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美国加息扔金融核弹 中国央行如履薄冰

2017年12月16日 13:57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晚风乌贼

核心提示:12月14日凌晨,美国央行宣布,这已经是美国今年内第3次加息,结果立马引发全球主要经济体恐慌。那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提前做好风险隔离?今天的重磅文章,值得你好好读一读。

该来的还是来了,一切毫无悬念。

14日凌晨,美国人又扔了一颗,宣布加息0.25%,也就是25个基点,这已经是今年内美国第3次加息,也是自2015年末启动加息以来的第5次。

很多人以为跟自己没关系,但这就跟美国要减税一样,影响是一环扣一环的,最后还是会波及每个中国普通人。

在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难以独善其身,我们都跟金融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你是山野村夫还是身居庙堂高位。

事实上,现在国内市场已经一片恐慌,之间的借贷利率也跟着开始飙高。那么,美国加息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会体现在哪里呢?

-01-

什么是加息

加息,意思就是指提高水平,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基准利率参考标准有所不同,所以结果就会有所不同。

这个基准利率指的是借贷(存款)的利率,在借款周期既定的情况下,利率一增加,需要偿还的利息也必然增加,也就是说债务会更加沉重,还的钱会更多。

反过来,在存款周期既定的情况下,存款利率增加,存款的利息也增加,收益也跟着升高。

至于美国加息,指的是增加商业从美联储借钱的利率,通过影响银行的借贷成本,意图迫使银行主动提高居民和企业的借贷成本。

换句话说美国的银行要不要跟着抬高借贷利率并不是统一的,完全是市场在博弈。

所以,美联储加息后,影响到居民和企业身上的利率,就不是我们看到的联邦基准利率了。

因为银行之间的经营情况不一样,有的利润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所以不同银行可能会因为市场竞争的原因,有的跟着抬高给企业或者居民的借贷利率,有的则反过来趁机降低借贷利率,做“薄利多销”的生意。

而中国的加息,加的是居民和企业在银行的存,一般情况下以1年期存款利率作为重要参考基准。但存款利率一增加,利率也会同步跟着增加。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加息的影响上,中美两国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在贷款的角度上体现得更明显。

因为美国加息则不一定会增加所有企业和居民的借贷成本,但中国加息会直接增加居民和企业的借贷成本,直截了当。

-02-

如履薄冰的中国央行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上面我大费周章跟大家解释了美国加息和中国加息的不同点,但无论如何不同,加息这件事都是直接反映在存贷款利率上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存贷款利率同步在增加。

所以美国这次一加息,联邦基准利率区间就已经上调到1.25%-1.50%了,与中国一年期存款利率1.50%仅一步之遥。

也就是说美联储只要再加一次息,名义上美国的利率就已经超过中国的利率。

如果随着中美两国的息差越来越小,原来留在中国的资金,无论是本国资金还是国外来的热钱,都会更有动力往美国那边跑,资本天生都是逐利的。

而资金逃出国门,是要换成美元外逃的,这无疑就会削减中国以美元为基础的

美元外汇储备如果逐步减少,那人民币的印发理论上也要跟着逐步减少,因为人民币的发行是盯紧美元来发行的。

但事实上人民币的发行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盯紧美元,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外汇储备在减少,但人民币却在不断地印发,这就会导致以人民币来计价的国内资产泡沫越来越大。

因为你没那么多美元,却还印了那么多人民币,货币实际上在贬值,钱是不值钱的,资产价格价格会越来越高,比如房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现在国内金融系统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了,中国央行也知道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所以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强调金融系统去杠杆,也就是减少债务,减少债务的源头就是避免钱随便印。

央行为了防止钱继续这样下去随便印,那只能降低商业银行借钱的动力,降低动力的一个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提高借贷利率。

所以,我们看到就在昨天美联储宣布加息后,央行随后就宣布提高逆回购和MLF的操作利率,把7天期和28期逆回购利率以及1年期MLF分别提高5个基点。

提高这些工具的利率,就等于每次银行支付给央行的利息会更多,央行收回来的钱会更多,市场的货币就会变相减少。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很眼熟,是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美联储加息模式。通过影响银行的借贷成本,调节市场上货币的供应数量,让钱变得更值钱。

所以,即使是中国的基准利率没有提高,但是市场利率却一路走高,也正是这个原因。

而且现在是年底,本来金融机构就挺缺钱,我们可以预期这段时间产品的收益会更高,因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为了揽储,只能提高利率。

-03-

变相加息其实早就开始

你别以为这是央行第一次这么干,美国今年三次加息,其实央行今年也已经三次悄悄地变相加息了。

第一次在1月24日,提高了操作利率10个基点,第二次在3月16日,提高了操作利率10个基点,第三次就是昨天,在12月14日提高了操作利率5个基点。

这里面的数字其实很值得玩味,央行今年第一次变相加息,是在美联储宣布加息后一个月才跟着加,第二次则是开始同一天变相加息,第三次变相加息幅度则不及前两次。

为什么?

