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今非昔比的香港(三):快速增长的犯罪数字

2024年05月25日 5:08 PDF版 分享转发

今非昔比的香港(三):快速增长的犯罪数字2023年6月5日,一所公寓内三名儿童被杀,在外警戒。

近年来,香港日渐上升的犯罪数字正引起广泛的关注。多位接受了本台采访,谈到了他们眼中逐渐恶化的治安环境,以及他们心目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国际大刀会”:香港罪案数量飙升

根据香港政府公布的数字,去年即2023年一年中,香港的犯罪案多达90276宗,比2022年的70048宗多了2万件以上。在此前的2020、2021年,犯罪案数字分别是63232宗和64428宗。而在运动全面展开的2019年,犯罪案数字更少,是59225宗,为2000年以来的第三低,仅比2017(56017宗)、2018(54225宗)两年要多。

从上述数字在历年的变化,可以看出近年来香港的罪案数量正在急剧增多。现居美国的香港时事评论人程翔表示,在展开的2019年,尽管香港有两次百万人级别的大规模示威,但犯罪案仍比目前少很多,这是因为:“那时候整个社会的民心都趋向一种改进社会进步,争取政治民主、政治自由。所以这种气氛让相对少一点。可是现在整个执法力量都集中在镇压(正当的)活动,这样很难避免刑事犯罪事件会增加。这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在2021、2022、2023年,香港罪案的破案率依次是38.5%、35.2%和31.1%。这表明,与罪案数量逐年上升相伴随的,是破案率的逐年递减。其中,2021和2022年的暴力罪案分别是9587和8830宗,但在2023年,暴力罪案的数量又上升到了10122宗。对于这种现象,有不少港人讽刺性地把香港称作“国际大刀会”——在粤语中,“刀”“都”两字同音,“大刀会”和“大都会”的发音是一致的。

居住在香港深水埗的陶小姐表示,虽然她自己没遭遇过暴力袭击,但在直观的感受上,她对香港目前治安环境的观感是:“觉得好像比较严重的罪案多了。比如以前抢劫金铺、手表店不是这么多的,现在整天听到会有。有一些打斗,袭击,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多了。”

近年来,在许多市民口中沦为“国际大刀会”的香港,发生了不少和暴力抢劫事件。最近的一起持刀砍人事件发生在今年5月22日。在香港水泉澳广场的一家连锁快餐店内,一名男子用刀在店内砍人,造成5人受伤。据《南华早报》报道称,该名男子患有心理疾病。又如,在上个月的14、25日两天,香港油麻地接连发生了有人在街头被持刀者砍伤的情况。

陶小姐谈到了香港何以变成了“大刀会”的问题,她指出:“是不是人现在没有这么怕警察呢?‘大刀会’(这个问题)就是,以前不是乱来的,法制严谨的,我不敢讲现在不严谨,但是是不是那些带头的不会这么怕警力,所以乱来了一些,(这是)我估计的。”

自反送中运动爆发以来,香港已有上万人因这场运动被捕。截止到2022年10月31日,有超过2800人被监控,涉及到2100宗相关案件。这些数据表明,香港官方公布的剧烈增长的罪案数字,其主要部分并不是与政治镇压有关的案件,而是治安案件。在这些治安案件中,除持刀砍人事件外,恶性暴力抢劫案也层出不穷。例如,仅在今年2月28日,香港就在一日内发生两起涉及巨大金额的暴力抢劫事件:当天,港岛铜锣湾的一家钟表行遭到三名手持锤子和开山刀的蒙面劫匪闯入,被接走劫走了价值多达612万港元的25块手表;同一天,在新界上水,一名男子在换汇之后遭两名男子袭击,被抢走了装有360万港元现金的背包和一部价值3000港元的手机。

2021年7月6日,香港警察总部展示九名涉炸弹阴谋被捕者的证据。(美联社)
2021年7月6日,香港警察总部展示九名涉炸弹阴谋被捕者的证据。(美联社)

