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宝宝口语是道坎 不会说?不爱说? 看看美国家庭有啥妙招

2016年12月09日 19:29 PDF版 分享转发

我经常收到父母这样的问题,“孩子英语不愿意开口说,怎么办?”有意思的是,孩子如果英语没有基础,不愿意说也就算了;但是有些孩子英语基础还不错,词汇量也不少,可也不愿意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经常收到父母这样的问题,“孩子英语不愿意开口说,怎么办?”有意思的是,孩子如果英语没有基础,不愿意说也就算了;但是有些孩子英语基础还不错,词汇量也不少,可也不愿意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遇到这种情况,很多父母会叹一口气,说这是环境的问题,没有语言环境啊,孩子这口语没法提高…我以前也真以为是语言环境的问题,可是我有一个新移民的朋友,她儿子去了一所当地很好的学校。朋友觉得有了好的学校,有了好的语言环境,小孩英语肯定很快就上来了,于是她也没怎么管。可是上了一年多后,发现孩子平时还是不爱说英文。当问起他为什么不说英文时,孩子的回答是“我不爱说”,结果朋友发现,孩子上学的时候,经常一个人活动,跟别的同学在一起的时候,也是静静地看,不说话,语言障碍已经影响了孩子的社交…这个现象说明,孩子不爱开口说英文,这已经不仅仅是语言环境的问题了!

1为什么孩子不爱开口说呢?

1.听得少

教育学家们做了一项研究,他们统计了人们日常交流的时间,发现大约40-50%的时间是在听,25-30%的时间是在说,11-16%的时间是在阅读,只有9%的时间是在写。

这个研究结果证明了“听”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既然将近50%的时间都是在听,那么孩子平时英文学习过程中,有花到50%的时间在“听”上面吗?

对于说母语的时候,有一个规则叫做“Segmentation Rules”(段落化规则)。

理论来源于此,http://www.fluentu.com/blog/the-importance-of-listening-in-language-learning/

也就是说,当我们听别人说话时,大脑会将听到的信息,根据我们的理解,分成一段一段地储存在短期记忆中。所以,在我们的大脑里,储存的其实不是具体的文字,而是一张张关于这一段的图像。所以,我们对母语很好理解,也很容易进行语言的交互。

但是对于外语来说则是另外一番场景,我们没有建立起这种“Segmentation Rules”(段落化规则),大脑每次听别人说话后,储存的是文字,而不是图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听外语时,需要额外转化一下,转化成自己能理解的母语的原因。然后,我们在用语言反馈给别人的时候,也需要将文字从母语到外语转化一下,这样自然速度就慢了一大拍。

我们经常说,学外语要磨耳朵,这个磨耳朵,其实就是培养大脑的“Segmentation Rules”(段落化规则)。

因此,听的不够多,自然就影响了说!

2.父母不配合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在美国学校,有一个叫做 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英语第二语言)的课程,这个课程是专门为英语非母语的孩子所准备,如果在上学的话,孩子英语测试一旦不达标,老师会推荐学生参加ESL课程的学习。

而ESL课程就孩子的语言学习,对家长有3条重要的要求:

经常和老师保持沟通

给孩子做个学习榜样

经常给孩子亲子阅读

尤其是第三点,很多家长做的并不够,因为对于中国家长来说,有个很大的困惑是,有些父母会觉得自己发音不好,不敢和孩子阅读,生怕影响孩子的发音。因此她们会给孩子买一堆英文绘本,也会准备点读笔、音频之类,言下之意就是,“我虽然不会读,但材料都给你们准备好了,你们可要好好读!”

但是你会发现,如果家长不去跟着孩子一起读的话,孩子常常缺乏阅读的兴趣;如果家长不跟着孩子说英文的话,孩子是不会用英文跟你交流的。

父母的不配合,也影响了孩子的说!

3.父母干涉太多

这个问题和上面相比是另外一个极端,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是源自于我家憨憨的中文学习,他现在经常在家说英文,我就时不时地提醒他,“说中文!说中文!”…有时他有点语句不通顺,我还会纠正他。

比如有一次,他说“I got this book at last”,他中文说成“我拿到这本书,最后”,我就开始纠正他,应该是“我最后拿到这本书”。

因为这类纠正太多,小家伙显然有点泄气,感觉受到了打击,于是中文就说得更加少了!

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孩子说第二语言的时候,不要过多苛求于他们的语法、错误,否则干涉太多,孩子是会丧失说外语的勇气的!

2怎样让孩子能开口说?

我总结的方针就两点,一是多听,二是多交互!

多听指的是,多听英语童谣,多听英语,多听父母老师朋友说英语。

多交互指的是,多和孩子用英语交流。

这里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参考!

1.选择交互性的动画片

看动画片的时候,选择一些有交互性的动画片来看。这类交互性动画片其实比较少,Dora Explorer(爱探险的朵拉)是其中的代表,这部动画片的交互性非常好,经常剧情进行到某个阶段的时候,Dora会停下来,问小朋友一个问题,然后中间留足大约10秒时间,供孩子回答。这样孩子就会在卡通人物的引导下慢慢开始说英文了。

Ps.我家憨憨最初的英语启蒙也是来源于这部动画片。

2.选择亲子共读的英文绘本

我们在和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有个很常见的现象是,父母不断在读,而孩子一直在听。可一旦要求孩子读的时候,TA就是不太愿意。这个问题就是起源于“共读”这两个字上,单纯的父母读或者孩子读,其实互动效果都不大好。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有一类分级共读绘本在英语启蒙阶段非常流行,这类绘本的主体思想就是,父母读一段,子女读一段。其中代表作有两套,

一套是 You read to me. I’ll read to you,

另外一套是We Both Read,

这类绘本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一半是父母读,一半是子女读,父母读的部分稍微长点,而子女读的部分稍微短点,比如下面的,

这样的好处是,父母和孩子形成了一种交互,大家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而且孩子也愿意开口读了!

研究机构还做了一项测试,当父母和学生采用We Both Read这套书做亲子共读时,学生的阅读成绩提高将近一倍;而如果和其它同类书籍比起来,提高的幅度是其它书籍的3倍左右!

(采用DIBELS测试成绩,左边是普通书籍,右边是We Both Read)

憨妈当年可是把图书馆里这类亲子共读绘本都借了跟憨憨读了一遍,所以小家伙才进步这么快呢!

3.玩一些桌游游戏

美国有不少传统的桌游,是能锻炼孩子语言能力的。其中最有名的一个的当属 Head Band Game(头箍游戏),

游戏要求每个孩子头上戴一个头箍,每个头箍上插一张卡片,每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但是能看到别人的卡片是什么。然后大家互相提问,最后猜出自己头上是什么卡片。

每张卡片都是英文的,所以自然整个问答的流程都要求用英文来进行!

因为有非常好的互动性,所以通过这个游戏,就能引导孩子慢慢开口说了!

其实,归根结底,想让孩子开口说,最关键的还是要父母善于引导才行。如果父母不作为,就算有个好的语言环境,孩子还是说不好滴!

来源:搜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乔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