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国要闻

中国智库称美军去年在南中国海进行1000架次侦察飞行

来源:之音,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 美国之音
资料照:美国空军RC-35V/W“铆接”

中国强化对南海主权声索造成局势紧张加剧之际,中国的一个智库在一个报告中说,侦察机去年在地区进行了约1000架次的侦察飞行。

美国新闻周刊3月27日报道说,北京大学“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在3月21日发布的报告中称,2023年,美军从冲绳嘉手纳基地、韩国乌山基地、关岛安德森基地、克拉克基地等派出约1000架次各种大型侦察机前往南中国海侦察,其中有约100架次逼近中国大陆及海南岛领空,多数距离领海基线不足30海里。这种说法表明,美国侦察机都是在国际空域飞行。

这份报告对美军2023年侦察飞行的估算数字与2022和2020年的相当,但少于2021年的约1200架次。

报告还称,美军侦察机频繁闯入相关海空域干扰正常演习演训,与中方警戒力量发生近距离相遇。

南中国海是全球贸易和航运的一条关键水道,每年通过这一水道运送的物资价值超过三万亿美元。而且,南中国海水域海底据信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南中国海声称拥有全部或部分主权的国家和地区除了中国和菲律宾外,还包括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文莱和台湾。

2016年,应菲律宾的请求,“南中国海仲裁案”的海牙仲裁庭曾对南中国海主权争议作过一次判决,认定中国基于历史权利的南中国海九段线主张缺乏国际法法理基础,但是中国政府既拒绝参与仲裁,也拒绝承认仲裁的结果。

美国对南中国海没有自己的主权主张,但是坚持行使国际法之下的自由航行和飞越权利。美国同时也是在南中国海主权争端中与中国矛盾最深的菲律宾的盟友,两国签有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政府一再重申,一旦菲律宾武装部队、船只或飞机遭到武装攻击,美国便有义务协防菲律宾。

北京经常指责美国及其盟友的舰机在南中国海“侵入”,甚至包括在国际空域及像菲律宾等其他一些国家的受国际法承认的专属经济区内的航行。

不过,华盛顿及其盟友过去对解放军的飞行员在国际空域进行咄咄逼人及危险的拦截常有抱怨。

美国五角大楼在最新的中国军力报告中说,据统计有超过180次中共解放军飞行员在南中国海空域对美国飞机进行胁迫性及危险的空中拦截,过去两年的情况多于此前的十年。

报告还说,在同一时期,美国的伙伴及盟友的飞机也遭遇了100次类似的危险拦截。

新闻周刊报道说,负责印太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伊利·拉特纳(Ely Ratner)说,中国的这种拦截模式是一种集中施压做法,是想迫使美国改变在南中国海地区的运作。

报道说,美军印太司令部和中国外交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此外,时代周刊星期三也报道说,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南中国海探索其侵略性行为的极限,不过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近期,中国的对菲律宾前往有争议的第二托马斯滩(Second Thomas Shoal,中国称仁爱礁)的补给船进行拦截并发射水炮,造成三名菲律宾海军人员受伤。

报道说,这不是中国海警船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对菲律宾水手进行攻击。但是,中菲两国间这种越来越具对抗性的对峙潜在性地造成美国未来的军事介入,因为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要求美国在任何一方遭受“武装攻击”时进行协防。

彭博社星期一(3月25日)也发表一篇分析性报道说,中国海警船在南中国海有争议海域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水炮攻击菲律宾船只,正在测试美国与菲律宾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的极限。

彭博社在报道中说,虽然使用水炮不大可能迫使美国卷入直接的冲突,但是这一行动越来越濒临可能会被视为“武装攻击”的边缘。而一旦被认定为“武装攻击”,华盛顿就无法袖手旁观,必须履行共同防御条约的义务,直接驰援菲律宾。

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上星期向彭博社表示,菲律宾只有面临“生存威胁”时才会启动与美国的共同防御条约,强调菲律宾试图“尽可能以冷静和审慎的方式”应对来自中国的侵略。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禁闻网责任编辑:李心惠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