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吴戈: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中国有哪些观念误区

2017年07月13日 13:23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吴戈

关于问题,笔者姑且以大陆最受追捧的某民间军事博主的一些说法为例,探寻中共官方和社会舆论中有关的观念误区。

如果中国在边境修路是为「」的贸易运输,也应消除对方防务上的顾虑。即使军事防御上需要加强边境基础设施,也至少要与增信释疑。

此人写道:「乃堆拉山口曾是『』南线主要通道」。显然,按「一带一路」的精神,通商是大好事,是大国必备。可他又忘不了「历史上,19世纪末清政府迫于英国压力在亚东设关通商」,通商转眼又成「百年屈辱」证据。也就是说,英国不逼,连「丝绸之路」都永久废了。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尽管如此,出于地利,西藏历史上仍与英印当局有更加密切的宗教和商务联系,后者也因此享有亚东和江孜的商务代表处、租界性质的边贸市场、驻军、海关、邮电权和享有治外法权的12个驿站等特权。这些都一律被每每声泪俱下痛陈「百年屈辱」的官史和课本视为帝国主义侵华铁证。其实,关于近代史上的租界、中国海关权、治外法权等问题,近年已有不少客观的常识普及,笼统作为屈辱和罪恶的认识已被充分证明为集体无知。

然而,正是1952年后,西藏的一切非共力量统统销声匿迹,1962年冲突后乃堆拉口岸也被关闭。这一关就是44年,这期间,中国再次把「丝绸之路」抛到九霄云外,只剩「反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扬眉吐气和「印度地区霸权主义的侵略野心是边境一切冲突罪魁祸首」的理直气壮。

后来,需要从参与全球化经济合作中获得巨额利润,恶补国力了,中国突然大方地开放口岸,又不怕地区霸权主义侵略乘虚而入了。有人说中国变强了当然不怕入侵,可是且慢,中印之间中国可是从1962年就一直强啊,而且强到打得对手满地找牙,别告诉我你是2016年才强的。

麻烦的是,开放归开放,「一寸都不能少」又念念不忘。于是,1890年条约有如一盏正义公理的明灯,1952年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和英印特权的气势销声匿迹。大清国签的条约到底哪个平等,哪个不平等?反正有用的就平等,没用和不利的就不平等。

如果不是这位军事博主不顾官方「中印边界段是已定界,多年没有冲突」的口径而贸然披露,国人恐怕还大多不知道1967年洞朗地区冲突。据说起因于1960年后驻锡金印军多次越过乃堆拉山口侵犯中国领土。

可见那时锡金就不独立了,可中国不光在1962年痛打印度时没有帮锡金,反而在57年后的今天大谈「锡金复国」,这忙帮得可够晚啊。要知道2003年中国已正式承认锡金为印度一个邦,而且硬没有向全国人民张扬,只是悄悄修改地图。

关于这次战事,这位博主还揭露了鲜为人知的事实──「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后,印度进一步强化了对锡金的军事侵略。我军为牵制印军,支援巴基斯坦人民反对印度入侵的斗争,进入洞朗地区的乃堆拉山,并控制了山口」。1890年就「已定」的边界,中国为何1965年才「进入」并「控制」,而且目的是为了牵制印军。

其实,中国这一地区夹在印度锡金邦和不丹之间,防御上极为不利,特别是如果印度控制其称为「多兰高地」的洞朗地区的话。或许这可以解释中国为何需要以山脊线为界。其实看中国的地图,中印边界在多处,特别是,又远远越出了山脊线,向山下延伸。

要山脊就行了吧,可这位博主又披露了更可怕的背景──从进攻角度看,洞朗就像一个楔子插在锡、不中间,遥望仅数十公里外的狭窄走廊。中国军队若顺河南下,数小时内即可将印度本土与东北整整7个邦的陆上联系一刀斩断。而且,中国近十几年在西部边界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远远领先于印度。「如果中国在此处修建快速公路甚至铁路、机场,形成大规模快速部署能力,将对印度东北部构成巨大威胁。根据2011年公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中国已计划扩大现有的拉萨至中尼边境樟木的铁路,最终到达加德满都。同时从日喀则修建一条支线直达亚东,并通过乃堆拉山口与锡金相连」。

争藏南就争吧,可是以肢解印度为手段而且毫不掩饰,不占理也不聪明。藏南可只是这7个邦的一小块。有人说兵法讲的就是围魏救赵,可领土争端不宜扩大为全面战争,否则争端只怕更难解决,也是大国常识吧。话说回来,中国1962年就那样威武,现在又如此强大,可为甚么印度还总是「入侵」不收手,而中国再没有亮过剑呢?这完全是要了面子丢了里子啊。

其实,中国的利益盘面并非理不清:要「」,就要下决心解决领土争议而千方百计避免武力,这可能需要共同让步才有得谈。此时至少需要承认藏南有争议,而不宜拼命强化魂牵梦萦和「一寸都不能少」;铁了心要「一寸都不能少」,就要承认这里不适合「一路一带」;两头都想要,印度只能既不信你的「一路一带」,也不同意你的「一寸也不能少」。

因此,如果中国在边境修路是为「一带一路」的贸易运输,也应消除对方防务上的顾虑。即使军事防御上需要加强边境基础设施,也至少要与印度增信释疑,至少不能放任嘴炮们大吹洞朗对肢解印度的价值,相反,官方要主动澄清无意威胁印度本身。即使与貌似友好的邻邦,中国在黑龙江修建的中俄大桥,对方那一半就是不动工,种种原因值得深思。

1979年中越战争,中国先大力宣传领土被入侵,忍无可忍,后又并不限于「收复失地」,而是有意突入越境一定范围,构成威胁河内之势。这显然不完全是领土争端,而是突出「惩罚」,而且是围魏救赵式地重点惩罚越南「入侵」柬埔寨。效果如何不好说,最终红色高棉还是没了。而且,中越战后多年才经过谈判签约正式划定了陆上边界,那当年未划定界上的「入侵」是怎么判定呢?如果只要超越实控线就是「入侵」,可是一方实控的地方有可能真不属于这方,反之亦然。

然而此战成了中国解决边境冲突的宏伟范例,其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中印边界等诸多领土争端中,大陆当前显然受这一系列误区影响,行为模式既不得理也不得利。诸如,自己主张的地方从不承认有争议,历史依据更是不允许有任何置疑,这自然与对方无法谈判或根本谈不拢,但责任也永远是对方的。要打不敢打,却又嘴硬,一旦筹划和舆论造势起来连控制冲突升级的意识也没有,言必称「打痛」,仿佛这样逼人让步自然证明了自己的领土主张是人间致理。

而国人对边境冲突升级到大国全面战争的展望却如此轻松随意,媒体纷纷以历史回顾和兵力对比凑热闹,装作不知道这需要身边的青壮年血流成河,或者私下说穿──这些年中国社会哪次喊打喊杀当了真呢。可见这个国家「妄战」之虚火有多旺盛。

来源:东方日报/吴戈国际时事军事评论

来源:东方日报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