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长姿势 原来中国竟然有这么多未识别民族

2017年03月01日 6:26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永不卷刃的战刀

我国到底有哪些未识别民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艾努人:归为维吾尔族,大约100,00人,说艾努语(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

2.克里雅人:归为维吾尔族,大约1,300人,克里雅人据说是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另有一说是离群索居在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自然环境决定了克里雅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生活方式,至今依然保留著古朴纯厚的民俗文化和较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多数几代同堂住在一起,家里的老人是最受尊重的长辈,族人很少跟外人通婚,被称为“沙漠中的原始部落”。

3.托茂人:归为,大约500人,分布在青海、新疆,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使用托茂语(一种混合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的语)。

4.古格人:归为回族、,大约5,000人,分布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三县、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古格人在文化上通过协调与调适,兼容并蓄藏等多民族文化的同时俨然保留回族文化特质,形成一支独自一格的民族。

5.康家人:归为回族,约500-600人,康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康家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蒙古语支,生活方式混杂了回族、土族,因此现在康家人认为自己是一独立民族,和周围的民族不太一样。

6.曼咪人:归为布朗族,约1000人,曼咪人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而曼咪人的住房、服饰、宗教信仰、节日与傣族差不多,但民族被划分成布朗族,现在曼咪人希望能成为一独立民族。

7.昆格人:归为布朗族,共338户1,656人,昆格人的习俗和一般布朗族不同,独特的节日有龙列节、龙恩节。龙列节即打铁节,时间在阳历二月,过节时要杀牛、烧篝火、祭祖。

8.八甲人:未识别民族,约1,500人,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阿镇。

9.阿卡人:归为哈尼族,约6,000人,阿克人分布在云南省景洪市的景洪镇、勐罕镇、勐龙镇,勐海县的布朗山乡,勐腊县的勐仑镇,共21个村。阿克人自称“过克”,阿克是傣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奴隶”)。

10.老品人:未识别民族,52户233人,老品人自称“老品”,也称“卡品”。老品人保留有自己的语言,如吃饭为“唐扎”,房屋为“拥”,能讲流利的傣语。老品人住房为汉式平房。信仰独特的原始宗教,有庙宇、无神像,每年全寨要举行一次祭山神活动。

11.老缅人:归为拉祜族,约4,000人,老缅人和缅族无关,老缅人作为一个跨境族群,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四国的边界区域。中国境内主要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的老缅大寨和勐海县勐遮乡的老品寨为主要聚居地。

12.毕苏人:澜沧县等地毕苏人归入拉祜族;勐海毕苏人未识别6,000人。

13.木佬人:归为仫佬族,约3万人,其语言木佬语属于仡央语族,接近仡佬语,仅因他称接近便被划入仫佬族。分布在省黔东南、黔南两州北部的麻江、凯里、黄平、都匀、瓮安、福泉等县市。

14.菜族人:未识别民族,计32户170人,自称菜族人。

15.穿青人:归为汉族,60多万,中国西南地区的族群,民族问题含糊。

16.蔡家人:未识别民族,约4万,中国西南地区的族群,民族问题含糊。

17.龙家人:归为汉族、白族、布依族,约50多万,中国西南地区的族群,民族问题含糊。

18.僜人:未识别民族,大约2,000人,僜人现多住在西藏自治区南部近麦克马洪线边界附近。他们积极向中国政府申请重新识别,成为独立民族,但因为中国结束民族识别政策以及该人群人数过少,计划最终告败。

19.里民人:归为黎族,10万人,这可能是中国民族认定史上最大的纰漏,贵州里民人被识别成黎族,但实际上和海南黎族并无实际关系。他们其实是穿青人的一部分。

20.诶人:归为壮族5,000人,诶话是一种混合语。

21.标族人:归为汉族,约8万人,标话原本认定为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由中原迁来的人讲的语言,但后来认定是属于壮侗语系侗水语支,和汉语无关。

22.茶洞人:大部分归为汉族,有一部分归为壮族,约2万人,茶洞人分布在广西临桂县茶洞乡绝大部分村寨及相邻的两江镇和永福县龙江乡部分村寨,茶洞话属于侗水语支,现在民族问题含糊。

