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李燕铭:习近平汪洋与李克强不同调 内幕揭秘 李克强二十大去留成高层博弈焦点 汪洋切割团派站队习近平 卡位二十大常委

2021年03月07日 13:20 PDF版 分享转发

中共两会前夕,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党校讲话14次提“斗争”;中共两会上,中共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64次“稳”。另外,政协主席作工作报告时,强调所谓“爱国者治港”,但“港人治港”、“一国两制”等措词消失;这与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不同。习近平汪洋与李克强不同调,释放的政治信号耐人寻味。
 

*李克强和汪洋有关香港表述出现差异

中共全国政协会议4日下午在北京大会堂开幕。中共政治局常委、政协主席汪洋在开幕式上作工作报告时,在涉及港澳的部分,篇幅大减,并连续第二年没有“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字眼,就连2020年有提及的“一国两制”,也不见了影踪。

汪洋在报告中还提到政协常委会,强调强化港澳委员政治责任,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鼓励港区委员推动香港国安法,等等。

对于未来1年的工作部署方针,汪洋在报告中要求必须全面坚决支持实践“爱国者治港”的原则,增进港澳青少年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等。

自2014年到2020年,中共政协主席的工作报告,都有提及“一国两制”,例如2020年报告指要“紧紧围绕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但今年变成了“坚定支持爱国者治港原则”;完全没有提及由中共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当年制定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12字治港方针。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美国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对自由亚洲电台分析说,“爱国者治港”基本上指的就是拥护中共的人治港。也就是说,这基本上排除了泛民主派人士当选特首的可能性,中央从候选人资格方面就封杀了这些不对他胃口的人。

陈奎德表示,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仍然是邓小平当年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没有提所谓的“爱国者治港”。这是非常有趣的,中共政协报告与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论调各说各话,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事。

3月5日上午,中共全国人大会议在北京大会堂开幕,李克强在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在涉及港澳的部分,并未提到“爱国者治港”,仍要求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16字方针。

李克强还提出要完善特别行政区与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习近平14次提“斗争”

3月1日,2021年春季学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根据中共官媒新华社文字实录,习近平3月1日在党校讲话中强调“斗争”,鼓励党员“敢于斗争”,前后一共提及14次“斗争”。

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旅居美国的中共党史专家高文谦分析,中共的国际环境目前是处于文革以来最严重的困境,习近平需要“武器”面对这样的情形。中共政府在2020年疫情初期,隐瞒疫情真相,随后导致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社会普遍出现对中国政府究责的声音。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近年来调整对中政策,日渐把中国当作战略或制度的竞争对手。

据高文谦观察,习近平再提斗争哲学,是出于中共现实环境的需要,也是毛泽东时代的回归,“习近平完全是继承了毛的衣钵,他用这么一杆枪,来对付所面对的内外困局,以及反对的力量”。

旅美学者、曾任中央党校刊物“学习时报”副编审的邓聿文在受访时则提到,“习近平多次提到斗争,其实是恢复的本性”,从历史来看,中共确实也是一个斗争的党,从它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在斗争。

在2019年的中央党校培训班开班典礼上,习近平发表讲话时,也曾一口气提了58次“斗争”。

时政评论分析,习近平14次提“斗争”,既是向政敌强硬喊话,也是在要求中共官员政治站队,凸显中共高层搏杀升级态势,也为后续重大清洗行动埋下伏笔。

*李克强工作报告64次求“稳”

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上午在13届全国人大第4次会议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万6千余字,光“稳”字就出现了64次,包括政治和经济领域,凸显当局担忧经济不稳、政局不稳。

据官媒直播,李克强在重点工作部分直接点明,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并重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他也提到今年设定国内生产毛额(GDP)成长6%以上的目标。

李克强称对外同样力求“稳定”。除了在具政治急迫性的香港议题上,强调“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其余论述均属缓和。

中央社报导认为,在解读中共官方论述时,往往要从反面看。强调“稳定”逻辑的另一面,便反映了当局面临许多“不稳定”因素。
 

*习近平汪洋与李克强不同调的原因解析

时政评论员铭分析,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与汪洋的政协报告均需要中共政治局常委会乃至政治局集体讨论定稿。李克强与汪洋的报告各说各话,以及习近平14次提“斗争”与李克强64次求“稳”不同调,释放的信号耐人寻味。
 
李燕铭分析,一方面,中共高层分别扮演黑脸、白脸,在释放所谓“爱国者治港”信号的同时,重提“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以测试外界反应,缓冲外界舆论压力;习近平14次提“斗争”,折射中共二十大前高层内斗升级态势,李克强64次求“稳”反应中共内外交困、危在旦夕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反应高层政治分歧以及政治博弈动向。中共十八大以来,出身团派的汪洋受习近平重用,与习亦步亦趋;而中共以来,习近平与李克强的分歧越来越公开化。

李燕铭分析,习、李、汪三人之间关系的转变及分歧折射中共二十大前高层人事的博弈动向。1953年6月15日出生的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时69岁,未设接班人选,废除国家主席任期制后,第三届的信号已很明显。1955年7月1日出生的李克强在中共二十大时已满67岁,已连任两届总理,是否能留任常委,是中共二十大高层人事重要看点,也是焦点之一。1955年3月5日出生的汪洋在中共二十大时未满67岁,只任过一届政治局常委的汪洋理论上可以再留任常委。

李燕铭分析,习近平如果连任也意味着政治局委员及常委“七上八下”的年龄潜规则就被打破。实际上,中共十九大前,习近平阵营就释放否定“七上八下”潜规则的信号。一旦“七上八下”的年龄潜规则被打破,中共二十大高层人事变数就大增,博弈也将更加激烈、复杂;汪洋是否能留任常委,出任何职,皆有不确定性。无疑,习近平明面上大权在握加上强势打虎,对二十大高层人事的主导权远超其它派系;习近平拉拢汪洋分化团派,汪洋切割团派投靠习,背后浮现的二十大高层人事动向值得关注。
 
(撰文:李燕铭/燕铭时评;2021/3/7)

《燕铭时评》版权声明:媒体、网站、自媒体引用《燕铭时评》内容及独家评论,请务必注明来源;转载《燕铭时评》内容及独家评论,请务必註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并包含原文链接。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