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老祖宗留下的这些绝活,现代技术连仿制都仿制不出来!你认识几样?

2019年02月06日 1:36 PDF版 分享转发

老祖宗留下的这些绝活,精湛技艺让人叹为观止!(图片 :希望之声合成)
留下的这些绝活,精湛技艺让人叹为观止!(图片 :希望之声合成)

希望之声记者慧明综合报导)中华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除了众所周知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这四大发明。还有很多老祖宗给后人留下来的智慧,同时也给后人留下思考。下面这些古物,即使依靠我们的现代技术都难以仿制!来看看吧!

1、的白玉蚩尤环

这件乾隆白玉蚩尤合璧环,两环环面上下共四个位置,各书写了十二个字:合若天衣无缝 开仍蝉翼相连;乍看玉人镯器 不殊古德澹禅;往复难寻端尾 色行底是因缘;雾盖红尘 温句可思 莫被情牵。

这个手镯从横截面竖着分成2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完整的环,和在一起,又是一个完整的环,有很多仿制者,全都失败。

乾隆的白玉蚩尤环(图片:北京故宫博物院)
古代绝活——乾隆的白玉蚩尤环。(图片:故宫博物院)

2、蛋壳黑陶

有黑、薄、光、细四大特点:胎壁极薄质地坚硬、胎骨紧密、通体磨光,表层无釉但呈现深黑色光泽。不以装饰取胜,而以造型见长,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其型其质“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罄。”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其薄如纸,古人的智慧真是让现代人叹为观止。

龙山文化的黑陶蛋壳高柄杯 (图片:Wikimedia Commons)
古代绝活——龙山文化的黑陶蛋壳高柄杯。 (图片:Wikimedia Commons)

3、马王堆女尸

约汉高祖十年(前197年),利苍与妻子辛追及刚满周岁的儿子利豨到长沙国任职。辛追死于前186年,时年约50岁。1972年,马王堆汉墓的一号墓中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根据考证为利苍的妻子辛追。辛追尸体面带病容,鱼尾纹布满眼角,出土时软组织有弹性,关节能活动,血管清晰可见,毛发尚在,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见的不腐湿尸,此后将此类古尸命名为马王堆尸。尸体经湖南医学院专家解剖后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这个根本没法仿制。想要仿制,必须要1000年以后。

4、青囊书

在狱,有一狱卒,姓吴,人皆称为“吴押狱”。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华佗。佗感其恩,乃告曰:“我今将死,恨有青囊书,未传于世。感公厚意,无可为报;我修一书,公可遣人送与我家,取青囊书来赠公,以继吾术。”吴押狱大喜曰:“我若得此书,弃了此役,医治天下病人,以传先生之德。”佗即修书付吴押狱。吴押狱直至金城,问佗之妻取了青囊书,回至狱中,付与华佗。检看毕,佗即将书赠与吴押狱。吴押狱持回家中藏之。旬日之后,华佗竟死于狱中。吴押狱买棺殡殓讫,脱了差役回家,欲取青囊书看习,只见其妻正将书在那里焚烧。吴押狱大惊,连忙抢夺,全卷已被烧毁,只剩得一两页。吴押狱怒骂其妻。妻曰:“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妙,只落得死于牢中,要他何用?”吴押狱嗟叹而止。因此青囊书不曾传于世,所传者止阉鸡猪等小法,乃烧剩一两页中所载也,后人有诗曰: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

华佗(图片:Wikimedia Commons)
古代绝活——华佗医术。(图片:Wikimedia Commons)

5、鲁班木鸟

鲁班是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他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具体的内容出自《墨子.鲁问》——“公输子(鲁班)削竹木以为鹊”,“三日不下。”他还造了能载人的大,在战争中担任侦查的任务。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鲁班木鸟是一种会飞的机器鸟,用木材做成,内设机关,能在空中飞行,被机器人专家称为古代机器人。关于鲁班木鸟在中国古代就有许多传说:在王允的《论衡.儒增篇》说“巧工为母作木马车,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