23.临高人:归为汉族,约80万人,使用临高话,临高话为壮侗语系一支,但官方把临高人视为汉族,使民族问题含糊。

24.哥隆人:归为汉族,约6万人,哥隆人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东方市北部昌化江下游南岸,集中新街、三家、四更三个镇,哥隆话(村话??)是一种兼含汉语、苗语、黎语、语等成分的特殊语言,其风俗也与众不同。

25.革家人:归为苗族,黄平县称之为未识别民族,约6万人,人群民族问题未明,他们仍积极请求政府承认为独立民族。

26.东家人:归为畲族,约5万人,虽在1996年部分人划成畲族,但是民族问题仍未明,他们仍积极请求政府承认为独立民族。

27.西家人:归为苗族,约1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凯里、都匀、麻江等县市。

28.绕家人:归为瑶族,约1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麻江、都匀两县。

29.布努人:归为瑶族,约40万人,布努语是自称“布努”或“努”(意思是“人”)的民族所说的语言,目前民族划分中的瑶族语言里除了勉语以外最大的语言,属于苗瑶语系苗语支,不属于瑶语支。有39万人说这种语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西北部的山区。布努语可能和苗语川黔滇方言最接近。

30.阿侬人:归为怒族,约500人,阿侬人的生活方式、语言(阿侬语)混合了怒族和独龙族,并自成一格。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31.包瑙人:归为瑶族,约3万人,包瑙人说得包瑙话不属于瑶语支。

32.格鲁人:归为藏族,约12万人,说嘉绒语,分布在四川阿坝州的马尔康、黑水、理县、汶川、金、川、小金等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甘孜州的丹巴县。使用嘉绒语的人口约11.69万人。

33.顾羌人:归为藏族,约6千人,说贵琼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舍联、时济、前溪、麦笨、三合等乡,泸定县的长征、烹坝、泸桥乡以及雅安地区宝兴县硗碛乡的部分村寨。

34.茂族人:归为藏族,约8千人,说扎坝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县的亚卓乡、红顶乡、仲尼乡、扎拖乡、下拖乡和雅江县的瓦多乡、木绒乡。

35.木雅人:归为藏族,约1万人,说木雅语,分布在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的朋布(phurbu)、沙德(gsarsde)、宜代(vjigrten)、六巴(klupa)四个乡和九龙县的唐古乡(thanggu)。由于木雅语的藏文名与西夏的名称一样,所以很多学者怀疑讲木雅语的人可能是西夏人的后代。

36.白马人(氐族人):归为藏族,约1万人,说白马语,分布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河流域的木座、白马等乡村,和阿坝九寨沟县下塘地区的屋角、马家等乡村松潘县小河地区,以及甘肃省武都地区文县的白马峪河等地,有民族学家认为白马人的祖先为氐人,在汉代被称为白马氐。

37.尔苏人:归为藏族,约2万人,说尔苏语,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等县,有自己的语言和中国目前所发现的仅存的两种图画文字之一;所用语言属于羌语支(而不是藏语支),这语种与曾建立过西夏王国的党项人同源。

38.纳木依人:归为藏族,约6千人,说纳木依语,分布在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使用不同于藏语的纳木依语。一般使用这种语言的居民被泛称为“西番”,分布在冕宁、西昌、盐源一带的自称为“纳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龙一带的自称为“纳木兹”。

39.尔龚人:归为藏族,约4万人,说尔龚语,主要是分布在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炉霍、色达,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壤塘等县。

40.却域人:归为藏族,约2万人,说却域语,主要是分布在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道孚、新龙、理塘等县。

