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人物百家】 中国著名钢琴诗人-顾圣婴

2014年06月22日 22:31 PDF版 分享转发

   下 载连接: 16K

   下 载连接: 128K 分秒

时光如流,往事如烟。

人物百家,回首悠悠岁月,讲述真实历史。

百家人物,正如那天上的星星,闪烁在夜空里,常留在记忆中。

香梅:亲爱的听众朋友,您好!这里是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人物百家》,我是香梅。

紫菱:听众朋友您好!我是紫菱。

香梅:哎,紫菱,暑假期间,小孩儿都放假了,你不用那么辛苦送小孩上学了,你们家儿子还小,不需要上什么暑期班吧?

紫菱:什么呀,香梅,我想趁着孩子小,容易接受知识,正在为我那大儿子选暑期兴趣班呢?

香梅:是吗?你们家儿子多大呀,他会对什么感兴趣呢?
紫菱:我大儿子差不多7岁了,但是他很喜欢钢琴和长笛,对美术也挺感兴趣的。他现在已经在学习正体书法和画画基础啦。我打算再给他报个音乐兴趣班,正考虑选择钢琴还是选择长笛呢。

香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你看你给你们家儿子多大的压力呀!

紫菱:香梅,正因为这个事啊,让我想起了一位特别的钢琴家,她真是一个无可替代的钢琴天才呢?

香梅:你说谁呀?你不是想你们家儿子拜师名家吧?

紫菱:不是啦,你知道“钢琴诗人”—顾吗?

香梅:哦,你说啊,我知道一点点,好像在“文革”中,跟他母亲和弟弟一起自杀了,但是具体的情况我不太了解。

紫菱:香梅,那我们今天就聊聊顾圣婴吧!

香梅:好啊!

亲爱的听众朋友,《人物百家》为你讲述著名的—顾圣婴的人生故事。
哎,紫菱,顾圣婴是哪里人呀?她不会是出生在音乐世家吧?

钢琴象牙塔里的女孩—— 顾圣婴

【音乐】顾圣婴演奏的《奉献》

紫菱: 顾圣婴是人,1937年7月2日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世家,不是音乐世家。她的父亲顾高地曾经是国军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的秘书,和原国民党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京沪区少将主任。母亲秦慎仪是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是外语系的高材生。顾圣婴从小就充满着音乐天赋。父亲曾经向朋友说:“刚满月的圣婴躺在摇篮里,妈妈放唱片的时候,她闭上眼睛安静地睡了。可是曲子一结束或者妈妈换唱片的时候,摇篮里的小圣婴就不安起来了,小圣婴睁开眼睛,左顾右盼,好像在寻找什么。当乐曲再响起时,孩子又安静了。妈妈感到非常吃惊,就把这个现象不断的告诉亲朋好友,而小圣婴每次都是相同的反应。

香梅:我常常听到人们夸那些有才能的人是有天赋的,看来顾圣婴的音乐才华真的是上苍赋予的 。

紫菱:是啊,顾圣婴拥有这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家里从小就接让他受全面正统的音乐教育和纯粹性的钢琴训练,她3岁就开始学钢琴,5岁就上了设有钢琴科的上海中西小学,9岁就得到中西小学钢琴科主任印贞蔼特别辅导,钢琴技艺突飞猛进。她在小学三年级时就获得上海少年钢琴比赛第一名。

香梅: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严格的启蒙教育给顾圣婴的艺术生涯开创了一个无比广阔的空间。

紫菱:是啊。后来 ,上初二时(中西女中)就跟随上海音乐学院杨嘉仁教授学钢琴。1953年5月又得到著名钢琴家李嘉禄教授的指导,掌握各种流派、风格作品的演奏技能,并师从从马荣顺、沈知白教授学音乐理论和音乐史。还师从父亲的好朋友傅雷学习文学。这一切可是为她奠定了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学基础。

香梅:哇,顾圣婴好幸运哦,有那么多的名师作她的指导,而且她在诸多名师的熏陶下,取众家之所长,形成了自己对音乐独到的理解和对钢琴的独特的演奏风格,观众在欣赏她的音乐作品时能感受到她的演奏富有诗情画意。

