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对自己影响很大的文章

2024年05月08日 0:10 PDF版 分享转发

来源: 河森堡 作者: 河森堡

你们还记得过去在网上读到过的对自己影响很大的文章吗?

我时常会收到留言或私信,对方表示我几年前写的某篇文章,曾给过他们鼓励或启发,甚至帮他们度过了非常艰难的一段日子,但因为我开了半年可见,那篇文章看不到了,想让我给他们再发一次。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找文章时,我就想,自己上了这么多年网,曾有哪些文章给过我启发和鼓励,或者给我留下过深刻印象呢?

我现在随口能提起的有这么几篇,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知乎的采铜老师,他在文章中建议,用一个垂直坐标系把日常事务划分进四个象限,紧急又重要,不紧急但重要,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又不重要,只要在生活中按照这个顺序做事,人的效率就会提升很多,这个方法今天看似乎没有什么新奇,但那篇文章是我约在10年前看到的,给了我很大启发,并且确实给生活带来了一些助益。

第二篇文章的作者我已经忘了,也是得有8年前读到的,是一个跌宕起伏的科普故事,大意是说美国某高校里有个学者接到了一个任务,就是测定地球的年龄,当时这位学者选择的方法是寻找落在地球上的陨石,并通过测定其内部铀元素衰变成铅元素的程度来判断其年龄,在早期,这类陨石就是形成地球的零件,零件的年龄搞清楚了,地球的年龄也就清晰了,但这个专家在研究中发现空气中充斥着铅,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汽油里加了铅,这些铅经到了空气中,毒害了整个国家,专家决定揭露这一切,但遭到了汽油公司的威胁阻挠,接下来,故事就像大片那样,耿直学者和能源巨头周旋缠斗,最后学者终于掌握了决定性的证据,将真相公之于众,拯救了公众利益,一个科普故事讲的波澜壮阔犹如电影一般,直到今天我还念念不忘。

第三篇是亲王的小篆战争,这是一部短篇故事,讲的是李斯为推行小篆的种种波折和应对,亲王的文章特别有趣的一点就在于亦真亦幻,故事的整体框架是沿着历史走的,让你读的时候觉得是真事,但里面又时不常地有些细节在对你说别当真,这只是作者和读者之间一个心照不宣的玩笑,亲王之前有很多作品都是这样,让人沿着真实历史的惯性徐徐走入梦境,看似只是一个好玩的故事,但又不止是。

第四篇是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的,作者是金小姐在帝都,其大意是说作者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位德国同事,是位老太太,她在杂志编辑过程中需要用到一张发布在其他刊物上的明星照片,于是就着手处理这个工作,先是在合作的图片网站上查询,发现没有,于是又给网站打电话,还是没找到,并被告知该图片为非公共渠道流通资源,接下来,老太太给登了照片的刊物打电话询问能否共享照片,被拒,最后又通过版权页找到了本人,终于买到了照片版权,任务完成。

这个过程让作者反思自己若是接手这个工作会停在哪一步,也许做到第二步给网站打电话就差不多了,而以我自己的敷衍性格来说,我可能只会做到第一步,很少有人会像那个德国老太太一样,尝试所有的可能性以把工作完成,文章作者对事情的总结也非常好:“没走到最后一步,就不算尽力,走完最后一步,即便没成功,也不需要后悔”,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启发,以至于我现在做事时总会想,自己是否已经穷尽了所有可能。

我这些年来读过的好文章远不止这几篇,像《悬崖上的家》,《被两地驱逐的人》,这些文章都写的极好,但再展开讲,本文就太长了,以后有机会继续介绍。

回忆往昔那些文章时,我就感慨,文字的穿透力真强,两年前看过的短视频我现在一个都想不起来,但十年前读过的文章却还能复述,我记忆中很多文章的作者,有些已经在网络中淡去很久了,但他们的影响力还依然留在网上,这种来自文字绵延而又透彻的力量,让我莫名想起一个天文现象。

就是夜空中有些星体其实已经不存在了,但它们曾经发出的光还依然驰骋在宇宙中,照亮并引领着我们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石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