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真正的聪明人,会牢记这三条天规,往往福泽深厚,好运不期而至

2019年10月25日 18:40 PDF版 分享转发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希望之声记者李智综合报导)在《道德经》里面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意思是说,天道规律就是减损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而世间的法则恰恰相反,总是热衷于减损自己缺乏的,却孜孜不倦的去追求自己已经盈余的。

比如,人们不惜减损自己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亲情、健康以及福报,而且追求更多的金钱名利,就算家里已经金玉满堂,还是不知满足,总想越多越好,甚至一个人守着满屋子不知道干什么好。其实说实在的,人真正的物质需求是极其有限的,正如国学经典《增广贤文》所言: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很多时候,财富或者物质并非多多益善,而是够用就好,如果用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去换这些身外之物,是不是太不值得了呢!

我们读老子的《》,不难发现:天道与人道之间,很多时候,真的是截然相反的,也正因为如此,认识天道规律,转变自己的思维定式,就变得尤为可贵。

大象(pixabay)

一、治人事天莫若啬——语出《道德经》第59章

直译——管理团队、修养身心,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爱惜和节俭

《朱子治家格言》有云: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我们能够真正做到不去铺张浪费,而是节俭爱惜的时候,其实节俭的是好运,爱惜的是福报,而非有限的钱财。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修养自身,也是一样的道理,爱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把心思放在最值得做的事情上面,不要和莫须有的琐事烂人纠缠不休,唯有如此,才能有机会改变现实,实现梦想。

一个人能够爱惜自己的时间精力,就是有正事儿,只有“有正事儿”的人,才不至于虚度此生。

治人事天莫若啬,这里的啬,包含了节俭和爱惜这两层意思,《韩非子·解老篇》言:少费谓之啬。意即不做无谓的消耗。

其实,节俭并不是抠门,该花的还是要花,但是要爱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物尽其用,不浪费,这样的人,才能运势长保。

王永庆是台湾著名的的创办人,被称为中国台湾的“经营之神”。可肥皂只剩下一小片,他都不舍得丢掉,而是粘在整块肥皂上继续使用。

被称为“之父”的郭鹤年,更是为人低调,拒绝奢华,据说,他身上穿的衣服,几乎没有超过百元的,上下班都是挤地铁,偶尔来不及时,就打车上班。去过他办公室的人,都不敢相信那是超级富豪办公的地方,还以为进了“鸽子窝”,而且,他的沙发和书桌都是很多年前的款式,对此,郭鹤年解释说:整洁即好。

人们往往会说:越有钱越抠门,其实,那些富豪并不是抠门,而是节俭和爱惜,这是一份难得的品质,因为对于这些而言,他们根本不缺那一丁点的钱,仅仅是不想浪费而已。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匆匆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时光生命,还有我们的健康、财富以及福报。唯有珍惜,才能减缓这些最宝贵的东西离去的速度。

小松鼠(pixabay)

二、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语出《道德经》第67章

直译:我有三件宝物,持有并保护着,一是慈爱,二是节俭,三是不敢事事争先恐后。

慈爱和节俭,都很好理解,那么,老子为什么要说“不敢为天下先”也是三宝之一呢?会不会过于保守甚至怯懦呢?

绝非如此。

不处处争先恐后,这是一个人成就和格局的体现。举个形象一点的例子,我们看那些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出现,从来都是稳稳的走在人群中间,那些在最前面一溜小跑的,都是跟班或者随从。例子可能不那么太恰当,但很能说明问题。

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放在次位,而把团队的利益、众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的人,众人会不由自主的把他推举到领袖的地位。

而那些一门心思为自己谋求私利的,很难有长久的发展,很快就会举步维艰,甚至自毁前程。前一阵子爆出的某知名企业的高管向合作企业索取高额回扣一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本来这名高管年轻有为,年薪百万,如果她能把自己个人利益先放一放,好好干,时时刻刻把团队的利益放在首位,还愁没有发大财的机会?只能说,大好前程毁在自己手里,实为可惜。

小雪狐(pixabay)

三、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第46章

直译: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富足。

不知足,永远会觉的自己匮乏,那么必然永远有贫穷之感,当然也就很难快乐。我们常说:知足常乐,只有知足的人,才会真正活的快乐。

一个人要想过得快乐,活的成功,就应该牢记四个字——少欲多施。

少一些欲望,就可以做到知足;多一些施舍,就能够为自己积福。把自己用不到的,多余的东西拿出哪怕极小的一部分,帮助一下那些有需要的人,那么,你的福报会因此而与日俱增,你的好运必能维持长久。实际上,很多商界大佬都深谙此道,他们获得财富之余,也愿意拿出一部分来回馈给自己的衣食父母,不管他们出于何种诉求,毕竟也是真真正正帮助了别人,理当更好的成就自己,其实我们不用担心什么“好人没好报”,正所谓: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如《孔子家语》所言:为善者,天报之以福!

那么,不知足又会怎样呢?

《史记》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好——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欲望不加节制,往往会失去自己想要得到的;拥有了还不满足,继续强求更多,那么结果往往会失去本来拥有的。一句话:可以努力争取,但一定看淡得失,可以全力以赴,但不能背道而驰。这个道理,老子在《道德经》里面一言以蔽之: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一味的贪求,沉湎于自己的欲望之中,会迷失自己的本性,行事颠倒错乱,终为天道法则所不容,典型的例子之一——和珅,原本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善于经营,合理合法得来的家产,加上的赏赐,足够他的孙子辈舒舒服服的安逸享乐,可是他的不知足,使他看见好处就想占,见到财富就想得,最终如何?——聚敛的财富没有享用多少就被法办,财产充公,一没了乾隆的袒护,他就早早命丧黄泉了。真应了老子所讲: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凡事适可而止才是最好,根本就没有更好,人世中更不存在十全十美,把握好一个“度”字,告诉自己,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太贪,不要强求。做人,如果能够懂得止于至善,就能做到恰到好处。

白鸽(pixabay)

(本篇文章和图片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真正的聪明人,会牢记这三条天规,往往福泽深厚,好运不期而至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