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距德国大选仅半月余 未来政府对华政策隐现

2021年09月11日 5:49 PDF版 分享转发

随着德国大选的倒数,德国对华政策或许也将一同进入“后默克尔时代”。(图片来源:Andreas Gora - Pool/Getty Images)

随着的倒数,或许也将一同走入“后时代”。(图片来源:Andreas Gora – Pool/Getty Images

希望之声2021年9月10日】(希望之声记者陈亦然综合报导)

距离9月26日德国大选只有16天,最新的民调显示没有任何一个党派占据绝对优势,这为大选结果和新政府的组成添加了变数。有分析指出,无论哪个党派最后胜出组阁,都将对采取更强硬立场。默克尔的对华政策或将随着这位“铁娘子”退出政治舞台而一同进入“后默克尔时代”。

德国民调机构Forsa 9月7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民调显示,德国社民党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有25%的民众选择支持该党;总理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的支持率降到了19%的历史最低点;的支持率紧随其后,为17%;自民党(FDP)的支持率则为13%。

由于没有任何一个党派占绝对优势,下任政府很可能将是多党合作,而不是现在的由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据政治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等多个机构的预测,最有可能的组合是联盟党、绿党和自民党,或者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

美国之音的报导称,由于绿党和自民党的对华政策更强硬,所以有这两个政党参加的新政府无疑将改变现行的谨慎的对华政策。绿党要求推行以价值观和保障人权为重点的中国政策。绿党的总理候选人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曾表示,德国应该对华保持强硬,限制其参与敏感经济领域,同时团结一致对抗中共。

代表政治自由主义的自民党更是在5月份的党代会上删除了其竞选纲领中的“一个政策”的表述,认为该政策让中共更容易找到理由来打压香港的异议人士,同时威胁台湾的民主自由。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欧洲议会对华关系小组主席:德国对华政策已过时

默克尔以经济为优先考量的对华政策常常遭到国内反对党和欧洲盟友的批评。欧洲议会德国绿党籍议员、对华关系小组主席比蒂克菲尔(Reinhard Bütikofer,又译包瑞翰)近日在接受德国《日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德国)执行的对华政策已经过时了。

比蒂克菲尔批评默克尔的对华政策“有可能使德国在面对一个日益傲慢的政权时陷入无助的境地”。他同时称,“我们不想建立高墙,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早已开始脱钩的事实。现在的情况是,欧洲公司无法进入中国的采购市场,而我们的采购市场却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敞开大门”。

在被问道这是否意味着德国准备与中国脱钩时,这位曾上了中共制裁名单上的欧洲议会对华关系小组主席称,“如果一个伙伴准备把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变成政治武器,我们就不能再天真地说:我们的开放是没有界限的”,“这不是一种脱钩哲学,而是不要完全依赖一个不公平竞争的竞争对手的理性抉择”。

那如果绿党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胜出,将执行怎样的对华政策呢。对此,比蒂克菲尔称如果绿党执政,那将是与其它党派联合组阁,共同制定外交政策。他建议的德国对华政策的转变包括:1)停止贸易和外交政策分离的做法;2)更多地向欧洲一体的方向转移,少做单干的事;3)更多地关注气候外交政策;4)德国和欧洲必须成为全球南方国家更好的合作伙伴,例如通过欧盟互联互通战略,来抗衡中共的“一带一路”。

绿党议员:德国“以贸易促转变”的对华经济政策被证明是失败的

据德国之声9月7日的报导,德国大选前夕,各主要政党议员与德国工业联合会举行了一场线上研讨会。绿党议员特里廷(Jürgen Trittin)在研讨会上指出,在面对北京时,德国“以贸易促转变”的对外经济政策是失败的:“贸易额在增长,但是转变非但没有发生,中国在许多方面还出现了倒退。” 这位前环境部长认为,德国需制定全新的贸易政策,来应对来自中共的挑战。

执政联盟的社民党议员施密德(Nils Schmid) 则认为,“以贸易促转变”的政策之前对苏联起到了不小的成效,对改革开放早期的中国也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然而,这一政策现在却失灵了”。

另一名执政党议员、基民盟的哈尔特(Jürgen Hardt)建议,欧盟应该尽可能多的与贸易伙伴签订涵盖人权、环境、劳工规范的贸易协定。他认为,“一旦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中国(中共)这样的专制国家就不得不考虑也同样加入进来,遵守我们制订的规则”。

“以贸易促转变”是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执行的对华政策,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政府曾相信,与中国建立贸易往来可以将中国纳入全球经济体系,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让中国变成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不过现实却证明这项对华政策是失败的。

德国《世界报》去年底发表杂文反思欧洲数十年来实施的“以贸易促转变”的对华政策是如何失败的。文章指出,“欧洲人逐渐明白过来,中国(中共)是要坚持搞国家资本主义”,而欧洲人应该掌握自己的“欧洲主权”。文章提到,贸易让中国的市场实力变得相当强大,而中共正利用西方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来威胁西方。比如,中共驻柏林大使馆曾警告称,如果华为被排除在德国5G网络建设之外,那么德国的汽车企业就会尝到后果。

大选前夕 德国经济界要求划清对华红线

就在德国大选进入9月倒计时时,德国工商界最为重要的组织之一——德国联邦工业联合会(BDI) 再次呼吁,欧洲企业在和中国做生意时,必须要认清不可逾越的红线,其中包括强制劳动和使用童工。该联合会主席鲁斯武姆(Siegfried Russwurm)日前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称,谁想继续享有(欧盟的)自由市场准入,“谁就必须遵守基本的规则,同样地开放本国市场。”

鲁斯武姆在今年6月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也曾公开抨击中国的人权现状。他认为,如果越过了人权的红线,就不能回避对抗,"普世人权不是国家内政。"

德国联邦工业联合会(BDI)是36个工业行业协会组成的经济政策性总会,也是德国工业界最为重要的议会外游说组织。虽然其提议并不总是直接转化成为政策,但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2019年,该组织曾赶在欧盟官方之前,率先将中国定义为“体制竞争对手”。

不仅是德国的政商界,德国的多数民众也赞同对中共采取更强硬政策。今年8月的一份民调显示,58%的德国人认为,即使对华经贸关系会受到影响,德国也应当采取更强硬的对华政策,并更为注重扞卫德国自身利益。

相关链接:

德经济界划出红线 新一届政府或将调整对华政策

德国大选倒计时 社民党候选人有望接棒默克尔

最新民调:多数德国人主张采取更强硬对华政策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距德国大选仅半月余 未来政府对华政策隐现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