41.克木人:归为布朗族,约2千人,居住在云南省。

42.苦聪人:归为拉祜族,苦聪语和拉祜语接近,同属彝语支。

43.拉基人:归为彝族,约2千人,越南政府把拉基人划分成单独的民族;拉基语和仡佬语接近,同属侗台语系仡央语族。

44.土生葡人:归为后裔居民(《基本法》第42条),约4千人,是一个由多种族群混合而成的群体,难以分类。土生葡人在中国澳门特区通常为葡萄牙人或其人于各地的后裔与澳门当地的汉人结婚后生下来的人群。现时大多数人只在澳门及东南亚生活。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确定为澳门少数族群,享有法律认证的政治权利;中国大陆把土生葡人定为未识别民族。土生葡人主要说葡萄牙语,一些人说中文;他们曾经创造过土生葡文,作为自己的语言。

45.莽人:归为布朗族,1985年统计有82户568人,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平县。

46.摩梭人:云南归纳为纳西族,四川归纳为蒙古族,约数万人,中国唯一一个母系社会为主的人群,民族识别问题未明。部分摩梭人实行走婚制度,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曾经被“强迫”一夫一妻。

47.普标人:归为彝族,300人,越南政府把普标人划分成单独的民族;普标语属侗台语系仡央语族。

48.掸族人:部分人被归纳为布依族或壮族,也有人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与壮族及布依族同源,语言可互相沟通[可疑-讨论]。人群分布在中缅边境附近,通用缅甸语。缅甸的掸族为独立民族。

49.载瓦人:被归纳为景颇族,约8万人,使用载瓦语,缅甸政府把载瓦族划分成单独的民族,和景颇族做为区隔。

50.夏尔巴人:未确定族系,大约2千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部分散居在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山上,民族问题未明(一说是党项后人)。通常以登山向导为生。

51.图瓦人:归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湖附近。图瓦人现被归为蒙古族的分支。

52.布里亚特人:归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和内蒙古附近。布里亚特人定为蒙古族。虽然他们认同自己是蒙古人,但是他们的文化与一般蒙古文化极为不同。

53.回辉人:归为回族,约5,000人,主要居住在海南三亚附近,原为东南亚穆斯林;语言为回辉话,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54.卢人:归为满族,部分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约8,000余人,分布在黔西、金沙、大方三县交界处。

55.羿人:大部分仍申报为汉族,一些归为仡佬族一支,也有人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约300余人分布在贵州毕节普宜和阴底,四川古蔺蜡盘沟等地。

56.土生:有部分被划为回族,有部分被划为未识别民族,传统上被称为“蓝帽回回”,所以被划为回族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其民族组成与回族无关,尽管犹太人跟回族的组成部分阿拉伯人是兄弟民族。中国的犹太人散居于中国大陆各处,尤其是在黑龙江省和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连接的中俄边境附近。

57.者来寨人:归为汉族,400余人,又名骊轩人,部分人长相偏向于欧洲人,居住在甘肃永昌县境内的者来寨。

58.阿尔巴津人:北京、天津归为满族,黑龙江归为汉族,约500余人,为斯拉夫人、布里亚特人、卡尔梅克人、鄂温克人、达斡尔人、满人、蒙古人、汉人等民族的混血儿。信奉东正教。现已使用汉语。部分老人能使用俄罗斯语、教会斯拉夫语、蒙古语、满语。主要居住在北京、天津、哈尔滨、海拉尔等地。

59.富裕柯尔克孜人(哈卡斯人):归为柯尔克孜族,约1,500人,官方定为柯尔克孜族,实际上是哈卡斯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五家子柯尔克孜族村、富裕牧场七家子村。使用黑龙江柯尔克孜语(哈卡斯语的一种方言)和卫拉特蒙古语。信奉萨满教或藏传佛教

60.瓦乡人:归为苗族、汉族、土家族,约40万余人,居住在湖南省西部山区。有人认为宋祖英实际上也属于这个民族。瓦乡人有着不同于苗族人、汉族人和土家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瓦乡人的语言独特,瓦乡话与苗语并不接近,更加不属于苗语。瓦乡话也不属于汉语的任何一个方言系统,既不属湘语,也不属湘西一带流行的“客话”(西南官话的一种),语言学家至今仍把瓦乡话单列。

61.遗华日侨(大和民族):可能归为汉族,约4,000人以上,于二战后被日本军队遗弃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日本人,以妇女和儿童人数最多,大部分都融入东北当地的汉人家庭内。

来源:铁血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