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养育男孩:妈妈“退”一步,爸爸“进”一步

2021年07月06日 7:37 PDF版 分享转发

精读妈说:一个淡定的有爱的妈妈,一个热情开朗的父亲,男孩的成长才会更加健康和阳光。

谈到孩子的性别,很多就不由得感叹:养育男孩比养育女孩累。

养育孩子确实“男女有别”,相比之下,男孩似乎更加好动、幼稚、不听话。

但是,养育男孩更累的锅,男孩不能背。

事实上,孩的智力和语言发育都要比女孩晚;养育男孩的“累”,可能是父母角色错位、方式不对。

那么在男孩成长的过程当中,和妈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才是对男孩更好的养育方式呢?

妈妈不唠叨

有一次我在小区楼下,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爬坡,上上下下不亦乐乎。

他的妈妈走过来,开始唠叨:不许爬了!

妈妈都说了多少遍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你根本不重视劳动,弄得脏兮兮的像什么样子!回家还要洗衣服……

妈妈的语速越来越快,态度越来越凶。小男孩最初听到还停顿一下,看妈妈一眼,后来直接像没听到一样,完全屏蔽了妈妈的唠叨,自顾自玩耍。

其实从育儿的角度来讲,男孩爬坡是体验自然,是开心的体验;从妈妈的角度来看,爬坡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妈妈要面对孩子可能受伤的恐惧。

唠叨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妈妈再怎么唠叨,他该怎么玩他怎么玩;这时候妈妈就会觉得更生气,更加唠叨。

研究发现:女孩的大脑对语言加工得更加缜密,而男孩相对较弱;女孩通常比男孩说话早,而且表达能力更好。

妈妈作为女性,在育儿中更加谨慎,更善于表达(唠叨),一旦孩子不听话或者调皮,爬上爬下,妈妈容易反应过度,就会特别唠叨。

在所有可能引起男孩激烈对抗的行为里,“妈妈唠叨”绝对排在第一位。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男孩会“选择性失聪”,其实这是他的一种“自我保护”。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男孩不想去正面接触妈妈的唠叨,所以会假装不理你。

“唠叨”还会带来深层次的伤害:破坏男孩内心的安全感,会让孩子觉得做什么事都会有人责怪他,最终渐渐不敢去探索世界。

失去了“勇气”的男孩,就像被折断了双翼的雄鹰,无法在广阔的天空翱翔。

明智的妈妈明白:养育男孩的过程中,爱、关心、呵护,是最重要的;唠叨、不断地叮嘱是一定要警惕的。

妈妈不控制

《隐秘的角落》里面朱朝阳的妈妈周春红是个典型的“控制型”妈妈。

她不许儿子有任何隐私,“有什么不能跟妈说的”是她的执念。

朱朝阳想学游泳,洗澡的时候戴着泳镜练憋气,周春红盯了半天:“你洗澡拿游泳镜干什么?

她给儿子热了一杯牛奶,儿子正在看书说待会喝。她感受到自己的“权威”被挑战了,非逼着孩子喝下去。

班主任提醒她,朱朝阳尽管成绩好,但在学校不合群,受孤立。

她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

“控制型”妈妈通常会把自己的规则和要求变成“毋庸置疑”,丝毫不顾忌儿子的感受和想法。

周春红对儿子看似是“全心全意”的好,但本质上,她并没有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人,而是一个依附的“物品”,希望为自己增光添彩,最终导致了“好学生”朱朝阳变成了一个“坏小孩”。

黄澜曾说过:很多父母是对孩子有一种深深地担忧,认为孩子在做选择的时候千万不能犯错,也不能接受孩子出现错误。但是太强势的控制,反而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权利,走向更反面。

妈妈对孩子的控制,不是爱,而是伤害。

“控制型”的妈妈,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父母本为孩子好,可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利后,却毁掉了孩子。

电影《无问西东》中沈光耀妈妈的一段话,令人感触颇深:“当初你要离家千里,来到这么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够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自己喜欢的女孩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

这样开明的妈妈,不禁令人点赞:她首先为儿子考虑的是,他怎么才能过好人生,而不是以爱为名让儿子背上沉重的枷锁,不让儿子为父母而活。

智慧的妈妈给孩子自由,而不是把自己的生命价值延续到孩子身上;智慧的妈妈给孩子空间,让孩子有权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爸爸多陪伴

樊登曾分享过他和儿子的趣事:有一次,他陪着儿子的时候,在旁边刷手机。

儿子要求:爸爸,你陪我玩儿呀!

他头也不抬地说:我在陪你玩儿呀!

儿子生气地指了指他的手机,说:你根本没有陪我!

不禁令人哑然失笑。生活中,又有多少爸爸都在这样“陪伴”儿子呢!

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妈妈充当了主力,而实际上,对于儿子的成长来说,爸爸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爸爸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陪伴儿子;一个好爸爸应该拿出时间来陪孩子玩各种各样男人的东西,并且让孩子更多地了解爸爸。

樊登讲书中提到一个案例:最初他用微信音频直播给大家讲书,在他录制的那段时间,儿子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他身边,拉着他的胳膊听。

四十多分钟的直播,孩子一声不吭,还会帮爸爸看计时,提醒爸爸60秒快到了。

儿子觉得能够了解爸爸在干什么,能够参与到爸爸的工作当中来,特别有成就感。

现实中,很多爸爸也许会说,我工作很忙,经常要出差,陪伴孩子存在困难。

心理学家指出:爸爸经常出差也没关系,只要回家之后,能够跟儿子玩儿男人才能玩儿的东西,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比如,爸爸可以和儿子玩儿“打架”的游戏,打架的过程中搞不好都会打疼了,那也没关系,因为打疼了也是让他学习的过程。

对待男孩的一些行为,爸爸和妈妈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拿爬土坡这件事情来说,男孩浑身弄得脏兮兮,妈妈就会说,赶紧擦、赶紧擦;爸爸说没关系,随便。

爸爸带着男孩去做诸如修自行车、换灯泡、给汽车做保养……这样的事情,可以让男孩知道这是男人们该做的事情。

男孩在爸爸角色的影响下,在爸爸的陪伴中,所学到的东西要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爸爸带大的男孩,更有勇气、担当和责任心。

爸爸做榜样

三孩爸爸的“育儿理念”非常独到,养孩子低调、有章法、接地气。

他曾在微博,晒出带儿子下田插秧的照片。

一家三口顶着强烈的大太阳,卷起裤腿,弯着腰,扎在水田里插秧苗。手脚都沾满了泥。

之后就在破棚里,做一顿简单的农家饭菜吃。

在这种教育下,孩子自然体验到了劳作的意义,也懂得一蔬一饭来之不易,值得珍惜。

他还分享过的与孩子一起下厨做饭,当父子协作完成一道菜,笑容里藏着满满的成就感。

好不好吃不是重点,重点是从头到尾,父子一起参与,一起分享。

霍启刚的儿子生在富豪家庭,却能吃苦,动手能力强;有豪门的背景,却没有豪门的傲气。

我们在感叹别人家爸爸“育儿有方”的同时,不要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原因:他就是这样的人。

爸爸是儿子最好的榜样。

谦卑、低调的爸爸给到孩子的,是淳朴、内省的爱。

爸爸树立好榜样,儿子会更加独立、坚强、热情,有更强的自我认同感。

龙应台曾说过:父母都是有有效期的。

养育男孩,父母应珍惜宝贵的亲子时光,摆正位置,妈妈“退”一步,爸爸“进”一步。

一个淡定的有爱的妈妈,一个热情开朗的父亲,男孩的成长才会更加健康和阳光。

来源:爸妈精读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