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小麦价格暴涨 中共如何保住主粮?

2022年04月17日 15:43 PDF版 分享转发
福建省永定县,一名男子在屋前晒小麦。( Ryan Pyle/Corbis via Getty Images)
福建省永定县,一名男子在屋前晒。( Ryan Pyle/Corbis via Getty Images)

希望之声2022年4月17日】

(作者:陆诚)4月13日,中国大陆国家临储小麦拍卖上演了惊人的一幕。当天,最低收购价小麦和国家临储小麦共计投放55.11万吨,成交53.15万吨,成交率96.44%;成交均价2841元/吨,比上周拍卖价提高132元/吨。

更为关键的是,当局宣布提前停止临储小麦拍卖,这意味着向市场投放的小麦减少。消息一落地,小麦价格再次大幅上涨,各大面粉厂立即从贸易商和农户手中抢购小麦,并上调面粉价格,现在面粉价格都回到了1.55-1.6元/斤的高位。4月15日,山东地方储备小麦轮换价格已经上涨至1.71元/斤。市场零售价则回到2元/近,一袋50斤的面粉上百元,这是以前很少见的。

一般而言主粮价格稳定,几分钱的涨跌都算高的,一日之内陡升陡降一毛多,在主粮品种中也几乎没有发生过,市场惊呼“今年小麦这个行情太刺激了!”

殊不知,刺激的背后,隐含着多少恐慌。

停拍背后:保住主粮!

稻谷和小麦是中国最大的主粮,2021年小麦产量约1.36亿吨(2700亿斤),其中约9000万吨是口粮,1000万吨用于饼干等食品加工,多年来每年结余约2000多万吨,历年累计结余上亿吨。截至2020年4月,国家临储小麦还有8663万吨库存。但是这一库存如今只剩下3000多万吨,为何消耗得这么快呢?

一是没有新增。以前中共当局采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市场化收购不足时,政府以最低价收购。这一收购价也是随行就市的,比如2022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比2021年提高了两分钱,为1.15元/斤。但是因为这两年粮食价格上涨,面粉企业、粮食加工企业通过中间商就完成了市场化收购,所以这两年政府都没有启动最低价收购,所以国家临储小麦没有增量。

按照常规,在5月中下旬新粮上市之前,国家临储小麦向市场公开拍卖,向市场投放粮食以满足需求。一般每周拍卖一次,拍卖数量政府确定,这两年因为储备减少,拍卖量越来越小,从每周400万吨减少到200万吨,现在只有50万吨,而4月13日最后一拍后,连每周50万吨的投放都停了。

和惯常的5月中下旬停拍相比,只是提前一个月停拍,对市场投放量只减少200万吨,但是政策信号极其明显,那就是在小麦新粮没有收获之前,要确保手中有充足的储备。因为去年冬小麦种植时赶上秋汛,晚播种十余天,中共当局一直担心今年的小麦夏粮能否稳产。

另一个传递的政策信号是,不要再拿小麦当喂猪的饲料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小麦作为主粮的供应!

小麦为何会成为猪饲料呢?这主要是因为猪瘟后生猪养殖等行业扩张太快,饲料不够用,2021年玉米价格暴涨,比小麦还高,所以成本更低的小麦就成为饲料替代品。

2021年中国玉米产量为2.72亿吨,用于饲料的就达2.2亿吨,这还不够用,2021年还从海外进口了2835万吨玉米以及2000万吨高粱等饲料粮。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在玉米紧缺的情况下,当时价格不高的小麦也替代玉米成为饲料粮。饲料粮消耗速度可谓惊人,市场人士估算这两年消耗了大约5000万吨国家临储小麦,目前国家临储小麦库存大约只剩下3000万吨。中央与地方储备的小麦加起来,大概也只有3000多万吨——中共当局的要求是,储备量要能满足4个月的口粮需求。

今年形势不同的是,俄乌战争爆发后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供应链也受到影响,从海外进口粮食成本太高,企业进口就亏损,所以进口量不得不减少。

