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颜丹:中国新设“3D彩色斑马线” 是否能减少对生命的不尊重

2017年07月10日 8:25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

最近,中国一些城市纷纷在主干道上高调的绘制“立体斑马线”,也叫“3D彩色斑马线”。最普遍的绘制方法是“通过白、蓝、黄三种颜色搭配,突出立体感”,但也有别出心裁的,索性将卡通人物也“搬”到了斑马线上,使得原本统一、严谨的交通标志变成了突发奇想的“地面涂鸦”。

对此,某地交管部门表示,这样做是为了“进一步突出行人路权,警示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让行”。然而,有媒体实地调查时却发现,“车辆在斑马线前与行人抢行的现象依然存在”。此外,一些接受采访的司机也表示,这样的立体斑马线“容易使人产生错觉,如果正在行驶途中突然看到前方有‘障碍物’,司机会本能的及时刹车,也容易造成追尾等交通事故”。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可以看出,仅在斑马线上做文章,不但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极有可能衍生出其它的弊端。尤其是关系到民众生命安全的交通问题,有关部门一时情急可以理解,但总不能为了避免“车撞人”,而不顾“车撞车”吧!从官方类似“死马当活马医”的举措中,我们应该看到,那匹无可救药的“死马”就是无数开车的驾驶者几乎在任何时间、地点、场合都从未想过要礼让行人。

尽管交管部门每天都在宣传,“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家人的安全”,“交通出行一定不要抢行,礼让三分又何妨”,“交通安全不是小事”;事实上,中国大陆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早已有明文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然而,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近三年来,全国在斑马线上发生的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共有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总量的90%”。

这些可怕的数据足以证明一点,那就是“车不让人”这种没素质的个人行为,已在中国社会衍变成了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与公共意识。一旦形成了气候,那必然是难以扭转的,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极有可能影响视野的“立体斑马线”上。

说到“公共意识”,人们似乎很难将其与“不良”二字联系在一起。因为“公共意识”本该缘起于国民对公共道德的维护和遵守。既然它涉及到品行、道德,那么必然就会表现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貌。就拿在交通上形成的公共意识来说,许多国家根本不需要通过法律,全民早已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车让人”。

一位韩国学者在自己的书中写道,“2002年,我在短期生活期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美国的交通文化”;“在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前,我依旧等著车先过去,但它们总是等待着我先”;“后来我才知道在美国过马路的时候,车都让人”。而“近十年来,韩国也逐步形成了车让人的习惯”。

这种对“车让人”大开眼界的事儿,一位旅居的朋友也曾经历过。有所不同的是,朋友那时所过的马路甚至都没有斑马线。按理说,车辆行驶的时候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踩着油门,一旦有行人在不远处横过马路,车辆也大可不耐烦的按著喇叭。然而,这一切在德国却并没有发生。

朋友在路边站着,不准备过马路,因为看见不远处来了车,就想等它先过去。结果让她感到十分惊讶的是,车辆从不远处就开始慢慢减速,直到匀速滑行,最后停在了她的面前。在她愣神、不知所措的时候,看到司机在车里示意,让她先过去。这就足以说明,德国的司机一看到行人,本能的反应就是让行人先走。

那样的一瞬间实在是令一个在中国车辆横冲直撞的交通厄境下生存的中国人感到无比震撼。相比之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现在,中国交通文化没有显著的变化”;“优先顺序一直是车辆>电瓶车(或自行车)>行人,但是也有电瓶车挤进去、汽车被迫让道的时候,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行人永远是排最后的”。套用一句大俗话也可以说,在中国,有车的是爷,没车的永远都是孙子。

这足以证实,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经济水平与良好的教育成正相关,而良好的教育又与表现出的文明素养成正相关。值得一提的是,号称“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却并未实现这样的正相关。中国有钱的土豪一旦开车上了路,不在路人面前表现出霸道、拉风的一面,就觉得心有不甘。中共强权若不在P民面前耍尽威风、滥施暴政,似乎就觉得浪费了能欺负弱小的大好机会。而这样的“恃强凌弱”也只有在野蛮、落后的社会中才会普遍发生。

应该说,当今中国社会的“恃强凌弱”是自上而下的,体现在交通上,那就是“人得躲著车走”。习惯了在弱者面前卖弄强悍的司机一看到行人,脑子里最先想到的就是,“不怕撞死就躲远点儿”。如此,又怎能自觉的做到“车让人”呢?司机脑子里那种“恃强凌弱”的恶念不除,别说画什么“立体斑马线”了,就算把斑马线竖在他面前,也决不会有所顾忌的。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