据《墨子·鲁问》中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为鸢,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在《酉阳杂俎》中,又有更进一步的记载:“鲁般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其父伺得鸢,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人曰:般所为也,赍物巨千谢之,般为断其一手,其月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6、秘色瓷

法门寺相传始建于东汉,唐时建有护国真身宝塔及地宫,供养佛指舍利。地宫中的许多文物是唐皇室供奉的,其中的秘色瓷是作为贡瓷的越窑精品,属宫廷专用。器物以青绿釉为主,釉内夹杂玛瑙细末,釉面润泽晶莹,釉层有透明感。这次出土的瓷器共19件,器形有瓶、碗、盘、碟等,大部分在同出土的文物帐上被明确记为“秘色瓷”。

据宋人说,五代吴越国王钱镠规定越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色”除了“颜色”一解外,尚可解为“配方”。虽有仿制,亦属于凑数之作,根本无法与原作的色调相比。

秘色瓷碗(图片: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代绝活——秘色瓷碗。(图片:国家博物馆)

7、木牛流马

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与妻子黄月英及蒲元等人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4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另外还有机关防止敌人夺取后使用。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8、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文物,1977年出土于中国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今上三汲乡)的中山王墓,现藏于河北博物院。该器物的器形为“案”,又称“几”,是古人所用小桌。方案为青铜材质,镶嵌有金银纹饰,出土时漆制的案面已经腐朽。仅存案座,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仿制过,结果全部失败。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图片:wikimedia /Baomi)
古代绝活——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图片:wikimedia /Baomi

9、乾隆镂空转心瓶

是陶瓷艺术的珍品。属于清代创制的一种瓶式。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转心瓶”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为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形,上有装饰绘画,有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制作工艺极其高难,让仿制者望而生畏。

相传乾隆帝到景德镇微服私访的时候,对一位老瓷工说:“可惜这里没有会动的瓶子”。老瓷工听了此话之后冥思苦想,受到了走马灯启发,终于创制出了一种会转的瓷瓶——镂空转心瓶。

乾隆镂空转心瓶(图片:中国国家博物
古代绝活——乾隆镂空转心瓶。(图片:中国国家博物馆)

10、越王勾践剑

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此剑采用记忆金属制作,历经千年,不朽不锈,根本没法仿制。

越王勾践剑(图片:wikimedia /Siyuwj )
古代绝活——越王勾践剑。(图片:wikimedia /Siyuwj

11、澄心堂纸

澄心堂纸是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所制作的宣纸,因其卓越的品质被誉为中国古代名纸。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文房四宝的纸、笔、墨、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创造出来的。

四件中的纸是李煜执政期间所修造的建筑物澄心堂来冠名的“澄心堂纸”。后来的书法家对这种纸的最高评价是“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澄心堂纸质量极高,但传世极少。北宋的书法家蔡襄试图复原,但是没有成功。贵比黄金,至今纸张的成分都没搞清,更别说仿制。

12、素纱襌衣

是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一件文物。直裾素纱褝衣发现于利苍夫人辛追墓,较完整。同时出土时还有两件曲裾褝衣,稍残破。褝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重仅49克。其衣领相交,右衽,垂直而下,缘边为绒圈锦。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产地为西汉陈留郡襄邑县。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

素纱襌衣(图片:wikimedia /Siyuwj )
古代绝活——素纱襌衣。(图片:wikimedia /Siyuwj

13、宣德炉

宣德炉,又称宣炉,特指明代宣德年间宫廷铸造的铜质香炉。宣德炉据传是明宣宗在1428年(宣德三年)特制的一批铜器,既有供郊庙等大型祭祀和宗教活动的礼仪用器,也有供日常生活的陈设器。有别于常见铜器,宣德炉由黄铜铸成,工艺精湛,在明末就与永乐雕漆、景泰珐琅、成化斗彩齐名,被誉为“精巧远迈前古”,是中国晚期铜器中最为重要的一类。

为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他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 一直被仿照,从未被超越。

