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备份《苹果》】台湾「备份一座城市」展览 将港《苹果日报》备份重现

2022年07月18日 23:19 PDF版 分享转发

【备份《苹果》】台湾「备份一座城市」展览 将港《苹果日报》备份重现
在台将于周二(19日)举办「备份一座城市」展览,将《苹果日报》这「重要的事物」备份。

拥有26年历史的《苹果日报》去年一夜之间结束,在台港人将于周二(19日)举办「备份一座城市」展览,将《苹果日报》这「重要的事物」备份。他们希望告诉民众《苹果日报》的意义,并让在台港人重温及怀缅《苹果》的报道。主办方也鼓励大众一起参与备份,成为历史的记录者。有前《苹果》记者表示,备份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新闻机构停运并不等于消失。 

现场有一个「透明报纸」,让参观者重拾拿起报纸的感觉。(淳音摄)
现场有一个「透明报纸」,让参观者重拾拿起报纸的感觉。(淳音摄)

「备份香港团队」联同「草原市务所」及「文化总会」,周二(19日)于台北文化总会举办「备份一座城市」展览,将香港《苹果日报》新闻,以简报、实体报纸与电子档形式备份并展出,展期为期约一个月。此前,主办方透过征集世界各地的香港人为《苹果日报》备份,最终收集了超过200份《苹果日报》,其后展出122份。 

主办方:昨日的新闻是今日的历史 要为未来做一个备份 

主办方「备份香港」周一(18日)接受本台访问时指,有些事情在香港的人没有自由做,他们作为海外港人便应该在自由的领土出一分力,而他们觉得展览是一个好的形式令大众关注香港、争取支持。过去不同香港媒体停运、《苹果日报》的消失等,都令很多香港人怀缅昔日的香港情怀。她觉得「昨日的新闻是今日的历史」,要为未来做一个备份。她也非常感激在公开收集《苹果日报》的过程中,香港人可谓一呼百应。 

主办方说:我们觉得很不舍,因为我们团队当中,很多也从小到大,《苹果》已经陪伴我们一起长大。而《苹果》在社会运动的立场都非常鲜明,普遍站在庶民的一方,我们觉得《苹果日报》真的是好好记载香港历史的载体。我们在这里展出这个备份,也想和民众互动,希望他们备份对香港的记忆及情怀,及带走这个备份,之后埋下一个种子。 

主办方续指,备份不一定是悲伤的事情,也不是希望人可怜香港,而是能让大家怀念香港的好时光,并知道仍有香港人在努力。 

主办方说:将我们香港的特色留下来,我们要告诉下一代。有些历史要留下来,否则我们的故事就会变成红色。就算留一个我们曾经有反抗过的历史,哪怕只是留一句也好,我们也要尽量坚持去做,不可以令我们珍惜的香港消失。 

至于往后打算怎样处理这些展品,主办方指仍然在考虑中,可能会捐赠或视乎会否有其他合作空间。 

展览重现昔日香港大型游行时由《苹果》刊印的示威标语。(淳音摄)
展览重现昔日香港大型游行时由《苹果》刊印的示威标语。(淳音摄)

4个展区 「不负好时光,留住香港最终章」 

是次展览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苹果的滋味:咬一口香港的繁荣甜美,都是自由的馀味」、「不作『红』苹果:从世界的香港,到中国的香港」、「当苹果成为禁果:当不能改变时代,我们还可以记录时代」,以及最后的「苹果落下之后:一人一苹果,一齐备份(back up)一座城」。 

走进展览,一阵阵报纸独有的味道扑鼻而来。展馆内收藏了香港《苹果日报》的实体创刊报、亦是香港第一份全彩色的报刊,当时头版的新闻是「特区行政长官名单无左派人士 北京已秘密『拣蟀』九人候选」。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展馆内收藏了香港《苹果日报》的实体创刊报、亦是香港第一份全彩色的报刊。(淳音摄)
展馆内收藏了香港《苹果日报》的实体创刊报、亦是香港第一份全彩色的报刊。(淳音摄)

