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世界工厂”招工难 还能撑多久?

2021年05月15日 10:30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 李松筠、财商经济研究所

每年一过完年,大陆就会上演一波招工热潮,不过这些年,“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了,很多老板都在感叹,以前是老板挑工人,现在是工人挑老板,月薪8,000也招不到人。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在2006年时是32.5%,到了2019年时,已经下降到27.2%左右,而且和其它的工业化国家相比,这个下降速度过快过早。大和证券也曾经作出预测,最迟将在2022年失去“”的地位。

那么,中国的制造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长此下去,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还能持久吗?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方面的话题。

“未富先老” GDP占比加速下滑

我们先看看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占比情况,从1990年到2010年,20年里,业占全球的比重从2.7%飙升到19.8%。从2010年起,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就超过了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而且保持到现在。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只能说是“制造大国”,还称不上“制造强国”。

为什么呢?

去年年底,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了一个《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从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来看,中国是在制造强国的第三梯队,落后于第一梯队的美国,和第二梯队的德国和日本。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而且,研究还发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还停留在“规模发展”,而发达国家大多是以品质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作为优势竞争力。

比如,像是美国、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率”平均在30%以上,而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率”始终在20%左右徘徊。另外,在2019年,中国“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虽然同比增长6.8%,但是,只相当于美国同期水准的五分之一(20.46%),相当于日本和德国的三分之一(32.8%,33.2%)。

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横向比较中,没有优势,而且我们刚才也提到了,中国自己内部,制造业的比重也在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比其它国家发生得更早更快。中共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美国在27年里下降了8.1个百分点,日本23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而中国只用了13年就下降了5.3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明显过快。

而且,美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它们都是在人均GDP分别达到1.7万、1.9万和2万美元的高收入水准时,制造业比重才开始下降,而中国呢?在2006年,中国人均GDP是3,069美元时,制造业比重就开始出现下降,也就是“未富先老”。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制造业“未富先老”呢?

制造业劳动力减少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很快,而且一直持续到2011年。到了九十年代以后,进城务工的农已经是工厂车间的主力军,那时候,制造业不愁找不到成本低廉的劳动力,也因此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这也是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口红利。

但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种优势现在已经没有了。

从2012年到2019年,中国16岁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数量和比重上都已经连续8年出现下滑。我们知道,中共政府前两天刚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数是8.8亿人,这个数值比2010年减少了4,0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8个百分点。

另外的数据则显示,从事制造业的工,从2008年到2018年,平均每年减少2.84%。2020年的农民工总量,比2019年又减少了517万人。也就是说,支撑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劳动人口正在越来越少。

不仅如此,农民工也有老龄化的趋势。从2008年到2019年,21到30岁年龄段的农民工数量,减少了1,200万;而50岁以上农民工的比重,则从11.4%上升到24.6%。

有在劳务中介机构工作的朋友介绍说,以前主要是季节性缺工,年轻人其实用不完,像是机械厂、模具厂、电子厂、纺织厂等等,都是年轻的小伙和姑娘们,但现在,年轻人少了,工人们老了。

很多学者都预测过,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也有分析表示,中国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也就是劳动力已经从过剩变为短缺,未来的经济增长要依靠改革和创新来驱动。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早就没了,从今年到2025年间,中国劳动力预计每年都会减少1,000万,将面临着供给和需求双双萎缩的局面。

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制造业人才短缺

此外,中国制造业“用工荒”的另一大原因,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工作。

这一代年轻人,因为成长环境不同,择业观念也在转变,对这些人来说,制造业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即使农村出来的孩子,也不愿再像父母一辈那样,从事高强度加班、低福利保障、工作环境简陋以及流水线、螺丝钉式的普通制造工作。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和制造业相比,一些灵活自由的工作对他们的吸引力要更强一些,像是外卖、快递、网约车这些服务行业。在2019年,中国快递业人员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人,餐饮外卖员总数也突破了700万人。也有数据显示,在2020年疫情期间,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新增外卖骑手58万人,而其中有40%都是从制造业转行的。

当然,收入较高也是吸引年轻人加入这些行业的一大原因。《2020年送餐员就业报告》显示,去年大陆外卖骑手平均薪资是8,750元,已经超过了行政、文员这些白领岗位。而2019年时,大陆规模以上企业,就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及以上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工资水准显示,像是制造业内从事生产制造等工作的人员平均工资,每月不到5,000元。在2020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只有4,096元。

而造成这种工资差别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类外卖平台不需要像工厂主一样承担雇主责任、缴纳社保等费用,所以这部分费用就被转化在相对较高的薪酬水准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制造业的低利润所决定的,中共工信部认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2.59%。

在各种因素叠加下,制造业招工难也就成为了一个突出现象。在今年1月发布的《一线蓝领用工荒情况调研报告》也显示,近期,有三分之二的企业遭遇了用工荒,另有13%的企业表示常年存在用工短缺的问题。而遭遇用工荒的企业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年轻人不愿从事一线蓝领工作,占到90%;其它原因也包括,工作条件或工作环境较差,以及企业提供的薪酬福利缺乏竞争力等等。

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工厂的智慧化、自动化设备日益完善,企业对知识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缺乏一线熟练工人和高级技工。但是,中国的学历教育没有办法解决工厂的燃眉之急。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毕业生都想当白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学教育和现实需要脱节,实用型岗位人才奇缺,不实用的专业人才又扎堆。

而中共统计局给出的一组数字,也显示了中国的就业难,今年3月,中国16至24岁年轻人的调查失业率是13.6%,比上年同期上升,这说明用工荒和就业难在中国同时存在。

外资大批撤离对制造业冲击更大

不过,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在没人干活之外,更加致命的还是外资撤离。有财经人士在前几天发文说,来自台湾、韩国和日本等投资大国的制造商,正在大批离开中国。

就在两天前,网民还发布出一个影片,画面是在广州的一个招工街道上,到处是找工作的人,可是招聘的人很少。这个影片还介绍说,今年的招聘淡季提前一个月来临,这也让人联想到,是不是贸易战和外资撤离造成的?

在去年疫情爆发后,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供应链完全依靠中国可能会威胁到国家安全,结果就是,从去年开始,日本、美国都提出要资助本国企业把生产线移出中国,而去年,已经有1,700多家日本投资公司和制造商从中国撤资。

而给苹果和特斯拉供货的台达电子,也在3月份表示,他们计划减少90%的中国劳动力,即使没有中美冲突,中国也不再是一个制造的好地方,主要原因是工资上涨和员工离职率高。

而韩国三星,在2019年关闭了广东惠州的手机工厂之后,当地经济也连带受到打击,至少60%的本地企业,包括规模较小的辅助工厂、商店和饭店也都被迫关闭,一家依靠三星大笔订单的东莞工厂也损失严重,因为无单可做,成千上万的工人和管理阶层被迫休假或减少工作时间。

虽然中共多年来一直强调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但是制造业比例下降、劳动力不足、技术人才短缺,以及外资撤离等因素,都让中共的这个目标充满不确定性。

来源:财商天下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