14、弘治鸡油黄

弘治黄釉器在历朝黄釉瓷器中有极高的声誉,为明清黄釉的典范,其烧造技术已臻成熟。其造型以碗、盘居多,罐类大件器物较少见。弘治一朝,御窑厂久停,弘治皇帝18年不言窑事,故弘治器物遗存不多。

它的釉色配方早已经失传,现在技术还原出来的瓷器,不管怎么鼓捣,都有色差,古人的智慧带着防伪。

弘治鸡油黄(图片:中国国家博物)
古代绝活——弘治鸡油黄。(图片:中国国家博物)

15、青花束莲纹盘

敞口,圆唇,弧腹内收,圈足。瓷盘内壁采用了三层纹饰的构图方法:内壁口部边缘描绘的是青花波浪纹;腹部是由象征高洁的菊花和莲花、代表富贵的芍药、牡丹等七种花组成的缠枝花卉;内底中间是六朵形态各异的莲花所组成的“一束莲”图案,它们有的含苞欲放、娇艳欲滴,有的半开半闭、脉脉含情,整束莲花如烟似雾,好像正随着微风轻轻摆动,簇拥着正中一朵绽放的如意莲花,将中国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的构图、意境和人文精神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共同构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具有一种清高淡雅的韵味。由于青花釉的原料苏麻离青明朝中期就采空了,故此,这种盘子就成了绝品。

青花束莲纹盘(图片: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代绝活——青花束莲纹盘。(图片:中国国家博物馆)

16、

此席纹理细密均匀,席面平整光滑,柔软舒适,收卷自如。其牙丝细薄无比,至今仍洁白柔润。象牙席夏天铺垫时较草席、竹席更为凉爽宜人。

编织象牙席是明清时期广州的传统工艺。据说汉代已有此技,《魏书·列传第三十·韩务》载:“务献七宝床、象牙席。”明代祝京兆在《野记》中记载:“凡象牙齿之中悉是逐条纵攒于内,用法煮软,牙逐条抽出之,柔韧如线,以织为席。”清代制作的象牙席品质尤佳,清中期曾作为重要贡品。当时广州的象牙艺师们利用象牙细致的纹理与韧性,将用药水浸泡过的象牙劈成均匀的薄片,再磨制出洁白的光泽,然后编织成各种纹饰。

据造办处活计档记载,宫中牙席共有5张,至今只剩3张。由于编织象牙席传世者稀少,而传统象牙劈丝技术又已失传,故这件象牙席在中国象牙工艺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象牙席(图片:北京故宫博物院)
古代绝活——象牙席。(图片:北京故宫博物院)

17、郑和宝船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千人。现在已经没有如此的巨木,根本没法仿制。

18、佛舍利

舍利,又作坚固子、舍利子、设利罗,意为尸体或身骨,常指骨灰。其中有的结晶体形色各异。最早指佛陀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遗留的固体物,后来也指高僧圆寂火化剩下的骨烬,通常埋葬于塔中。

在实验研究上,对佛舍利的形成目前没有定论。大多解释只是根据现有科学原理来推测。此宝究竟是什么成分,科学家们的今天根本搞不清,更别说仿制。

佛舍利(图片:wikimedia /Hideyuki KAMON )
佛舍利。(图片:wikimedia /Hideyuki KAMON

19、北京城墙

北京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京师顺天府的城墙,是明清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朝和清朝时期,非常重视对北京城墙的保护和修葺工作。城墙上不得任意增开豁口,城楼、箭楼、雉堞、墙面砖体如果发生破损、塌陷和酥裂起鼓,都要及时进行维修。直至1900年,北京城池仍保持完整。

20世纪50年代外城城墙被彻底拆除;内城城墙从1953年开始陆续拆除,至文化大革命期间修建北京地铁,内城城墙被彻底拆除。如此珍贵的历史遗迹,一旦被摧毁便永远不复存在,无法仿制!

中华民族是有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老祖宗们为了种族的繁衍,不断的总结经验,慢慢积累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

(本篇文章和图片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老祖宗留下的这些绝活,现代技术连仿制都仿制不出来!你认识几样?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石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