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票据套利和资金空转 李克强到底担心什么?

2019年02月25日 13:51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石亦言

中国经济如同一条沉入深渊的太平船。

中共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3.2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当月社会融资增量,达到4.64万亿元人民币。

新增贷款和社融增量上升,本来是经济走强的表现,但反而很担心。他认为社会融资总规模大幅度上升,主要来自票据融资、短期贷款的较快增长,这可能造成“套利”和资金“空转”行为,并可能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李克强没有明确说明新的潜在风险是什么,但他所担心的“票据套利”和“资金空转”确实出现了。而且这种套利行为与央行近期的大规模放水有直接关系。

201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经济加速下滑,中共央行一直采取货币宽松政策。2019年伊始,央行开始大规模放水,决定于2019年1月15日和25日,分两次共降准1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

此外,1月14日到1月17日,仅仅四天时间,央行就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11400亿元资金。

由于流动性非常充裕,1月的票据贴现利率一路下降,与存款利率拉开距离,出现了套利空间。于是,企业拿票据贴现获得资金,再将资金投向结构性存款,每次操作可以套取约30~50个基点的无风险利差收益。

据业内人士解释,这种票据套利不仅企业获利,银行更可以获得三重好处:首先,通过票据承兑贴现,可以完成小微企业与民企放贷的考核指标;其次,结构性存款规模的增加能完成银行存款业务的考核指标;第三,银行将票据再贴现给央行,又能进一步提高银行流动性指标。

这可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金融游戏,企业、银行和央行三方面各得其所,但李克强却担心了。他到底担心什么?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央行不买李克强的帐

与李克强的担心不同,央行显然有自己的看法,它不认为票据套利和资金空转是多么严重的问题。

2月20日,央行解释说,1月份票据融资的显著增加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这话不错,企业获利了),套利仅仅是短期和少数与个别行为,总而言之,1月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了。

央行的解释似乎并不买李克强的账,但对于更多的分析师来说,央行的解释未能回应李克强的担忧,通过数据分析,不仅票据套利和资金空转的现象在1月是很严重的现象,而且资金流入了目前监管当局最不愿意流入的行业:房地产和基建投资。

分析师的看法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3万亿元,社会融资增量达到4.64万亿元人民币,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分析师认为,1月社融增幅大超预期,但结构不佳,主要是来自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这显示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

具体而言,新增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达1万多亿元,明显高于2017年1月的负数,而更能反映实体经济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并没有显著增长。

分析师分析解读数据认为,资金大部分流向了基建和地产。据天风宏观估算,信贷中的居民中长期贷款(0.7万亿)主要与住宅销售有关,大部分进入房地产市场;企业中长期贷款(1.4万亿)一部分流向基建相关投资;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包括未贴现票据)(1.49万亿)部分用于借新还旧和理财存款,本质上仍在银行体系内空转;企业债券融资(0.5万亿)中,多数去向基建和地产。

实体经济为什么不受益?

分析师的看法似乎接近李克强的担心。在央行大规模后,金融数据好看了,但仔细看下去,很多东西似乎变了味道。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中共似乎想起了民企的好处,民企也似乎受到更多关注,因为民企创造了中国60%的经济增长和90%的新增就业。

近期,中共“支持”民企的各种政策频繁出台,中共国务院近期还发布规定,敦促银行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填补真空,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

问题是,中国金融机构一贯以“政治正确”为业务导向,对国企和中共重点扶持的企业贷款,是低风险操作,就算贷款拿不回来,成了坏账,因为有“上级政策指导”,也不用承担太大责任,毕竟“肥水没有流进外人田”。但对民企的贷款就不同了,一旦贷款成了“坏账”,损失的就是“国家利益”,放贷人将承担终生追款责任。所以,陆媒《21世纪经济报道》,即使在票据融资规模大涨助推“天量信贷”数据出现的1月,不少民企还是没有感受到信贷宽松。

有分析师认为,1月票据融资大幅增长本身就说明,银行对民企的风险偏好仍然很低。

一位地方大型机械制造业民企业主表示,目前要获得银行信贷的难度依然不小。因该企业从事的行业增长放缓,此前一家股份制银行地方分行已经同意发放的一笔贷款,也被总行风控部门退了回来,因为担心企业销售回款减少,难以覆盖贷款本金利息。

不过,银行对民企信贷风险偏好偏低似乎难以解释问题的全部,因为在一直不受国有银行信贷待见的许多年以来,民企尽管融资渠道变窄,融资难问题一直存在,但民企依然顽强存活甚至艰难发展着,因为他们对未来还有些微乐观的判断。

因此,民企即使在信贷大规模膨胀的月份依然感受不到信贷宽松,银行风险偏好不高固然是一个原因,但这仅仅是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是,民企本身对市场增长前景缺乏信心,扩大投资再生产等于是扩大亏损。在市场前景不确定或极其暗淡的前提下,民企再融资的愿望也降低了。1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停滞不前,显示的就是这个问题。

民企丧失信心 中国经济或将沉入深渊

《纽约时报》2月24日的报道说,根据总部位于上海的研究公司胡润近期对465名富人所作的一项调查,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中国富人对中国的经济前景有信心,而两年前,这个数字还有近三分之二。完全没有信心者增加到了14%,是2018年的两倍多。近一半受访者称,他们在考虑移民到国外,或已经开始操作。

常和商界人士打交道的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教授裴敏欣称,“私企人士很清楚,政府一旦不再需要他们,就会像杀猪一样宰掉他们。这不是一个尊重法律的政府。它说变就变。”

报道说,许多中国富人已经用脚投了票。近年来,持投资签证前往美国的中国人数量激增。在美国的100万外国学生中,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上海房地产开发商陈天庸2013年初决定,需要离开中国大陆,最终他选择在马耳他定居。

2019年1月,他在离开中国前往马耳他的飞机上写下的文字在互联网广泛转载。

他对2019年的经济形势,即使是短期经济形势,也不乐观,对长期更悲观。

陈天庸说,流行的谬误认为投资、出口与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实只有私企投资才是拉动经济的唯一动力。

民心已经失去,民企不愿借钱再投资,或许他们看到中国经济不可避免的结局。

陈天庸表示,目前他只是想为家人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以防最坏的情况发生。他认为这种局面会成为现实,除非出现奇迹。

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预计,中国经济会发生断崖式下滑。作为中共总理和经济学行家,李克强曾对民企企业家呼吁,要防止中国经济发生断崖式下滑。

或许,我们已经接近李克强对1月金融数据虚高和对“新的潜在风险”的担心。

民企对未来信心的丧失,对中国经济将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也就是说,无论采取怎样的刺激手段,如果缺乏经济最有活力、对经济贡献最大的民企,中国经济都难以恢复元气。用陈天庸的表达方式说,“现在的中国经济就是一艘正开往深渊的太平轮,如果没有根本性改变,船毁人亡的结局谁也逃不过。”

来源:希望之声 评论员石亦言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