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国留学生魂断美国 为什么走上绝路?

2016年12月26日 12:34 PDF版 分享转发

临近年末,本应是辞旧迎新的喜庆氛围,但对于中国刘凯风(音译,Kaifeng Liu)的亲友而言,2016年的这个冬天,只剩下刻骨铭心的痛。

媒体报道,上周末,来自中国天津的留学生刘凯风被发现在住处身亡。距11月下旬多伦多大学自杀案尚不满一月。

据悉刘凯风就读美国俄亥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专业大三学生刘凯风(kaifeng Liu),上周末自杀身亡,成为中国留美学生因无法承受压力而轻生的又一例。

俄州大物理系系主任威恩纳(Brian Winer)向系内师生发出电邮表示遗憾,并向刘凯风家人与朋友致哀,威恩纳提醒受此事件影响情绪的学生,可随时向学生中心求援。

这封由威恩纳发出的邮件指出,物理系收到十分伤痛的消息,就是该校大三双主修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的刘凯风,上周自杀身亡,俄州大学生中心(The Student Advocacy Center)正在对刘凯风的室友及女友进行辅导咨询,希望协助他们度过此艰难时刻。

威恩纳还提到,学生中心正在协助刘凯风家人前往俄州大所在地哥伦布(Columbus)处理其后事。威恩纳今年年中才接任俄州大物理系系主任,他提醒,如果有学生受此悲剧影响,可与学生中心的阿谷路多斯基(Ellen Grudowski)联系,以寻求适当帮助。

自杀前无征兆性格热情开朗

突闻悲剧,很多人深感震惊,并表示“不敢相信”。

据家人和朋友介绍,刘凯风成绩优秀、热情开朗,和女友感情稳定,平时热衷运动和,曾发表过很多令人惊艳的摄影作品,学校官方网站还曾选用他拍摄的照片作为封面。

就在事发三天前,刘凯风还和朋友们兴奋地商议去科罗拉多滑雪,并且已经订好了机票和酒店。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无论有什么心事,他都会向好友透露”,朋友至今仍不愿接受凯风离去的现实,“一点征兆都没有,真的很难相信他会自杀”!

另一位好友则在社交媒体发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悲伤:

“教会我摄影的人,我的挚友,去世了,为什么一个如此优秀的人会轻易丢掉自己的生命,我的悲痛难以言喻,脑中满是我们曾经欢声笑语的时刻。痛哭一个早上,这不是我个人与他家人的损失,他的才华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损失。你个混蛋,说好了一起去滑雪,说好一起毕业旅行,凭什么……”

据了解,尽管有人指证刘凯风是自杀而死、所用枪支也是他个人拥有,但一些朋友怀疑,他的真正死因可能是外力致死或意外死亡。对此,警方至今尚未说明。

发生在刘凯风身上的悲剧并非个案。在搜索引擎键入“中国留学生自杀”关键词,弹出的搜索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2012年10月,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中国留学生郭衡(音译)上吊自杀;

2014年8月,加州州立大学富勒尔顿分校中国留学生林旭(音译)跳楼自杀;

2014年10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留学生李扬凯(音译)跳楼自杀;

2015年1月,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王璐畅从金门大桥跳入旧金山湾自杀;

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中国留学生小陆(音译)跳冰湖自杀;

11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来自中国上海的留学生杨志辉自杀身亡。

……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为何就这样远去?

走上自杀这条不归路,原因可能来自方方面面。

课业压力、社交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受挫、文化冲击、沟通障碍,等等等等,都可能导致压抑、焦虑甚至抑郁;心理出现问题,又无法及时得到排解,日积月累、反复折磨,最终很可能演变成一场惨剧。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学生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重要一环。

然而毋容置疑的是,绝大多数20岁左右的大学生,心志尚未成熟、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心理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包括学生本人和家长在内,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心理疾病的可怕,不少人甚至压根不了解。

据美国精神疾病联盟研究显示,约有1/4的学生患有可诊断的心理疾病,其中4成并不会寻求帮助;性格内敛、不了解或不正视“心理障碍”这一概念的亚裔学生更是隐藏人群的主体。

预防留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学生、学校及家长多方努力。在这里,小侨(微信号:中国侨网)特别想对广大留学生家长说:

送孩子留学之前,家长请务必扪心自问

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的天性。

很多家长送孩子留学,其实并不确信留学是否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但却盲目迷信“出海镀金”是让孩子“一跃化龙”的唯一捷径。

“从小就是三好学生、大队长,初高中次次考试前三名,有这么好的天分,不留学就浪费了!”

在很多家长看来,凡事不做到极致,就是暴殄天物。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孩子一旦被贴上“有天赋、有前途”的标签,而忽略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那么孩子在遭遇挫折时就更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更难接受失败,也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要知道,留学考验的从来不是单纯的天分、天赋,而是融入陌生环境、自我排解压力、迅速克服障碍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决定留学之前,家长除了对孩子的学业水平有准确认知,更应扪心自问:

我的孩子,真的适合留学吗?

他的社交能力,能否适应陌生环境?会不会因为交不到朋友而孤单、自闭?

他的抗压能力,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会不会遇到点挫折就想不开,而且找不到人倾诉,只能自己承担?

他的英语成绩很好,但口语能力又如何呢?会不会还要再花时间学习语言,影响了和他人的正常交流?

我的家庭,真的足够支持孩子留学吗?会不会,因为知道父母把全部家当供他留学,孩子反而背上过于沉重的心理负担?

送孩子出海镀金,究竟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父母的面子;是孩子的意愿,还是父母过高的期望?

相比问题,中国父母需要思考的更多。

来源:侨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