紫菱:是啊,也正因为她所受的音乐教育系统以及钢琴训练的纯真。才在后来的无数次国际性的高水准钢琴大赛中总是脱颖而出。1953年,16岁的顾圣婴开始登台和上海交响乐团首次合作,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第二年,17岁的顾圣婴就担任上海交响乐团的钢琴独奏演员。而且还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首次演出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又荣获大奖。1955年2月26日在上海举办了首次独奏音乐会再一次大获成功。

香梅:顾圣婴真是个天才呀,小小年纪就获得了这么的奖杯,哎,紫菱,顾圣婴能获这么多大奖,仅仅有天赋是不够的吧,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哎,那你能说说她那些光鲜背后的故事吗?

紫菱:香梅你说得很对,顾圣婴除了天资聪慧外,更是勤学深思。她不但博览中外文艺作品,还善于从各门类艺术中汲取营养。比赛大获成功的她并没有自满反而不断充电提升自己。1956年到天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后来又专程去了莫斯科学习。

全身心投入钢琴事业的卓越钢琴家

【音乐】 顾圣婴 降G 大调练习曲 (肖邦作品 25-9)
香梅:顾圣婴对知识和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给她和她那个幸福的家庭带来了荣耀,她的父母也以她为骄傲。顾圣婴的艺术生涯和人生道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啦。

紫菱:当然不是啦,说到这里我就跟你说说顾圣婴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经历吧,这也是她人生中的转折点。这些经历对顾圣婴来说是相当艰难的。可是顾圣婴却表现出了超凡的卓越。
事情是这样的,当年顾圣婴的父顾:高地先生是国军19路军军长蔡廷锴的秘书。因为受“潘汉年冤案”的株连,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香梅:啊,这是什么案子呀,只是受到牵连就被判处无期徒刑?那不等于是顾圣婴再也见不到父亲啦,这么大的打击,她能承受的了吗?

紫菱:是啊,这事要落到一般人身上,可能就垮了,但是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顾圣婴表现的非常的镇静!记得那是1957年,顾圣婴准备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钢琴大赛的时候,公安局的人闯进家里,把一副冰冷的手铐戴在父亲的手上就被强行带走打成反革命,投入监狱被叛了无期徒刑。但是顾圣婴仍然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参加大赛,比赛竟然获得了金奖。四十多位评委一致认为她的演奏堪称奇迹。这是中国人在国际比赛夺得的第一枚钢琴金奖。

香梅:想不到外表文静、柔弱的顾圣婴,内心却是无比的坚强,真是了不起!

紫菱:还不止这样,父亲坐了冤狱后,家里境况相当紧张。此时此刻是顾圣婴最需要父爱的时候,可是父亲却身陷青海牢笼服刑。那时母亲没有工作,弟弟辍学待业,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压在了顾圣婴一人的肩上。

香梅:这种事对一个弱女子来说真的是好难呐,顾圣婴既要照顾家庭,又想在艺术上提升,她能挺得住吗?会不会因此影响她的事业呢?

紫菱:是啊,是很难的,但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并没有影响到顾圣婴,她仍然全身心投入钢琴事业。她依然不断的参加比赛、获奖。1958年,她又在日内瓦第十四届国际音乐比赛中荣获女子钢琴最高奖。瑞士国家电视台向全欧洲转播了颁奖音乐会的实况!后来,她被波兰政府邀请在波兰巡回演出,当时她弹奏肖邦乐曲震动世界琴坛,在华沙得到一生中最为珍贵的礼物——萧邦的石膏手模。1964年,她在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太后国际钢琴比赛中再次获奖,名震世界乐坛。由于她的钢琴演奏极富诗意,曾被称作“演奏肖邦的钢琴”。

香梅:由此可见钢琴在顾圣婴心中的位置,不管发生任何事情也动摇不了她对钢琴艺术的追求。

【音乐】顾圣婴的练习曲《奉献》
紫菱:是啊,每个奖杯后面都蕴藏着鲜为人知的辛酸啦。这里有些关于当年顾圣婴的一些生活插曲。当年认识顾圣婴的指挥家李德伦(已逝)曾经说过这两个关于顾圣婴的故事,李德伦说:“我认识顾圣婴是在1956年,那时上海交响乐团来北京演出……感觉她很文气,也很瘦弱。当时北京很热,又下雨,顾圣婴显然生活上不习惯,她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不弹琴的时候,她看起来就像一个病人,面色苍白地坐在那里,可一弹琴,她就像换了一个人似地,那种力度和节奏让人惊讶不已……

