如果你认为商朝的文字载体仅仅是甲骨那就大错特错了,甲骨文仅仅是商王朝拿来祭祀或占卜用的,并不是用来记史的,根据《尚书》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意思是:当时的殷朝(商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书册了,记载了成汤灭夏的事。说明了早在商初就有了记事的简册,也就是说有了书。然而相关涉及商朝遗址的并没有发现除甲骨文、金文之外任何其他有文字的载体,于是我们不禁要思考,我们是不是丢掉了商朝之前的文字载体?

乌鲁克古城发现公元前3200年左右刻有象形符号的泥版文书,这是最早的楔形文字(图片:wikimedia commons)
乌鲁克古城发现公元前3200年左右刻有象形符号的泥版文书,这是最早的楔形文字(图片:wikimedia commons)

甲骨文能被我们看到很偶然,如果不是商朝人有祭祀和占卜的好习惯,我们恐怕就没那么幸运能看到了它了,是因为它是刻在不易腐烂的牛肩胛骨或者龟壳,才能保存3000多年后依然能被我们看到,这点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石板书和泥板书一样,都是不易腐烂的。从现存甲骨文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从事物由无到有的发展规律来看,甲骨文肯定不是突然出现的,在甲骨文之前必定有一种未被我们发现的文字。

关于夏朝遗迹的考古调查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 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 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 (图片: BabelStone /wikipedia)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
(图片: BabelStone /wikipedia)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 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 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 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 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夏朝王系表: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予->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 皋-> 发-> 履癸(桀)

(本文选自各大新闻媒体与中文网站,内容不代表禁闻网的观点或立场。文章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乔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