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肆虐全球的冠状病毒在半世纪前就已经埋下伏笔

2021年02月22日 0:49 PDF版 分享转发
新型冠状病毒、中共病毒(图片:Pixabay)
肆虐全球的在半世纪前就已经埋下伏笔(图片:Pixabay)

希望之声2021年2月21日】(编辑:郭强)每一天,有关疫情的消息都在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好消息、坏消息,真消息、假消息。面对未知,焦虑在所难免。但沉下心来细细想想,你就会发现:这场疫情,本质上是人类与一个新物种的战役,这一回合人类因为轻敌,付出大量的时间和代价。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了解一下敌人,才能更好地去战斗。所以,我们不妨仔细疏理一下冠状的历史,用理性、科学的方式做好防疫工作。

中共病毒感染后有更多症状被发现(pixabay)
冠状病毒(图片:pixabay)

冠状病毒大家庭可分为4个属与4个亚群

《HEHO健康》报道,所谓的冠状病毒,其实是一大类病毒,因病毒颗粒的外形像皇冠而得名。冠状病毒包膜上,会有类似于皇冠上镶嵌的珍珠的大凸起,是一种叫做棘蛋白(spike)的蛋白质,它决定着病毒能感染哪些动物即宿主,以及感染宿主细胞的类型。

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在所有已知的RNA病毒(例如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HIV等)中,冠状病毒的基因体是最大的。按照系统发育的不同,冠状病毒这一大家子被分成了α/β/γ/δ四个属,其中β属又分成了A/B/C/D四个亚群,每个属有不同的毒株。

而对于感染人的冠状病毒,目前发现的只有7种。新型冠状病毒(中共病毒)的这个“新”(novel)就是因为它在2019年以前从来没有被发现过,所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

冠状病毒家族共用折磨人的七大魔王

新冠病毒示意图(图片来源:pixabay)
冠状病毒(图片:pixabay)

回顾历史就会发现,人类与冠状病毒这一大家子的抗争早就开始了,大约从半个世纪前开始人类就陆续发现许多冠状病毒。我们先来说一说4种比较常见却不怎么受大家重视的人冠状病毒。它们分别是229E、OC43、NL63和HKU1。

单从病毒的名字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讯息。比如,NL代表着荷兰(Netherlands),而HK代表着香港(Hong Kong),这两种冠状病毒都是以最先分离到的病毒毒株的所在地命名的。

1966年和1967年,芝加哥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分别从普通患者的呼吸道中分离了229E和OC43冠状病毒,它们分别是α属和β属冠状病毒。

尽管这两种病毒没有SARS、MERS冠状病毒那么出名,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大魔头。由229E和OC43冠状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占到了15%-29%,并且病毒感染的对像不分年龄,老的少的都有可能被感染。常见的症状有全身不适、、流鼻涕、喉咙痛,少部分患者的患者会有发热咳嗽症状。

咳嗽、婴儿、儿童 (图片: Ryan Boren/ Flickr,CC BY 2.0 )
咳嗽、发烧 (图片: Ryan Boren/ Flickr )

而在2004年,科学家先是从荷兰一名7个月大的婴儿体内分离到了新的冠状病毒NL63,这名被病毒感染的小宝宝有、发热和支气管炎。同一年,科学家又从一名患有肺炎的8个月大男婴体内分离到了NL63。NL63属于α属,并且它还欺软怕硬,专挑小朋友、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去感染,导致呼吸道疾病。

HKU1则是科学家们在2005年从一名71岁的香港肺炎患者中首先分离得到的,它是β属冠状病毒。

由HKU1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容易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区分,绝大多数患者有发热、流鼻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下呼吸道感染则会表现出发热、排痰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绝大多数HKU1感染都是自限性的,仅有2例报告的HKU1感染肺炎患者死亡。以上所说的4种人冠状病毒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

SARS(图片:Pixabay)
SARS(图片:Pixabay)

SARS爆发后,人类开始重视传染病防控

接下来,我们就是大家比较关注的SARS冠状病毒、MERS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它们都是β属冠状病毒,可以算作是好兄弟。从2002年11月开始,SARS在中国广东爆发,随后蔓延至全国、传播至其他国家,至2003年7月疫情被控制住,SARS共波及了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数达8273例,死亡775例,病死率近10%。

感染者出现的症状有发热、肌肉疼痛、头痛、乾咳、呼吸困难等等,还有30-40%的患者出现了腹泻。在这场灾难后,我们才更加重视起传染病的防控。然而,新发传染病从来都不会跟人类打招呼并且来势汹汹,当人类反应过来,疾病已经蔓延开来。

MERS于2012年在中东地区爆发

2012年6月13日,一名60岁的沙乌地阿拉伯男性在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症状一周后,入住了沙乌地阿拉伯的第二大城市吉达的一家私人医院。尽管医生们给他采取了药物等一系列治疗措施,这名男子还是在严重肺炎和多器官衰竭后去世了。

直到2012年10月份,《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才首次报导了有关这名男子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即MERS冠状病毒。

后来,科学家们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MERS冠状病毒其实早已肆虐:2012年4月,约旦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发生了11人不明原因感染,导致1人死亡,感染者中有8人是医护人员,而这场疫情的元凶就是MERS冠状病毒。

MERS(图片:Pixabay)
MERS(图片:Pixabay)

相比于SARS,MERS其实更可怕。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全球实验室确诊的MERS病例有1621例,死亡584例,病死率高达36%。MERS常见的症状有发热、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头痛、咳嗽、肺炎等等,还有约1/3的患者有腹泻和呕吐症状。

面对新冠,人类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最后,我们来简单说一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是β属冠状病毒,可经呼吸道飞沫(打喷嚏、咳嗽等)和接触传播(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挖鼻孔、揉眼睛等)。感染的一般症状有:发热、乏力、乾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飞沫传播(图片:pixabay)
飞沫传播(图片:pixabay)

目前,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我们了解得还太少。《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一篇社论提出了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

第一,要搞清楚病毒人际传播的程度和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范围。有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找到了部分答案:根据1月22号之前的数据,每名患者平均能传给2.2个人,平均每7.4天病例规模增加一倍。

第二,找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宿主。虽然一些研究表明蝙蝠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储存宿主,但是从过往对SARS和MERS的研究发现,病毒从蝙蝠到人要经过中间宿主才能在人群中获得稳定的传播力。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肆虐全球的冠状病毒在半世纪前就已经埋下伏笔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