香梅:哎,你还别说啊,这可能就是顾圣婴独特的个性吧。

紫菱:李德伦还说:“1957年,顾圣婴去莫斯科参赛,我当时在莫斯科留学,每天都从学校往中国代表团的驻地跑,我发现,顾圣婴原来是个拼命三郎,她练琴一般从早晨开始,一直练到下午,中午不吃饭……我对她说,小顾你这样不行呀,不吃饭怎么行,但她不听我的,依然没日没夜地练琴。我没有办法,只好拉她出去吃饭,或者买好饭给她吃。但饭常常是搁在那里凉了……”

香梅:哇,顾圣婴真的是在为艺术献身啦,她已经达到了一种废寝忘食,无我的境界了喔。

紫菱:还有一个曾经一起在莫斯科同班的同学周广仁曾经这样描述了顾圣婴:1962年,我们一起参加了中国青年音乐家演出团赴香港和演出,天天生活在一起,我经常被她的勤奋所感动。每天她练完琴,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全身湿透了。她练琴一丝不苟,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技术要求准确无误,音乐表现上感情投入,既有抒情诗意,又有豪迈的激情。她有一种分秒必争的精神,有非凡的记忆力,她能做到看谱背谱,不一定要通过弹奏来背一首乐曲。所以她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我们在火车上旅行的时候,她总在看乐谱“练琴”。

香梅:其实从顾圣婴的点点滴滴中不难看出她是一个很有思想和个性的女孩儿,她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也有独到之处,真是难得的才女啊。

紫菱:顾圣婴在当时那种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在自己热爱的钢琴事业里努力顽强的倾注着生命的一切热情。当然也正因为这样,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很多资深、权威评论家的经典评价。

香梅:功夫不负有心人嘛,所以她的汗水没有白流,哎,紫菱,除了你说过的那些奖项外,顾圣婴还获得过哪些好评呢?

紫菱:匈牙利的评论家说:“她给贝多芬的乐曲注入了魅力和诗意,在听众面前表现了巴哈的严肃、舒曼的丰富和德彪西的澄明和优美。”保加利亚的评论家说:“她的演奏着重诗意和发自内心的感受……肖邦的乐曲在她的手下呈现了不可再得的美”。国外评论家说:“她有辉煌的技巧,高度手指控制力和细腻的乐感,一下就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更有国际权威评论称她是“天生的肖邦演奏家,真正的钢琴诗人”,是“高度技巧和深刻的思想性令人惊奇的结合”。

香梅:亲爱的听众朋友,《人物百家》为您讲述著名钢琴诗人-顾圣婴的人生经历。
哎,紫菱啊,说了这么久,也听到了这么多的好评,不如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顾圣婴演奏的肖邦的作品61号 降A大调 ——幻想波兰舞曲

【录音】顾圣婴演奏的肖邦作品61号 降A大调 ——幻想波兰舞曲

香梅:听了顾圣婴演奏的肖邦乐曲后,感觉顾圣婴是当之无愧的“钢琴诗人”。

紫菱:钢琴家曾经说过:“顾圣婴的演奏风格有着强烈的个性,既有激烈的浪漫诗情,又有端庄含蓄的魅力。她那秀丽澄明的音色,带给人以一种清纯的美的享受,她那轻巧快速的触健技巧,明快利落,宛如珠走玉盘。” 顾圣婴有着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被称为“钢琴诗人”顾圣婴是名副其实的。

香梅:哎,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说很多艺术家都有点孤僻哟,那顾圣婴呢,她在这方面怎么样呢?

