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国扶植民企赶超西方 学者叹行动太晚

2019年01月18日 10:57 PDF版 分享转发

「国进民退」现象引起热议后,中国逾20省市推出扶植新政。分析认为,这背后得力于中美「助推」,政府寄望带头「技术赶超西方」,但这步走得太晚。

中国民间对「国进民退」的质疑声浪在2018年下旬达到高峰,中共最高领导人则于当年9月27日表态,「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随后的一个多月里,习近平共4度喊话民营经济。

2018年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这也是习近平自9月27日以来第4度喊话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上海于同年11月3日推出27条提升民营经济活力的政策,成为第一个响应号召的省市。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根据整理,截至1月8日,已有22省份推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从减税降费、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实力、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和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支持。

官方的支持,部分是要消除民营企业对政府的疑虑,而战则让中国政府意识到长期以来对外技术依赖,终究无法成为「强国」,选择强力扶持民营经济,寄望它们可以活跃起来,将制造业「做大做强」。

上海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立坚表示,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发现,自己没有核心技术,就很难维持经济发展。但中国国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转而投入基础建设、金融业,民企现在才是制造业的主要参与者。

他说,因此国家才会祭出手段扶持民营经济,希望能够再回到2008年以前的荣景,只是当时是由台资、港资、外资的技术带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国希望民企能扮演昔日外资的角色,让中国经济恢复良好的循环。

孙立坚表示,在美国对中国发动智慧财产权的围堵之下,中国政府肯定还会继续制定政策激励民营企业。中国过去都是借助外资做制造业,技术也在别人身上,「中美贸易战逼着中国把拖下来课题解决掉。」

他指出,日本和台湾当年都是靠本土企业学习高端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进而产生一些很有影响力的跨国品牌,「中国也想要走上这条成功的道路,若没有技术,只有劳动干劲是没有用处的。」

中美贸易战固然让中国意识到要补「技术短版」,但在经济遭受贸易战挫败之下,目前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7个省市都已下修今年经济成长,在经济形势更为严峻的2019年,要在制造技术重整旗鼓、进口替代并非易事。

「时机是最大的挑战,在经济下滑期间扶植民营企业,难度还是很大」。孙立坚感慨,中国没趁经济高速成长的那一段荣景建立自有品牌,让民营企业一跃成为带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现在做有点太晚,但肯试至少有机会。

来源:中央社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