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健康养生

游走是走失的前奏!你知道失智的十大警讯吗

(pixabay)

虽然这些警讯很重要,但有些定义看起来还是有点模糊,但只要怀疑,就去看,让医生判断。

想不起来别人的名字、翻遍包包找不到钥匙、忘记今天跟朋友有约……,每个人的记性都可能「凸槌」,会是失智症吗?康健杂志发布国际失智症协会提出的十大警讯,提醒民众及早注意:

1.记忆衰退到影响日常生活

一般人偶尔忘记开会、朋友来电,但过一会儿或经提醒会再想起来。但失智症患者忘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即使经过提醒也无法想起,尤其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比如不记得半小时前吃过饭、刚看过的报纸内容等,因此常一问再问同样的问题。

比如长辈的慢性病用药剩了一堆,问他怎么没吃,他说「医生开错了」,其实频频忘了吃药很可能就是失智警讯。

2.无法胜任原本熟悉的事务

如英文老师不知「book」是什么意思;自年轻就开车的司机伯伯现在经常走错路;银行行员数钞票有困难;厨师不知如何炒菜;家庭主妇不知怎么开瓦斯、用电锅、洗衣机等。

一位家属分享,她婆婆向来爱乾净,家里整理井然有序,但公公去世半年后,家里不知为什么变得像遭小偷般混乱,婆婆好像变得不会料理家务了,也常东翻西翻找东西。回想起来,这应该就是失智征兆。

失智症(pixabay)

3.说话表达出现问题

一般人偶尔会想不起某个字眼或词不达意,失智症患者想不起来的机会更频繁,甚至以替代方式说明简单的辞汇,如以「送信的人」表示「邮差」,「用来写字的(笔)」等;说话常停顿;用的字词变少,比如不会说「我要上厕所」,只会说「尿」。有些患者会不能理解别人在说什么。

4.丧失对时间、地点的概念

一般人偶尔会忘记今天是几日,在不熟的地方也可能会迷路,但失智患者会搞不清年月、白天或晚上,在自家周围也会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台北荣民总医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说,游走(医学上称漫游,指漫无目的游走)是失智症常见的症状,发生在轻到中度或中度的患者。他们会莫名的焦虑、坐立难安、一直走来走去,却说不出来为什么或要去哪里。「体力好的长辈甚至可以从早走到晚,连吃饭都坐不住。这是脑部退化引起的,药物的效果并不好。」

如果长辈有游走症状,就要特别当心,因为再加上其他症状如方向感不好或幻听(听到外面有人叫他),就可能导致出门迷路、走失。

失智症(pixabay)

5.判断力变差、警觉性降低

开车常撞车或出现惊险画面、过马路不看左右红绿灯、借钱给陌生人、听信广告买大量成药、一次吃下一周的药量、买不新鲜的食物、同样的东西重复买(比如卫生纸买了20包)、乱买股票等。

若长辈的车常出现莫名其妙的撞痕,或屡屡出现反常举动,就要注意了。

6.抽象思考出现困难

无法理解言谈中抽象意涵,而有错误反应。如无法理解微波炉、遥控器、提款机等日常生活电器的操作说明;无法按照计划做事(比如看着食谱做菜),也不能处理较复杂的事,如投票、办理过户、缴税等。

7.东西摆放错乱

一般人偶尔会任意放置物品,但失智症患者更频繁,或错得非常离谱,如衣橱里放水果、被子里放拖鞋、皮夹或遥控器放进冰箱、到处塞卫生纸等,而且不记得也不承认是自己做的。

失智症(pixabay)

8.行为与情绪改变

失智患者的情绪转变较快,一下子哭起来或生气骂人,或忧郁、躁动不安,情绪的改变不一定有可理解原因。

有位失智长者过去是音乐老师,平时待人和颜悦色,但后来打牌时竟一反常态,骂牌友「你是不是男人」,把牌友都得罪光了,被列为「拒绝往来户」。

失智者也有可能出现异于平常的行为,如随地吐痰、拿店中物品却没付钱、穿着睡衣就出门等;或出现幻觉,比如看到一群人在他的房间、地板上有水,事实上并没有。

一位家属说,她妈妈初期失智时,会拿邻居晾在车库的伞,愈拿愈多,回来塞在床边,坚称是自己的伞;还会去开邻居家的门,举止反常。

9.个性改变

一般人年纪大了,性格也会有少许改变,失智患者可能会更明显,如疑心病重(怀疑配偶外遇、有人在饭菜下毒)、口不择言、过度外向、失去自我克制或沉默寡言,或本来脾气好的,变得爱发脾气。

老人(pixabay)

10.丧失活动及开创力

一般人偶尔会不想做家事、不想上班,失智患者变得更被动,睡得比以前久,需要许多催促诱导才会参与事务。原本的兴趣嗜好也不想去做了,遇到亲友婚丧喜庆,变得漠不关心或有不合宜的行为。

怀疑不对劲,就去检查

虽然这些警讯很重要,但有些定义看起来还是有点模糊,一个星期内同时丢了钥匙、忘了和发型设计师的约算不算?

台北荣总特约医师刘秀枝认为,「只要怀疑,就去看医生」,让医生判断。

来源:康健杂志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禁闻网责任编辑:杨小婉
赞助商链接
标签: 医生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