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人物百家】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三)

2017年12月26日 6:35 PDF版 分享转发

记者/主持人:香梅

时光如流,往事如烟。

,回首悠悠岁月,讲述真实历史。

百家人物,正如那天上的星星,闪烁在夜空里,常留在记忆中。

黎锦晖常常带着“明月社”到处演出。有一次他们在杭州演出,休息的时候他放舟西湖,正好这时的西湖下着小雨。他被眼前湖光山色、细雨蒙蒙的景象触动了灵感,随手记下几笔,但却一发不可收,中途跑回旅社,关起门来,一气呵成, 写下了歌曲《雨》。这首歌是当天排练、当天演唱,大获成功。

《毛毛雨》是表现普通百姓情感世界的情歌,歌词简单、纯朴,不娇柔。这首歌的首唱是黎锦晖的女儿黎明晖。《毛毛雨》经由百代公司录制发行后,很快风靡大江南北,被称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黎锦晖因此成了的先驱,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星。

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的演唱者黎锦晖的女儿黎明晖。(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黎锦晖的“明月社”因为人才济济而闻名滩。他在上海有许多朋友,包括左翼作家田汉。田汉既是黎锦晖的朋友,也是老乡,他曾多次试图说服黎锦晖加入左翼党派,不过,黎锦晖只想关注音乐,实现自己的平民理想,对政治、党派没有兴趣。但是,田汉的思想却对师从黎锦晖的聂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按照大陆网站的说法:“一·二八”以后,提出在文艺界发展党员,壮大所谓的“左翼力量”。年轻活跃的聂耳被列为首批所谓的“培养对象”。具体负责的人正是上海左翼剧团联盟的负责人田汉,后来,介绍聂耳入党的也是田汉。

可惜黎锦晖对这一切并不知情。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1932年5月,“明月社”由王人美、黎锦光、聂耳社务委员会成员带队巡演,黎锦晖留在上海专心创作和等待巡演成功的好消息。 就在这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自称是“黑”的人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抨击黎锦晖和他的明月社。文章说:明月社“带领了一班红男绿女东奔西跑,国内国外,显了十几年的软功夫”,“被麻醉的青年儿童,无数!无数!”

这之后,“黑天使”又发表了一篇题为《评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的文章,大肆批判黎锦晖和他的作品。 一时间,国内舆论一片沸腾,黎锦晖的作品被贴上了“黄色歌曲”、“靡靡之音”等标签,在舆论压力下,“明月社”被迫解散。

明月歌舞团剧照,领舞王人美。(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这个“黑天使”到底是什么人?就是聂耳!

网文《聂耳——世纪之光》有这样的记载:“‘为改造社会而生’,这就是聂耳的革命精神。为了与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党和帝国主义租界统治下上海泛滥成灾的《桃花江》、《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靡靡之音作斗争,他明知要丢饭碗也在所不惜。”

对这事儿,黎锦晖没有发表过任何公开的回应,但是多年后,在《明月歌曲一二八首》的“引言”中有这么一句话:“这年头儿,做人难,作文也难,作曲更难。”表达了他的无奈之情。

黎锦晖和他投入全部心血经营的明月社在此后经历过多次大起大落。在这期间,黎锦晖7岁的女儿夭折,他和徐来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心灰意冷的黎锦晖最终放弃了明月社的领导权,将歌舞团交由弟弟黎锦光和严华打理, 他的“明月”梦画上了句号。

就在黎锦晖一蹶不振的时候,一个北京官宦人家的少女梁栖走进了黎锦晖的生活。梁栖是个单纯而又心地善良的女孩,更是黎锦晖的歌迷。她从父亲带回的报纸上看到黎锦晖婚变的消息后,就躲进闺房写信安慰黎锦晖。潦倒的黎锦晖呆在简陋的阁楼上,看着眼前梁栖的好几封来信,傻笑着不敢相信这世上竟然有个素不相识的女孩惦念着他。后来梁栖独自跑到上海,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在1936年嫁给了黎锦晖,改名梁惠方。婚后黎锦晖专门这段情谱写了新曲《爱的新生》。

黎锦晖、梁惠方夫妇。(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不久抗战爆发,黎锦晖夫妇逃到重庆,在嘉陵江边租了一间破草房安身。夫妇俩在这里生儿育女,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49年后他们迁回上海,但黎锦晖的作品已经遭到中共的全面“封杀”。黎锦晖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找到了一份工作。由于背负着创作“黄色歌曲”的骂名,他被剥夺了创作权,只能做民间音乐搜集整理工作。

中共一边发动俄中政治运动打压迫害文艺界人士,一遍又假意拉拢这些人,常常让一些艺术家们惊慌失措。1956年,64岁的黎锦晖参加了全国第一次音乐大会。周恩来一到宴会上就问:“黎锦晖先生来了没有?”见到黎锦晖时就对他说:“锦晖兄,你的《桃花江是美人窝》影响好大啊!连红军都唱你的歌。不过我们陈老总把歌词改正过: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改成比不上红军多了。”

可是音乐大会之后, “反右”运动开始,被毛泽东夸奖过《桃花江》的黎锦晖,却因为创作《桃花江》等“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这个中共嘴里的“黄色音乐鼻祖”承受着来自各方的无尽羞辱。随着全国反右形势的演变,黎锦晖不得不作出妥协。他在1958年的《人民音乐》报上公开承认:“我写黄色音乐到此为止,整整十年,害人又害己。”

反右之后,毛泽东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1967年,说黎锦晖的作品吹捧人性是“修正主义”。当时,江青在全国掀起一股样板戏热,舞剧《红色娘子军》要改编,江青要求所有细节都要经她严格审查。有一天,江青突然到剧组审查。当她听到《万泉河》里唱到:军民鱼水情这一段时,她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说:“这个曲子怎么像黎锦晖写得呀?!必须改写,可以发动群众,谁写得好,就用谁的。”当时就把作者杜鸣心吓得半死。

在文革中,江青对文艺界、艺术界、京剧界的艺术精英没手软过。黎锦晖被红卫兵抄家,大半生积累的资料、1000多期刊物和所有的书全被造反派拿走。黎锦晖被吓得心脏病发,只要一见到红卫兵,就手脚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

“黎氏八骏”在文革期间被迫害最惨的就是黎锦晖。1967年冬“文化大革命”爆发不久,黎锦晖每天眼睁睁看着造反派把街坊、同事们一个个的拖出去批斗,心惊胆颤的过着每一天。那年冬天,整个上海不允许用火炉,说是要杜绝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街上一点取暖的煤都买不到,黎锦晖抱病在家,冷得受不了,最后得了,被送医抢救的第二天就去世了。那一年,黎锦晖76岁。

黎锦晖生前曾经说过:“只要宇宙不灭,撒下的艺术种子,从萌芽到荣茂,终有使中国音乐从下层冒起而出头的一天!”他的一生都在为此付诸行动,一生都在辛勤的播种。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