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叶圣陶批改小学生作文

2020年06月20日 6:13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 言九林

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西安、延安等地的校里,流行过一本叫做《作文批改二十例》的小册子。

这些小册子不是正规出版物,它的印刷者是“北京教师进修学院教师之家”、“西安铁路局教育处”、“延安专署文教局”等机构。小册子选入的二十篇作文,来自1963年举行的一场叫做“北京市少年儿童习作征文”的活动,作者主要是(五、六年级)和初中生。作文的批改者,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

图:《作文批改二十例》封面

从1907年做小学教员算起,在如何给孩子批改作文这件事情上,叶圣陶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这些经验,被尽可能地落实在了这本充满了时代特征的小册子之中。

比如,叶圣陶很反对教师在学生的作文上玩打圈、划勾的把戏。他说:“有些国文教师看学生所写的文章,只觉得它不通,勾掉愈多,愈感觉满意。这种观念发展到极点,于是整段勾掉的也有,全篇不要的也有。勾掉之后,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间写上一些文字,就把练习本发还学生。为什么原文要不得?为什么一定要照改本那样说才对?都没有说明。……有些国文教师看学生所写的文章,不问那个地方须用句号,或须用读号,都打一个圈。表示眼光并没有在任何地方跳过,圈子圈到完毕,事情也完毕。”

叶说,这些把戏除了表达教师“自己的意思”,以及显示教师“眼光并没有在任何地方跳过”之外,对学生的成长是毫无帮助的。学生见到这种缺乏交流诚意的作文批改,只会瞄一眼后就把作文本“塞进抽斗里去”。

下图是叶圣陶对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作文的批改。他通读了全文,确认了文章所写之事的发生时间,然后将开篇的“那是一个夜晚”,改为了更妥当的“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他去掉“全身松软得好像棉桃一样”这个比喻,是因为“棉桃”并非一种人人皆知的事物,以“棉桃”做比喻无助于让表达更具象。这些批改有的放矢,非是随意打圈、划勾所能比。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图:《作文批改二十例》内文

叶圣陶还主张,给学生作文留的批语一定要具体,切不可使用那些笼统、空洞的词汇。他尤其反感用“好”、“美”、“流利”、“明彻”、“雅洁高古”、“气完神足”这类词语来赞扬文章(批评类也一样)。因为这类评语背后的逻辑是:“为什么好?因为它是好。你读了之后,不觉得它好吗?为什么美?因为它是美。你读了之后,不觉得它美吗?”

在叶看来,这类评语不过是“空空洞洞地加几个大字”,对学生没有什么意义,他们偶尔或许能体会到一点点东西,大多数时候则“只落得个莫名其妙”。所以呢,“不如实事求是,在横头加上一些小批语,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或毛病。对全篇有可说的就加批语。……如果没有什么可说,就可以不说”。

下图是叶圣陶对一位初中三年级学生作文留下的评语。这篇作文的内容和主旨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但叶的评语仍围绕着文章本身的表达是否清晰、完整、合乎逻辑而展开。他先用一段文字说了文章的优点,然后以一种建议性的方式,指出文章里提到的“星期六回来总要拿出(妈妈的)笔记本来看”这件事,或许还需要一些前提条件才能符合日常的生活逻辑(由这一含蓄的建议,也能窥见叶圣陶对当时流行的不讲逻辑的模式化作文是不认同的)。

图:《作文批改二十例》内文

“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也是叶圣陶主张的作文批改标准。上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叶面对的是一篇并无多少可取之处的模式化作文,但他在提出批评之前,仍努力从文章中找出了一些闪光点,先表扬了一番学生对日记内容的选择比较到位,然后才以一种建议性的方式对文章提出批评。

给学生作文写批语时,叶圣陶有两个原则。一是要多称赞少批评,但称赞和批评都要有根有据。二是批语要讲究修辞,要有鼓励性而非打击性。批评的话要从正面去鼓励,不要从反面去否定。比如,他不建议责备学生的作文“在细节描写方面还不够,影响了故事的生动性”,而建议将之改成“如果在细节描写方面多下些功夫,故事会更生动些”。

再比如,叶在给前文提到的小学五年级学生作文《我总想念着一位叔叔》写评语时,也是先表扬文章的长处,再说文章的不足;说不足时,也非否定式的批评,而是鼓励性的建议。批语原文如下:“只把当夜听见的话记下来,已经够了,能叫人想见那位叔叔的高贵品质了。假如加写一些说明的话,说那位叔叔热心帮助别人而不要报酬怎样了不起,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过读的人会觉得把话说尽了,味道反而淡薄了。”

图:叶圣陶批改后的二十篇文章,收录在该书之中。该书只收录了文章和评语,未收录批改手稿。

叶圣陶还有一种主张,是希望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能够去体察、尊重学生的写作和说话习惯,而非强迫学生来适应教师。他说:“学生作文里有任何—点可取的地方,都应该找出来,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帮他改好,尽量保留他的原话。可改可不改的地方,宁可不改。这样能巩固他的学习所得,加强他的信心,鼓舞他的兴趣。教师不宜只顾着自己的思路,按照自己的说话习惯去改。”

叶在1963年批改二十篇中时,秉持的正是这种理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皆就其原意,易其未安者,删其繁赘者,而不为增添其内容”。

图:叶圣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主张,叶圣陶希望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但为词句的修正,不为情意之增损”。意即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写作和说话的习惯,还要尊重学生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在叶看来,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文字的能力,提高运用文字如实地表达自己所见所闻听感所思的能力”。基于这种理念,叶圣陶不喜欢教师出手将学生的作文改得辞藻华丽,他一贯的意见是“字句已通顺而尚欠凝炼高古者,不必为其改”,只要意思表达清楚了,句子通顺了,辞藻不华丽是不要紧的。他更不喜欢教师去干涉学生作文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如果学生上完作文课之后,丧失了如实表达自己的见闻与感想的能力,那这种作文课就失败了。教师在批改作文时,真正要做的是:“揣摩学生到底想说些什么,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强加给学生,要根据学生想要说的意思去修改,修改那些表达得不清楚的地方,不确切的地方,不顺当的地方,不连贯的地方,还有遗漏的和累赘的地方。”

不能干涉学生在作文中的情感与思想表达,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这方面没有作为的空间。早在1919年,叶就意识到了学生作文的“意义”(也就是文章主旨)如何,主要缘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识力”,也就是人生阅历;一是学生的“推理”,也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人生阅历掺到学生的作文里,即便灌输给了学生,让他们写进作文,若干年后他们长大了,也很大可能会不认同。所以,这种“意义不完”(也就是文章主旨不怎么样)是不必干涉的。真正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是纠正“推理之谬误”,也就是作文里那些因错误的思维逻辑而导致的错误认知。

1981年,在一本教学生如何作文的图书的序言里,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看过一些中学生的作文本,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不少老师在批改的时候只顾到学生作的文,却忘了作文的学生。

这句话,和叶圣陶主张的那些给孩子批改作文的原则,在今天与未来,都不会过时。

(有删节)

参考资料

叶圣陶,《作文批改二十例》,北京教师进修学院教师之家复制。

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1998年。

《叶圣陶甪直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

叶圣陶,《「中学作文指导实例」序》。

王尊政,《两位老专家教我改作文》。

《我和姐姐争冠军》,北京出版社,1963年。

来源:腾讯新闻短史记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