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三伏 给身体来次彻底排寒吧

2018年07月20日 5:10 PDF版 分享转发

三伏阳气盛(pixabay)

因此三伏,排寒、防寒要比防中暑重要很多。

三伏中的“伏”,据唐朝张守节说“隐伏避暑也”的意思。此时,大自然整个都会变得热气腾腾的,因此古人感叹长夏不易,容易懒,容易烦,容易昏昏入睡。

但纯粹的花草树木,以及不言弃的夏蝉却执着的昂着小脑袋,不知疲倦的拼命长大。对我而言,三伏是最好的时节。虽然热气着实考验人,但若是能如花草树木、夏蝉一般,借助着夏日的能量执着的长大,等到了秋冬,收获的果实,反而会比其他时候更多。

古人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炎热的日子,也是太阳最有力量的时候。此时人体内阳气达到高峰,体表毛孔大开,腠理开泄,身体内的寒气是最容易被赶出来的时候。但若是着了凉,也很容易被寒邪入侵体内。因此三伏,排寒、防寒要比防中暑重要很多。

盛夏(pixabay)

特别是今年的三伏天,虽然入伏了,却仍处于三之气太阳寒水的时候。受此影响,湿气会比较重,天气还没有热几天就又凉了下来。

这样的天气虽然在炎热的夏季会让人感觉很舒服,却比其他时候更容易招惹寒邪。再加上现代人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时常待在空调屋中不爱运动,时间久了也会在身体内堆积寒气。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身体若是受寒了,一方面,毛孔受凉会闭合,此时体内的热气散不出去,与外部环境的热邪勾结,会出现心情烦躁,肌肉酸痛,口渴想喝冷饮的情况。另一方面很容易伤害到我们体内的阳气,影响到夏季阳气的长养。等到了秋冬时,会格外怕冷,就算加好几层厚厚的被子手脚还是很凉。

盛夏万物潘秀(pixabay)

所以我们除了在生活中要防止寒邪入侵外,更可以趁着这个难得的好机会,扫清身体内的一切陈寒。这段时间,做一些轻缓的运动让身体冒冒汗,准备一小罐子伏姜,借助古人的智慧,顺应时节赶走体内的寒气。

出汗是一种重要的排寒方式。清代医家石成金说“夏三伏极热时,汗要多出,则周身所染风寒湿气,由汗而出,可保一年无病。”三伏是全年最宝贵的“出汗季”,此时人体毛孔大张,通过排汗来清除体内寒气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出汗后,身体发热,能加强体内的新陈代谢。这时候气血运行也会变得旺盛,可以推动体内的寒气及时排除。所以很多发烧的人,稍微出一点汗也会觉得身体舒服很多。

适当的户外(pixabay)

而用汗水排寒,方式上也有讲究。中医上有“动汗”和“静汗”之分。“动汗”,是指通过运动,或者吃一点辛味的东西等来主动帮助身体排汗,古人认为“动汗可贵”,就是因为这种汗属于深层排汗,比起因为气温或者蒸桑拿出的“静汗”,能更好的运化我们身体内部的气血,利于体内寒气的排出。

其实我们自己感受一下就会知道,运动时出的汗与天气炎热时出的汗是不一样的。热时出的汗会让人心情烦躁,运动后出的汗反而会让人心情舒畅,像卸下了一个身体上的包袱一样,这其实是它在帮忙排出身体内部的废物,减轻负担。

但是运动也需要适量,既不能用力太过,让汗水大量排泄,时间上也不宜太长,到微微冒汗时即可。

一方面是因为汗出多了很容易伤到阴津,反而不利于调养身体。另一方面是运动到微微发汗时,是我们身体最舒服的状态,虽然感觉静静的,体内的气血却在不停运转,帮助我们排出寒气。

夏天当然要游泳(pixabay)

所以更推荐在室内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瑜伽、游泳、健美操等,它们都不算特别剧烈的运动。中医有句话叫“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这里的少火指的就是适当的运动,是因人而异的,所以炎热的夏天不需要特别在意做一些剧烈运动。

从夏天开始,很多朋友便一直说要吃姜。姜特有的辛香之气,能够在夏日里,更好的帮助我们散发出体内的寒气。这时候我会比较推荐《食宪鸿秘》上记载的“伏姜”,它是专门为三伏天准备的一道姜食。

伏姜的制作主要有两个流程,一个是腌姜,一个是对腌姜做处理。通过这样的程序,能给整道美食,在散的同时带着一点收,排出寒气之后还能滋润五脏六腑。

伏姜(网络图片)

腌姜是很重要的工序,主要用到的食材就是嫩姜和醋,两者搭配在一起,可以缓和姜的辛散之气。醋的酸味具有收敛的功效,与辛散的姜在一起,一收一放,会让腌姜显得比较平和,补的进去也不容易上火,吃起来也不觉得冲了。特别是夏天的早晨,可以搭配着粥吃,对脾胃虚寒的人来说特别好。

除此之外,伏姜中还会加入花椒末、等食材。花椒与紫苏都是发散之物,能够给我们体内的阳气鼓劲,散去身体内的寒气,特别是这段时间天气变化大,就很适合吃一点,买不到紫苏的朋友也可以用薄荷代替,效果也不错。杏仁有甜杏仁与苦杏仁之分,我会更推荐甜杏仁,它的滋润性比较强,润肠通便的能力会更好一点;而酱油是常用的调味品,有除热去烦的功效,能解夏日的烦热。

《食宪鸿秘》中的原方是:伏月,姜腌过,去卤,加椒末、紫苏、杏仁、酱油,拌匀,晒干入坛。

食材:嫩姜150g/白醋适量/紫苏50g/甜杏仁20g/花椒末一勺/酱油两勺。

夏吃姜(pixabay)

做法:

1、把嫩姜切成薄片。烧一锅开水,将嫩姜过一下水,10秒钟左右,防止其在腌制过程中变质。

2、嫩姜捞出后,控干水。放入碗中,醋的分量保持在淹没姜的程度,腌制2~3个小时。可以提前一天腌制一晚上。

3、再烧一锅开水,将紫苏叶过一遍水后,沥出后切成细碎。杏仁压碎备用。

4、将腌制好的嫩姜取出沥干,与花椒末、紫苏碎、杏仁、酱油一起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多余的部分可以晒干后放入坛子中保存。

制作好的伏姜,放在鼻子底下,能够闻到一股浓郁的辛香气。咬一小口,会感觉到酸、辣、麻的味道在舌头上交织,简单却滋味悠长。特别是困倦的早晨,稍微吃一点,精神也会变得很爽利。

来源:东方头条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乔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