据最新的中共海关总署披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累计进口粮食3700.3万吨,同比略减1.5%,但因为价格提高,进口金额同比大增20%。一季度进口2028.2万吨,同比减少4.2%,但金额却提高18%。

进口量减少,金额却在提高,所以中国不得不尽量减少进口,比如食用植物油的进口量一季度下跌了62%。今年前两个月玉米进口量也大幅下降,2月进口玉米193万吨,环比降低了29.82%。

这意味着,一头是扩大的生猪产能,一头是减少的饲料粮供应,如何弥补这几千万吨的缺口?如果用小麦补缺口,子弹很快就会打光。今年,中共当局定向投放了2800万吨糙米用于饲料粮,同时不能再消耗小麦来当饲料了。

业内人士指出,要想让小麦不再作为饲料粮,有三个选择:一是国内玉米增产,价格下降,二是增加玉米进口,三是小麦涨价。前两个都不可能,所以只有小麦涨价这一条路,别无选择。

今年小麦的拍卖量已经大为减少。据统计,截止到4月13日,2022年国家政策性小麦累计投放740万吨,成交726万吨,同比减少1972万吨。上年同期共计投放5625万吨,成交2698万吨。

4月13日,全国各省作为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均价为2807元/吨(约1.4元/斤),全国最高价云南甚至达到3150元/吨(约1.58元/斤)。那么,小麦价格要高于玉米,拍卖价格达到2841元/吨,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小麦价格过山车,还是令市场十分震惊。今年一季度小麦价格就离奇上涨,3月份暴涨至1.6元/斤,但现在处于面粉消费淡季,如此大幅上涨缺乏合理性,所以价格开始回调,上周国家临储小麦拍卖价格就回调到2710元/吨,市场预期4月13日的拍卖价格还有可能更低,但没想到爆出高价,而且宣布停拍。

“冬小麦的夏粮收获得等到六七月份,在夏粮没有收上来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小麦作为主粮的供应,才提前停止小麦拍卖。保住主粮的信号已经十分明显,估计小麦后续价格还会提高。”一位业内人士称。

保供压力  小麦价格被推高

今年,中共当局对粮食安全前所未有地重视,一是声称要保住今年粮食产量达到1.3万亿斤,库存量要够中国人吃一年。

二是要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提出“扩大豆,稳玉米”。中国大豆进口比例高达80%,全部自己种植要占7亿亩农田,即使采用大豆与玉米复合种植,也要占用大量农田。

市场人士分析,中共当局的策略是,扩大豆,玉米和小麦都不能减产,但今年稻谷的种植面积会减少,产量也会下降。但因为中国稻谷的储备比较高(至少是小麦储量的两倍以上),而且从东南亚进口的价格也只有1.5元/斤左右,价格相对便宜,所以中共当局对稻谷供给不太担心,减产也不会带来大问题。

事实上,种植什么是农民说了算,不是中共说了算,农民是看什么赚钱种什么。去年玉米价格高,农民就种玉米,所以今年中共以高出玉米200元的补贴,鼓励农民种大豆。

这意味着中共当局已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扩大豆——占用部分玉米耕地——玉米需求量大、价格进一步上涨——保住小麦主粮地位,价格要高于玉米,推动小麦价格上涨。所以说,小麦涨价有市场因素,更有政策因素被动推高的成分。

市场人士分析,要想在18亿亩农田上保证如此大量的粮食种植,只能改良种子,现在中共当局正在加紧研究转基因玉米和大豆。4月10日,在海南三亚考察时就去了崖州湾种子实验室。

该实验室是2021年5月才成立的,“依托和服务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不到一年的时间,已有20名院士在此工作,进驻40个团队、750名科研人员,研究生1158名、博士后56名;还引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种集团、先正达集团等20家高校、科研机构、种企作为理事单位。这里的诸多项目均与转基因有关,如其当下正在攻关研发大豆分子设计育种芯片,培育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

