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财经拆局】「北上消费」令零售巨头处境艰难 结业潮年内恐加速

2024年04月02日 20:02 PDF版 分享转发

2024.04.01
【财经拆局】「北上消费」令零售巨头处境艰难 结业潮年内恐加速

《基本法》终于完成立法,好神奇大家见到第一件事,并非同法例有关,反而是在23号刊宪当日,出境及北上数字离奇创出新高,估计到复活节长假数字更会进一步攀升。多了人北上消费同23条有没有关系?我只是知道在坏日子行开下,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上消费增加一定与急跌有关,因为大家消费会更加平。在岸人民币(CNY)近日失守7.2关,创逾4个月新低,离岸人民更创近13个月最大跌幅。

23条立法之际,人民币又突然急跌,可以想像是本地消费市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由农历年后多家本地铺及食店陆续结业,包括中信泰富旗下近40年历史的大昌食品将全面结业,关闭28家零售店。就连国有企业华润控股也把连锁超市U购Select的门店关掉一半。食店方面、过年后亦有连锁酒楼及冰室结业,有饮食界人士更悲观估计,会有三千间食肆会陆续结业。

由于刚刚是上市公司业绩期,我翻查了几个大集团旗下务,均显示在去年全港复常的一年,大部分零售集团业绩均未见改善,部分甚至较疫情期间恶化甚至亏损,当中除了汇率因素,本地零售经营成本包括租金及人工均远高于内地,或许正如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的「临别赠言」,随着愈来愈多人北上消费,将带动租金水平下调,随着时间推移,香港与的房价会将会趋同。

长和怡和零售业务急剧恶化 忧北上消费难竞争

p1.jpg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长实及长和早前公布全年业绩,市场焦点除了放在主席李泽钜称「千祈千祈唔好失去金融中心地位」,集团业绩远逊预期,亦触发系内股价大跌,当中作为集团零售旗舰的屈臣氏业务,并未因为本港零售恢复增长而有起色,在2022年收入下跌23%后,这个包括百佳、屈臣氏的全球最大国际健保和美容零售商,去年收入仍下跌6%。

负责零售业务的长和副董事总经理黎启明说,许多香港居民北上邻近城市购物,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在香港的消费情绪。「我们集团在香港的零售业务也感受到了压力。」由于香港零售业务面临居民流出的压力,该公司正在重整策略,包括重新考虑要提供哪些消费产品。

品种多、价格低的娱乐和餐饮,吸引了创纪录数量的香港居民涌向内地消费,包括长和、怡和和恒基地产在内,数个香港富豪家族旗下集团的本地零售店铺和餐厅受到冲击。另一华资集团恒地的经营利润不及分析师预测,当中百货商店和超市的利润同比下降了42%。

而另一传统英资机构怡和的百货部门利润去年减少了一半;他们经营著香港最大连锁超市惠康、健康与美容零售商万宁。怡和表明由于港人北上消费成风,尤其是在周末,严重损害了集团生意。至于集团另一分支,在香港经营的宜家家俬(IKEA),去年盈利更大跌六成,原因则是疫情期间港人购物习惯改变,以及楼市疲弱影响了需求。

同属怡和系内、在香港运营必胜客和肯德基的怡和餐饮,去年更是陷入困境,由2022年录得盈利1900万美元变成去年要亏损1500万美元。可能怡和系内唯一异数、是近年争议不断,持有五成股权的美心集团,以美心应占的盈利按年升1.07倍至7900万美元,换言之以整体计,即美心去年实际赚1.58亿美元,但实际盈利仍然未能重返2019年运动前的水平。

大财团一般拥有较雄厚实力,在零售业务层面较少财政压力,甚至往往可以做到「以本伤人」,但去年业绩仍然是惨不忍睹,而规模较细少的零售集团可想而知更是艰苦经营。像经营凉茶饮品及传统食品的鸿福堂去年就由盈转亏全年蚀3460万元,集团表明鉴于香港零售业复苏缓慢,集团将关闭数间表现较为欠佳的分店。

至于在2019年一样卷入反修例运动之中的优品360,因为被国企招商局收购而更改会计年度,只能公布九个月业绩,与前一年全年盈利相比下跌了三成六,而且毛利率几乎没有增长。

而另一个极端就是HKTVmall及叙福楼,业绩却出现较大差异,其中叙福楼去年多赚13%,至于过去几年因为疫情令网上购物盛行的HKTVmall,其上市公司香港科技探索去年纯利大跌78%,而衡量销售指标的订单总商品交易额(GMV)去年仅微升1.8%,副主席王维基表示,HKTVmall客户以中产为主,北上消费对平台影响不大,但仍指未来1至2年要谨慎面对。

至于图表上列出的大家乐、大快活及翠华,则仍未公布全年业绩,但中期盈利显示大快活及翠华仍要倒退;至于大家乐尽管上半年业绩不错,但管理层称由于北区往返内地较方便,港人北上消费对公司当区业务影响亦较为明显,公司需以持续透过更换菜单、完善产品组合等方法来应对。

「一小时生活圈」便利北上消费 关店潮陆续有来

p2.jpg

p3.jpg

翻查统计处资料,尽管通关复常后零售业总销货值连升十四个月,今年一月的零售金额达365亿元,为复常以来最高,但按年仅升0.9%,远逊市场预期的升6.9%,亦是14个月来最低升幅。而且与2019年1月零售业销货额达高峰的481亿元比较,目前只能重返当年的七成半水平,反映恢复进度不如预期。

早前有本地传媒报道,新界区一间大型超市决定今年7月将不再续约,现时全店已不再向供应商入货;另有一间大型超市集团,亦由去年的100间分店,有可能逐步减至22间,相信陆续有零售商将调整业务,甚至如大昌行一样结束门市业务。

几年前中央提倡「大湾区融合」,提出「一小时生活圈」的建构,但几年疫情以及地缘政治变化,外资失却对华投资的兴趣,作为食「四方饭」的香港失去作用,结果没有便利了商务人员来往中港,不过多得硬件建设包括高铁、港珠澳大桥和更多口岸,缩减了港人北上消费的时间及车程,才能带动北上消费的热潮。

但必须要接受的现实是,香港人北上享受平价消费的好处同时,亦要面对「北面」的挑战,本港食肆及零售业可说是束手无策,唯一的出路是只有透过租金及员工薪酬差距的调整,即是减租、减人工才是唯一方法,但这对大地产商以至小市民都是否愿意承受这个沉重代价?恐怕这是2024年大家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 颜宝刚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来源:RFA,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