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从穷小子到唐朝战神,他上马杀敌,下马写书,妻子苦守寒窑十八载盼其归

2019年02月21日 8:37 PDF版 分享转发

“白袍战将”薛仁贵 深得父子两代皇帝赞赏(图片:王双宽绘/希望之声合成)
“白袍战将”薛仁贵 深得父子两代皇帝赞赏(图片:王双宽绘/合成)

希望之声记者吴永健综合报导)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话说战神薛仁贵,谁能想到这个让大唐父子两代皇帝赞赏的将军,当年还只是个呢?不对,他文武双全,更演绎过一段“君子之交”的佳话。

薛仁贵(614-683年),名礼,字仁贵,绛州龙门县(今河津市)人,祖籍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出自河东薛氏南祖,时期名将。

少年英雄

薛仁贵本是名将之后,他是北魏将领薛安都的六世孙,北周御伯中大夫薛衍的孙子。然而,在薛仁贵年少时,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他不得不以耕田为生。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饱读诗书,苦练武功,等待有朝一日能够派上用武之地。

在穷困潦倒之时,他得到了邻居王茂生夫妇的救助,供给他三餐,还让他有了一份在当地富商柳员外家中做苦力的工作,王茂生不嫌弃清贫的薛仁贵,还与他结为异姓兄弟。

薛仁贵由于天生神力武功高强,对待他人宽厚仁慈,他的才华和人品打动了员外小姐柳氏的芳心。柳氏不顾父母的反对,愿意放弃原有的荣华富贵,与薛仁贵结为连理,跟随他安贫乐道地生活在寒窑中。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下令远征,将军张士贵招募士兵。而此时薛仁贵正欲迁移祖宗坟墓,借此改运。他的妻子柳氏及时出面劝阻。《新唐书》卷111记载:妻柳曰:“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今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此难得之时,君盍图功名以自显?富贵还乡,葬未晚。” 薛仁贵应允,遂应募从军。

唐太宗(图片:维基)
唐太宗(图片:维基)

唐太宗时期

这时大唐已立国二十余年,太宗皇帝北平突厥,西灭高昌、土谷浑,只剩东方的高句丽一地未平。当时的高句丽由权臣渊盖苏文把持政权,对外他筑长城、联合突厥,对内奴役百姓,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不久后他刺杀荣留王,大权独揽,准备进犯大唐。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决定御驾亲征高句丽,在出征前夕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他出战失利遭敌军追杀,危难之际却被一白袍小将救了……

《旧唐书》卷83记载:至安地,有郎将刘君昂为贼所围甚急,仁贵往救之,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伏,仁贵遂知名。仁贵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着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太宗遥望见之,遣驰问先锋白衣者为谁。

大意是说,贞观十九年六月(645年),大唐军队于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南),唐太与高句丽大军激战,唐军攻安地,郎将刘君昂为敌军围困,薛仁贵救援刘君昂,斩敌将首级,绑在马鞍上,震慑敌军,由此知名全军。

高句丽莫离支渊盖苏文手下将领高延寿的20万大军救援安市城,唐太宗派遣诸将进击。

薛仁贵自恃骁勇善骑射,欲立奇功,便穿上异于众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画戟,腰间别着两张弓,于万军中所向披靡。

所谓方天画戟 ,是一种古代兵器名称,因其戟杆上加彩绘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是顶端作“井”字形的长戟。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主要使用者有吕布、薛仁贵等人。

薛仁贵自此得到太宗赏识,升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赐马二匹,绢40匹。

太宗征讨高句丽回朝后,称赞薛仁贵道:“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阃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皦将。”

唐太宗有心重用薛仁贵,很快就将他升迁为中郎将,负责玄武门的守卫。

没想到这一守,就守到了唐高宗这一朝,薛仁贵也就成了一员老将。薛仁贵是承载着帝王无限期许的将领,背负着整个社稷安危的重任,他将要为守护大唐而战!

唐高宗(图片:维基)
唐高宗(图片:维基)

唐高宗时期

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闰五月初三夜,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大水冲至玄武门,守卫将士尽皆逃散。薛仁贵愤怒道:“安有天子有急,辄敢惧死?”然后,薛仁贵冒死登门框向皇宫大呼,警示内宫,高宗因此得以避过灾难。