香港市民谈罪案增多原因:警察“耀武扬威”对反应慢 民众不信任警察

港岛居民戴维表示,他认为,目前香港暴力犯罪事件之所以增多,警民关系的恶化是一大原因。他表示,在政治高压之下,人们对警察充满了不信任:“以前警察是聪明的,解决问题要问市民,‘不见的人去了哪,这个人你有没有见过’。以前的人很乐意帮警察,因为这是你的地方,你不帮警察怎么解决我们大家的问题。现在的人对警察有一种不信任,未必仇视但是不信任。现在我和警察讲,我怎么知道他会不会回过头来就找我了,就不会说这么多话了。”

他还谈到,根据他见到的情况,在反送中运动之后,警察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香港通街都是警察,现在去哪了?都去了地铁站耀武扬威,去了私人屋苑,别人过马路的时候抄牌,浪费警力到了极点,让人失笑。”

去年11月,香港警队西九总区推出了试行计划,会不定时安排身着制服的警员搭上巴士巡逻。戴维表示,目前警方对暴力犯罪的反应比以前要慢很多,这种“巴士巡逻”的做法对减少暴力犯罪也没什么用,反而是浪费警力:“因为他们说搭巴士巡逻可以防止罪案。我们当然觉得好笑,但他们真是这样做的。少了警察看着,贼就觉得,我们黑社会打一次架,二十分钟就搞掂,警察都不会来。以前不是,以前立刻冲出来,但是现在不会,有机可乘,所以事后捉贼难。”

他还告诉记者,他感到现在的香港警察对民众的态度相当恶劣:“我们每天都见到,在地铁里面他们似乎在进行训练,对一个单身男子呼喝,大声讲粗口。现在他们全都是一群穿着制服的犯罪分子,在这么多人的地方对着一个看着电话,可能在等女朋友的男子也要大声呼喝,让他站到墙边搜身。为什么要这样?小声一点就行了,有什么必要搞到这么大件事?”

在近年来香港大量增长的罪案数量中,诈骗案的增长数字十分引人注目。在2023年,香港共录得诈騙案39824宗,较2022年增加了11901宗,较2018年更是增加了31452宗,其中诈骗手段包括网上购物诈骗、投资诈骗、钓鱼诈骗、求职诈骗、社交媒体诈骗、电话诈骗等。深水埗居民陶小姐表示,她认为在香港的法治不如以前严谨的情况下,罪犯对警察没有了忌惮。在此情况下:“诈骗是因为容易得手,容易得手就多一些人做这件事,诈骗的金额不少。以前不是没有,但是现在真的多了。”

“以前香港是比较安全的都市,现在差了”

陶小姐告诉记者,她也想过移居海外,但由于家里还有老人在香港,因此无法动身。对于目前的香港治安,她的感受是:“治安就真是一般般,不是这么满意,因为以前香港是比较安全的都市,现在差了。所以你问我满不满意,我不满意的。”

戴维则表示,在反送中运动的时候,他能够看到不少示威者维持秩序,制止人们的争论。但现在的香港,人们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打架,而警察拥有不受约束的权力,并对暴力犯罪无力制止。他说:“没人管住他们(警察),没人说别这么大声、别对民众讲粗口、别随便拔枪出来,不是这样,现在他们做什么都行,就是这么荒谬。荒谬的是,他们做什么都行的时候,恶势力就觉得,他那边在忙,我们这边打劫、抢一下金铺,手錶铺。”

近年来时常往返于美国、香港的港人小英(化名)则表示,她的感受是,在香港治安恶化的情况下,当地电视新闻的相关即时报道却在变少:“ 为什么现在新闻没有(犯罪)现场报道,报道现场的车祸,我们记忆里(以前)的香港一定会报的。你会觉得为什么现在没有?没理由啊,所以会觉得真的很不同,它选了、剪辑过,才播,没什么即时的东西了。现在传媒很不同。”

记者:孙诚    责编:李亚千    网编:洪伟

来源:RFA,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