从央行的变相加息节奏和幅度来看,说明了受制于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加息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显得越来越被动。

央行为什么这么干,道理其实很简单。

如果中国不加息,中美利差就会不断收窄甚至美国利率超过中国,资本是逐利的,如果美国的利率高,钱就会更多往美国跑。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从美国2014年开始停止QE后,再到2015年末开始加息,中国的资本就一直处于外流当中,外汇储备从4万亿美元消失了1万亿美元。

好不容易才在今年稳住资本,外汇储备稍稍回升,如果美国利率超过中国,那资本必然也会继续外逃。

所以央行不能任由美国加息,却纹丝不动。但是直接上调基准利率影响太大了,因为中国的债务压力巨大,哪怕加息一点点每年要多支付的利息都非常庞大,这会让市场非常恐慌。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总债务244万亿元(不含外债),外债规模估计在1.5万亿美元,中国合计的债务大概是255万亿人民币。

我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如果中国也跟着加息一次,直接提高基准利率,幅度跟美国一样只需要0.25%,每年光是利息都需要额外增加6375亿元。

记住,这只是根据去年的总负债算出来的利息成本,如果按照今年总负债来算肯定不止这么多。再说了,实际的总负债是不是只有这么多我们根本不清楚,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大家看到没有,只需要加息一次,直接提高基准利率每年都要增加这么多的利息成本,你还能认为央行敢跟着美国那样一步步加息吗?

显然,这是无法承受之“轻”,看起来那么一点点的调整幅度,但由于总数太大,所以央行很痛苦啊,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如果紧跟美国那样的加息方式,只要利率加到一个还不起利息的临界点,就会形成大规模违约潮,大家一起玩完,直接引发金融危机酿成整体性的经济危机,再变成社会危机……

再说了,哪怕现在是变相加息,提高商业银行间的借贷利率而不是调整基准利率,从央行今年这三次变相加息的动作来看,我感觉也是强弩之末,央行差不多没辙了。

但国家一直在强调,不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监管的底线,但局部的违约是允许的。

所以我认为央行是不会也不敢直接上调基准利率的,所以就用了这种变相加息的手段,让市场自己慢慢挤出泡沫。但由于债务真的太高了,市场挤出泡沫又谈何容易。

这就是既加息又不加息的做法。

同时我可以判断,如果明年美国继续启动更大规模的加息潮,央行会进一步锁紧货币供给的水龙头。

这意味着未来很多承受不起利息成本的中小金融机构,会因为资金链条断裂开始大面积违约甚至引发倒闭潮。

我可以再说一个事情,2015年3月底国务院正式发布《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银行如果倒闭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

此外,银监会正在起草《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处置条例》,正在加快推出银行破产条例,这其实意味着银行也可以破产的时代将要到来。

到时就会发生监管层嘴里说的“允许发生局部的违约”,想想就不寒而栗,你还真别以为上层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04-

留给你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经济在下滑是事实,容不得我们回避,无论你再怎么岁月静好,对经济金融的形势不闻不问,你最终都会被这个时代裹挟而走。

我们已经可以非常清楚看到,留给央行变相加息的政策空间已经很小了,哪怕接下来央行会搞什么“定向加息”、“定向降准”来调节市场的货币供给,但也只是权宜之计。

既然未来若隐若现,那你是不是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呢?

从买房子、投资、理财、消费和做生意等方面,我有10点建议给大家参考,也是我今年一直在强调的几点。

1、如果你真的很有钱,你也不用天天喊着买房子,除非你全款买房子,不需要背负债务。

2、哪怕你不需要背负房贷,但买了那么多房子以后也不一定可以套现。因为为了防止系统性金融危机,国家已经开始在逐步冻结楼市,未来肯定是冰封状态。

一旦冰封,你买的房子哪怕房价涨上天,你卖给谁?你无法卖出去又如何套现,无法套现的投资又有什么意义?

3、中小金融机构非常缺钱,肯定也会发行债券,如果你想购买这些债券,你要小心这些机构是否真的能还你的钱。

4、市场上又会出现什么原始股之类的骗局,诱惑大众去购买,你应该拒绝,因为我可以确定你会血本无归。经济越差,骗局越多。骗局多的时候,也是经济差的时候。

5、如果买银行理财的话,你要知道现在银行理财是净值型的,也就是说不保本保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6、如果买的是互联网理财产品,你要关注背后这些产品的资产端是否比较容易变现或者比较优质。

7、如果你是做实业的,同时你无法短期改变产品的销售市场(比如是以欧美市场为主的),那就不要一味扩大规模,因为欧美跟我们的贸易战已经打响,而且欧美市场的需求也在萎缩。

8、过度消费真的不是好习惯,时代变了,你的思维也要跟着变,你需要手头留足一些现金流,这些钱可以放在货币基金。

9、严格控制你的债务水平,不要过度负债。

10、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上进一点,多利用业余时间充充电,千万别失业。

时间是前进的,但历史不一定是前进的,未来已来,切莫总是觉得岁月永远一直静好。

罗曼罗兰有一句话,我一直拿来自勉: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们看清风险,是为了提前做好准备,但我们依然热爱生活。不过我认为现在有一种人以后是最没有生存能力的,那就是一味盲目乐观而不知收缩的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很多事情已经开始出现变化了,无法讲太多,自己好好体会吧。

来源:财经头条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