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邝志良:中国金融维稳暗藏隐忧

2017年05月15日 7:22 PDF版 分享转发

香港公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教授邝志良在东方产经专栏《名家笔阵》中指出,年初至今, 大陆多次提出要保持稳定,人民行长周小川亦反覆强调金融的重要性。人行第一季已两度调高短债息率,遏止信贷增长过快,同时亦试图减慢资金外逃,稳定汇价。

不过,此举推高 银行间同业拆放,由今年一月初的3.27%上升至四月初的4.5%,同业拆放利率上升同时拉动银行对企业的借贷利率。由于商业银行持有 大陆大部分的,为了纾缓银行紧绌的流动性(Liquidity),不少银行沽出手头债券,致债券价格下降,债息抽升。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企业面对借贷利率上升,同时债息抽升,企业集资成本无可避免被推高。今年首季已有130家公司放弃发行债券集资,总金额达1,199.5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大跌38.5%,这不但反映企业融资困难,更显示 大陆融资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一直未解决。

大陆企业一直倚赖间接融资(Indirect Financing),主要是透过银行,而非透过直接融资(Direct Financing),即直接向市场发行债券或股票进行集资。

最近数字显示, 大陆社会总融资(Total Social Financing)有70%来自,只有17%来自债券,其馀13%来自股票及其他金融产品。

中央一直不希望融资过分集中在银行贷款,避免金融风险向银行系统倾斜。中央的担心完全可理解,笔者已多次强调,中国不能再透过增加市场借贷推高投资,刺激增长。由一○年至一六年间, 大陆贷款的高速增长,令不良贷款率由一○年的1.1%,增至一六年的1.75%,实际不良贷款馀额同期已由4,336亿元人民币急升至13,921亿元人民币,升幅高达2.2倍。

放弃发行债券集资的公司不少是国企,最终可能回到银行贷款。而过往不少例子证明,产能过剩或盈利倒退的国企,仍能轻易取得贷款。但对于一些中小型私人企业,借贷息率与债息齐升,意味着他们不能再透过传统渠道筹集资金。愈来愈多企业透过电子平台以众筹方式(Crowdfunding)集资,但网上集资监管尚未成熟。

众筹集资对小投资者来说相当吸引,一方面不需开设投资户口,只要利用网上交易平台(如支付宝)便能进行投资,而投资金额的入场门槛亦相对偏低,回报又比一般的银行存款高,难怪吸引不少小投资者。保守估计,一五年网上集资金额已高达2,000亿美元(约13,340亿元人民币),网上集资同时亦纾缓中小企的集资压力。

然而,网上众筹集资的企业良莠不齐,而公司披露的资讯亦相当有限,在资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的情况下,大部分小投资者根本不清楚投资在甚么项目,更不知晓公司的盈利和还款能力,甚至到公司违约时,才得知公司根本无法还款。

透过网上集资而违约的公司不断增加,违约金由1亿多元到20亿元人民币不等。

大陆发展多渠道集资,对投资者、企业和金融市场的平衡发展都是有利的,但在监管未能配合的情况下高速发展网上集资,只会适得其反,为金融市场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

来源:东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