不久,大水淹没高宗寝宫,由于及时收到警示,在万年宫被洪水淹没前,高宗安全逃出。高宗感恩道:“赖得卿呼,方免沦溺,始知有忠臣也。” 赐给薛仁贵一匹御马。

在大唐西北边境,有九大姓氏联盟的“九姓铁勒”部落,原本与唐交好。龙朔元年(661年),新首领聚集十万大军,在天山反叛唐朝。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到了天山,大战在即。九姓铁勒先派出几十名勇士向唐军挑战。薛仁贵大展神威,挽强弓、射飞箭,嗖嗖嗖一连射出三箭,敌方三人应弦而倒。其余人见了,斗志全无,立即下马请降。为绝后患,薛仁贵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九姓铁勒败军,擒拿三名首领,大破铁勒部落,从此边境无忧。

《旧唐书》卷83载:“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留下不朽传奇。

薛仁贵持续率领大唐军队东征西讨,几经起落,连续击败契丹、铁勒、吐蕃、吐谷浑,战功彪炳,冠绝当代。

为大唐广布恩德

显庆二年闰月(657年),右屯卫将军苏定方进军西突厥,征讨反叛的阿史那贺鲁。

薛仁贵上疏道:“臣闻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伏。 今泥熟仗素干,不伏贺鲁,为贼所破,虏其妻子。汉兵有于贺鲁诸部落得泥熟等家口,将充贱者,宜括取送还,仍加赐赉。即是矜其枉破,使百姓知贺鲁是贼,知陛下德泽广及也。”

高宗赞同了他的观点,释放泥熟家人;泥熟等感恩,愿意跟随唐军效命。

薛仁贵此举果然高明,体现大唐既能表示对泥孰的同情和抚恤;又能让百姓看到贺鲁的残暴无道和大唐皇帝的仁德广布。

后来,泥孰成为唐朝册封的第一位突厥可汗,为大唐守护边疆。

在乾丰元年(666年)的唐朝灭高句丽的战争中,薛仁贵和大将军李勣一同出征,也就是后来流传甚广的“薛仁贵征东”事迹。

最令人感佩的,却是打了胜仗后薛仁贵的作为。他因军功被封为郡公,留守高句丽,在那里抚恤孤儿和老者,擢拔当地贤才,旌表忠孝义士。一时间,高句丽百姓无不欣然欢喜,真心接受唐朝的教化。占领一座城或许只需要智谋和武力就可以了,但是要收服一国人心,却是需要广博的仁爱和高尚的德行。

薛仁贵的学问造诣也许更令人惊叹,两唐书中的《经籍志》和《艺文志》,都记载了一部14卷的《周易新注本义》,作者一栏赫然写着薛仁贵的大名,展示他饱读诗书的另一面。

荣归故里

在民间小说中,薛仁贵回了老家山西,朝廷特别为他拨款修建王府,备极荣耀。此时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乡亲仕绅络绎不绝,他们献上无数的珍贵财宝,但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

有一日王府侍从回报,有乡亲送上了“美酒两坛”,薛仁贵此时正在大宴宾客,正需美酒助兴,因此就命仆人当场开封饮用。打开后却闻不到任何酒香,众宾客们不禁好奇议论:这是啥呢?仆人蘸了点试饮,回报说,坛内装的是清水,并非美酒。

众人说:“何人如此大胆,居然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

薛仁贵看了下礼单上送礼人的名字:王茂生! 他沉思片刻,随后他差人请来了送礼人王茂生夫妻俩,并当众饮下了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并向王茂生夫妻行礼致意。

薛仁贵说︰“感念义兄的教诲,让我不忘根本!我过去落难时,全靠义兄夫妇资助。如今这清水可比美酒香,礼轻情意重,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今后我当与义兄共享富贵。”

此后薛仁贵请王茂生当了王府的总管,与他共享朝廷的赏赐。这“君子之交”的故事也成了一段佳话,流传于世。

薛仁贵驰骋疆场的同时,妻子柳氏则在“寒窑”里苦苦等待,她相信丈夫没有忘记她,有一天一定会回来。她挣扎以求生,婉拒母亲接她回娘家。

在一个飘著飞雪的冬日里,薛将军终于回来了,当年的穷少年果然应了妻子所言,成为了一位赫赫战功的大将军。柳氏的坚忍和忠贞,终于等来了这重新团聚的一天。薛仁贵夫妇,夫勇妻贤,青史留名,真是大唐一对令人敬佩的伉俪啊!

民间传说和戏曲中苦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钏,她的原型被广泛认为是唐代大将薛仁贵之妻柳氏。2018年,神韵将这个故事通过舞剧《寒窑》展现在当今的舞台上。

作为戎马一生、赫赫战功的大将军,薛仁贵享年七十,也算是高寿的老者了,即使在生命的尾声,他也依然为了守护大唐上阵杀敌。时至今日,有关他的传说依然盛传不息!

(本篇文章和图片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从穷小子到唐朝战神,他上马杀敌,下马写书,妻子苦守寒窑十八载盼其归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