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马英九纠正中共14年抗战主张:全民抗日始于甲午战争

2017年07月09日 7:02 PDF版 分享转发

文章取自网络,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来源:微信“新百姓杂志”

据台媒报道,昨天虽然因为泄密案必须到北检应讯,但仍以预录像片方式,在国民党举办的七七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演说。

马英九提及,大陆近年主张「抗战14年」,认为抗战应该由20年(1931)的九一八事变起算,但是若真要推算中国人的,应该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起算,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民众发起抗日运动,包括前廿年的武装抗日,以及后卅年的抗争。因此可以说,「抗战始于台湾」。

马英九也说,纪念七七事变、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目的并不在于仇日、反日,而是在于感念先烈先贤的奉献牺牲;在于期望中日两民族之间仇恨终止、友谊开始,不再重蹈惨验;在于期许双方能追求区域及全球的永续发展,和平解决争端,巩固世界和平,「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没有输家」。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马英九演讲全文如下:

今天是卢沟桥七七事变八十周年。八十年前的今天,驻屯在华北的,假借寻找演习失踪士兵,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索,被我守军第二十九军吉星文团长断然拒绝,日军乃炮击宛平县城,被迫迎战,因而爆发著名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十天后,蒋委员长在庐山宣言中宣示:「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对日全面抗战于焉爆发。

这八年的战争中,我方虽然装备、训练落后,实力不足,明显处于劣势、但在蒋委员长「以空间换取时间,抗战到底」的大战略下,军民一体、众志成城,历经四万多场大小战役浴血苦战,死伤322万将士,包含268位殉国将领,以及将近2000万的无辜百姓后,成功抵御外侮。不但保卫国土、牵制日军、协助盟军,赢得二战、提升国誉、尤其是光复台澎、洗雪割让50年的奇耻大辱,更是值得欣慰。当年这些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在八十年后回顾,仍然令人热血沸腾、肃然起敬。

近年来,大陆当局主张对日抗战并不是八年,而是十四年,要从民国20年的「九一八事变」起算,将局部抗日概括纳入。如果这个主张成立,对全体中国人来说,1894年的甲午战争就已经是抵抗侵略的起点了,史称第一次中日战争。而对我们台湾人民来说,早在「九一八事变」的36年前,台湾人更已经投身对日抗战了。这场抗战,发生在清光绪21年(1895年)5月至11月,史称「乙未战争」。

乙未战争,始因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澎给日本。当时全国各界强烈反对,台湾人民更是万分悲愤,居民乃在全岛各地组成义军,结合刘永福的黑旗军,顽强抵抗入台日军,迫使日军多次增兵,总共出动两个师团兵力。从1895年5月底日军近卫师团在台北县澳底登陆,穿过台北,一路循桃、竹、苗、台中、彰化、嘉义、台南、打到屏东,耗费近六个月之久。战况激烈,死伤枕藉,日军攻台统帅─明治天皇亲戚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中将,和第二旅团长山根信成少将,均因参战而死。日军承认,乙未战争的难度和死伤,甚至超过前一年甲午之战的陆战─辽东之战。

台湾军民将士用命,造成日军相当死伤。日军心有不甘,疯狂报复,大量杀害无数英勇的台湾军民。当时,日军所至之处,都采取不分军民、男女、老幼的「无差别歼灭」,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扫荡」,使无数城镇沦为炼狱焦土。学者估计,台湾军民死伤总计有十万人之多。当时的台湾人口不到300万人,台湾人在这场抗日战争中,死亡超过3%人口,并不亚于42年后八年抗战在大陆军民的死伤比例。

而日本即使凭借优势武力,攻占全台,然而在其统治之后,台湾人武装和非武装的抗暴运动仍然不断。因此到了1898年,当时日本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和他的民政长官后藤新平就颁布「匪徒刑罚令」和「土匪招降策」,诱骗抗日志士「归顺」,并随后将他们集体屠杀。后藤新平更在1921年《日本殖民政策一斑》一书中承认,1898至1903之间,诱杀近12,000名抗日志士,可见日本殖民政府的血腥统治。