不过,市场人士称,转基因玉米及大豆,从研发培育到实验成功、产业化,恐怕得两年时间。

面粉涨价  推高CPI

小麦停拍消息传出后,面粉厂电话被打爆,订购面粉的数量翻倍增长。几家大企业再次带头,拍卖落价时一马当先,赶紧从贸易商和农民手中收购小麦。

目前,面粉厂已经基本收购不到2021年的小麦,只能收购以前的陈麦。各大面粉厂紧急调价,都回到了1.55-1.6的高位。中储粮轮换粮(用新粮轮换以前的陈粮)价格也被带动上涨,4月15日山东轮换粮价格达到1.71元/斤。市场预期面粉价格还可能再涨。

今年一季度面粉价格上涨已经很明显,一袋50斤的面粉上百元,这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高价。

据中共统计局4月11日消息,受国际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价格上涨及国内疫情影响,3月面粉、食用植物油、鲜菜和鸡蛋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0.6%、0.4%和0.3%。从同比看,面粉价格上涨4.6%,涨幅扩大1.9个百分点。

4月11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统计局获悉,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河南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40种主要食品价格调查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3月,面粉价格环比与同比均小幅上涨;食用油价格环比微涨,其中大豆油同比涨幅超一成。

与2021年3月相比,在所监测的40个品种中,同比上涨的有21种,占52.5%;面粉和食用油价格同比上涨,其中特一粉同比上涨4.42%,大豆油同比上涨10.04%。部分蔬菜价格大幅高于去年同期,其中西红柿同比上涨122.06%,大白菜同比上涨69.28%,芹菜同比上涨43.73%,黄瓜同比上涨42.03%。

今年3月,中国CPI上升到1.5%,但如果不是猪肉价格持续很低,CPI会明显推高,因为能源和粮食价格都明显上涨,老百姓感受到的涨价比上述统计数据要高得多。如果四季度生猪去库存后,猪肉价格会大幅上涨,那时“猪油共振”,CPI可能比美国还要高,现在就有人预期有可能出现类似1989年之前的高通胀。

囤货及抢购潮  或将导致粮荒

上海疫情期间,因严格防疫物流中断,一车车的物资下不了高速公路,无法进入上海,导致食品价格暴涨,买一点菜就要一两百元,吓坏了老百姓,各地开始出现囤货和抢购潮,继续引发价格上涨。这或许也是中共当局提前停止拍卖小麦的原因。

4月15日,粮食大省吉林召开省委省政府中共病毒疫情防控会议后传达会议精神的题纲显示,吉林省居民要准备好一个月以上的肉蛋奶生活物资,和半个月以上的蔬菜,以后封城就直接封,不再提前通知。

事实上,中共当局虽然有大量粮食储备(当然也包括几年前不适合食用的陈粮)及充足的粮食加工能力,但一旦停工停产、物流中断,就人为地造成粮食断供,而一般超市只储备20天到一个月的量,一旦出现抢购就会混乱不堪。

“现在人们吃粮少了,一天可能才吃半斤粮食,以肉蛋奶果蔬为主,但是一旦后者跟不上,主食吃的一定会更多。”一位业内人士称,“一般家庭可能平时只准备10-20斤粮食,如果要为一家三口或五口准备一个月的粮食,短期内粮食的需求会成倍增加。更多的封城,就会导致更多的囤货与抢购,粮荒不是不会发生。”

一位身在上海的人士则称:“我们这些不相信的人,家里都囤了粮,吃两个月都没问题。但是,大部分人只囤了两周、一个月的食物,而现在封了一个月了,大部分人都支撑不住了。”

另一位人士称:“现在上海的基层组织已经瘫痪了,人手不够,老百姓主要靠社区团购,靠居民自治,自己想办法。”

最近,大冰箱淡季畅销,说明囤货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在网上晒刚买来的大冰箱,说:“两个1000立升的大冰箱要装满了,能吃半年吧。”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希望之声首发

责任编辑:贺景田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小麦价格暴涨 中共如何保住主粮?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