然后在第一个展区,可见记录了香港美好时光的相关报纸头版,例如香港运动员成为世界第一、首间儿童医院启用等,都是令港人骄傲的新闻。 

第二个展区,以香港1997年主权移交中国为起首,当时《苹果》头版写著「一个大时代的开始,香港信有明天」。主办方说后来《苹果》支持民主、捍卫自由的立场亦愈渐清晰,「不作红苹果,不当政府的喉舌。」 

香港1997年主权移交中国,当时《苹果》头版写著「一个大时代的开始,香港信有明天」。 (淳音摄)
香港1997年主权移交中国,当时《苹果》头版写著「一个大时代的开始,香港信有明天」。 (淳音摄)

第三个展区则展出了2019年「反送中」发生后,一些社会抗争运动的记录,主办方认为《苹果日报》见证了香港最黑暗的时期。 

香港的《苹果日报》因《港区国安法》被迫停刊,第四个展区便是「备份区」,除了展出《苹果日报》的最后一份报纸,当时的头版上写著「港人雨中痛别,我哋撑苹果」,另外还有一个装置叫「请把你的光借给我们」,以《苹果》最后一晚作为意象,将当晚读者与《苹果》大楼内的员工以手机电筒互照的情形呈现,只要参观者手持大会提供的手电筒,便可看到「惟愿长路有尽,路有小口,彷佛若有光」这句话。 

 展馆内展出了122份《苹果日报》。(淳音摄)
展馆内展出了122份《苹果日报》。(淳音摄)

至于说是备份,主办方透过互动式展品,希望来看展的人能扫二维码,一同接力把《苹果日报》备份,然后传给其他人。另外主办方鼓励参观者从报纸架拿报纸到光管桌上面观看,珍惜拿上手看报纸的机会。 

主办方鼓励参观者从报纸架拿报纸到光管桌上面观看,珍惜拿上手看报纸的机会。(淳音摄)
主办方鼓励参观者从报纸架拿报纸到光管桌上面观看,珍惜拿上手看报纸的机会。(淳音摄)

前苹果记者:备份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新闻机构停运并不等于消失 

前《苹果》记者朱先生观展后对本台指心情带点复杂,他说「曾几何时看一份报纸是理所当然,现在原来一份报纸可以变为『禁果』」。他觉得备份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一间新闻机构的停运并不等于消失。 

朱先生说:我不是说《苹果》是一份非常客观平衡的报道,但它后面代表了一个社会应该有多元化的言论自由的空间,可见正在萎缩,而且不是一份报纸,而是整个大的言论环境都慢慢减退。对于一份报纸也好或者对于香港,他好的东西是甚么,我们也应该备份。如果我们找不到或者不记得香港以前的好,那个可能是一个好的方向,让我们有一个目标,知道曾经有并相信的价值,再去追求。 

朱先生续指,从停刊前最后几期的《苹果》,可见《苹果》与公众有很深的情感联系,而这部分亦令他最为感触。 

朱先生说:看「再会篇」最后一、两期时,很多朋友、记者、管理层,以前是同事,甚至是同期的行家,那种感觉是既远且近,现在一年后再重看,我想是对人会多了一种惦念和记挂,特别是有些朋友现在可能于一个被困的环境当中,我希望能够祝福他们,无论甚么环境也好,可以好好活下去。 

前《苹果》记者朱先生认为,备份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一间新闻机构的停运并不等于消失。(淳音摄)
前《苹果》记者朱先生认为,备份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一间新闻机构的停运并不等于消失。(淳音摄)

前《壹周刊》摄影师高仲明同日接受本台访问时说,看到有关于《苹果日报》的备份展览觉得开心,对他来说这是一份回忆。 

高仲明说:最难忘便是挂著的,即是以前游行的那些标语。再早期每一次游行都会见到公司的海报,那是最吸引我去看的。 

前《壹周刊》摄影师高仲明表示,看到有关于《苹果日报》的备份展览觉得开心,因为对他来说这是一份回忆。(淳音摄)
前《壹周刊》摄影师高仲明表示,看到有关于《苹果日报》的备份展览觉得开心,因为对他来说这是一份回忆。(淳音摄)

多名香港《苹果日报》高层被指违反《港区国安法》,以致集团资产被冻结,令《苹果日报》资金流截断,被迫于在2021年6月24日停刊,包括网站与社交媒体上的网路内容,也在一夜间全部关闭。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来源:RFA,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周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