不过台湾人的抗日志业并未就此屈服,即使到1915年,日本已经统治台湾20年了,都还会爆发像台南「西来庵事件」(亦称「噍吧年事件」)的抗暴活动,被捕近两千人,866人被判死刑。如此大规模的抗日起义,足以显示见台湾人抗日的火苗始终不息。

在1920年代,「台湾文化协会」和「台湾民众党」等团体则以非武装抗争的策略延续抗日志业,要求台湾总督府撤废压迫台湾人民的「法三号」以及展开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参与其中的许多志士因此被捕入狱或是遭到严密监控。1930年甚至还爆发由南投赛德克族马赫坡社莫那鲁道头目所领导、震惊世界的抗日运动「雾社事件」。其规模之大、意志之坚,迫使日本殖民政府使用飞机、大炮和毒气来镇压,造成800多位台湾人死伤。在先贤蒋渭水向国际联盟检举后,国联派员调查,东京国会质询,在内外压力下,台湾总督石冢英藏总督及台中州厅官员四人引咎辞职,轰动全台。

也就是说,日本对台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台湾的抗日运动从未停歇。台湾抗日志士从早期的丘逢甲、刘永福、吴彭年、吴汤兴、姜绍祖、简大狮、柯铁、林少猫、余清芳、罗福星等人的武装抗日,到中期林献堂、蒋渭水、杜聪明、翁俊明、蔡培火等人的争取民主自治,再到后期蔡忠恕、李建兴等人的地下运动,都以不同方式,进行反日抗争。其中更是有不少志士,远赴大陆,以各种方式投入八年抗战。例如李友邦、宋斐如和丘念台分别领导台湾革命同盟会及广东东区服务队;李万居和谢东闵分别参加国际问题研究所及广西日报、林正亨加入缅甸远征军、黄朝琴投入外交界,出任国内外要职,都从不同面向为抗战贡献心力。这些前辈投入抗战,留下宛如史诗般的壮烈事迹的同时,也都不忘光复故乡台湾,追求自由、平等与民主,他们意志坚定、行动积极,都令我们这些后辈热血沸腾,感动不已。

无论在大陆还是台湾,两岸人民都曾因为日本军阀的野心而被欺凌迫害,伤亡惨重,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多、影响最深的民族御侮战争,为同盟国抗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极大贡献。然而由于时过境迁等诸多因素,许多人并不知道当年我国到底为二战胜利与世界和平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也因此,牛津大学的米德(Rana Mitter)教授,在2014年出版一本讲述我国对日抗战贡献的畅销书,《被遗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ies: China’s World War II 1937-1945)。说明在八年抗战中,那些中华民国军民被遗忘,但却值得流芳百世的事迹,让我读来既沉痛、又骄傲。

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一段文字,是米德教授的序言。他说:「中国的抗战,是在毫无胜算之下,坚忍不拔、奋战到底的英勇故事。中国政府与人民不顾一切,抗战到底,终于战胜强敌,也证明各国新闻记者与外交官一再唱衰中国,认为中国必将灭亡的预言完全错误。直到珍珠港事变之前,中国有四年多的时间在孤军奋斗、抵抗日本,在这段期间, 这个贫穷、低度开发的国家,牵制住一个全世界最高度军事化、科技先进的八十万雄师劲旅,此后四年同盟国得以在亚洲与欧洲战场同时作战,节节胜利,有相当大的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

这一段话,曾经让齐邦媛教授等许多读者因历史平反而落泪,我也不例外。两年前政府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70周年的活动中,我都要求国防部把这段话印在现场的墙壁、广告牌或海报传单上。我为抗战老兵颁授「抗战胜利纪念章」时,也一定会提到这一段。

所以说,国军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才是我国能从一个任人宰割的次殖民地,变成世界四大强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原因。这才是真正让中国人民站起来,而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伟业。

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没有输家。战争的错误或可原谅,但历史的真相不能遗忘。纪念七七事变、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目的并不在于仇日、反日,而是在于感念先烈先贤的奉献牺牲;在于期望中日两民族之间仇恨终止、友谊开始,不再重蹈过往历史的惨痛经验;在于期许双方能追求区域及全球的永续发展,和平解决争端,巩固世界和平。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