紫菱:顾圣婴在这方面是没得说啦,就连在她生活圈里的人,无论老师同学,同事朋友,提起她的为人都是众口一词的称赞:优雅的家教,谦逊的人品,聪颖的天资,出众的才华,朴实的衣着,拼命三郎忘我的工作精神……她身上有太多的美好光明纯洁,但这一切在黑暗的年代里却成了被侮辱被迫害被抛弃被碾碎的正当理由。

香梅:哎……,只可惜顾圣婴英年早逝呀,对于她的死,我知道的很少。只听说是在文革期间不堪忍受造反派的侮辱和折磨与家人一起自杀了,但具体是怎么回事我就不知道了。

文革期间的非正常死亡
【音乐】顾圣婴演奏的李斯特作品

紫菱:是这样的,那是文革初期,当时上海音乐届是遭受迫害的重灾区。上海交响乐团的文革受难者,除了顾圣婴,还有指挥陆洪恩被判处死刑枪毙。乐团的中提琴家周杏蓉受到迫害后在1968年秋天自杀身亡。上海音乐学院在文革中有十七个“非正常死亡”:以死抗争的有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杨嘉仁和妻子程卓如(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夫妻二人被批斗后,先是吞服了安眠药然后开煤气自杀,钢琴系主任李翠贞1966年开煤气自杀,音乐理论家沈知白1968年自杀,管弦系主任陈又新1968年跳楼自杀……

香梅:哇,好恐怖哦,仅仅一个上海交响乐团就“非正常死亡”这么多人,而且个个都是才子佳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啊,听着都觉得毛骨悚然,只有魔鬼才干的出来这种事情。

紫菱:香梅,知道吗?他们不能忍受的是那种变态、扭曲的非人性的屈辱。当这些教授们被“斗争”时,不但遭到红卫兵的殴打,而且被强迫和其他被“斗争”的教员互相殴打。红卫兵命令“牛鬼蛇神”们站成两排,打对面的人的耳光。如果不打或者敷衍了事,就会被红卫兵加重处罚。如此的白色恐怖,在上海的“一月风暴”中也是令人发指的。中央音乐学院的造反派来上海串联后竟然感叹地说,我们学院怎么一个自杀的都没有呢。

香梅:是啊,那时的人一提到“造反派”,就会想到以“革命”的名义进行打砸抢的人, “造反派”都成了罪恶的代名词了。

紫菱: 是啊。后来,“阶级斗争”的火焰终于无情地向顾圣婴袭来。造反派们在一次批斗会中将她拽上了台,粗暴地要她第二天交代自己的罪行,明确告诉她:明天的批斗会主角就是她,就是她这个“白专典型、里通外国的叛徒、修正主义的苗子、历史反革命的子女……”那一顶顶骇人听闻的大帽子向她飞来。

香梅:作为一个音乐家,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是天经地义的,而且顾圣婴还捧回了那么多的国际大奖,就为这被扣上那么多的政治帽子,进行迫害,太荒唐了!真替顾圣婴感到冤屈啊。那这回顾圣婴能扛下来吗?

紫菱:太难了,1967年1月31日,在上海交响乐团的排练厅中,造反派把顾圣婴揪到排练大厅舞台上,当着乐团全体工作人员的面,一个精壮的汉子扑了上来狠狠的抽了她一记耳光,揪住她的头发,按在像前长跪“请罪”…… 接下来的那场面是人所共皆知的:批斗会口号,口水,污蔑,攻击,以及人身侮辱……。
顾圣婴被批斗后,往日常来他家关心、问候的领导、同事和亲友都受到牵连,有的被捕,有的自杀。幸免者,路过他们家门口的,再也不敢与他们笑脸相视。这让顾圣婴母子三人如惊弓之鸟。

香梅:对呀,在那个年呀代人们已经被暴力恐怖吓坏了,怕惹祸上身,都人人自危啦。

紫菱:是啊,那时如果有人稍微发出哪怕一丝关爱或一点温暖,顾圣婴一家也许就不会自杀。顾圣婴的一个钢琴老师多年以后曾经后悔莫及的提及了顾圣婴自杀前一天下午的一个情景:那天下午,钢琴老师远远地和她走了个对面,看到顾圣婴心事重重,步履沉重,缓缓走来,本想上前打个招呼,但是想到自己同样被动的处境,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没有上前搭话。第二天上午传来顾圣婴自杀的噩耗时,这位老师痛惜无比,后悔莫及。
顾圣婴弟弟顾握奇的一个同学后来回忆道:“动乱初的一个初冬的黄昏,我去亲戚家借债购粮,路过淮海路国泰影院,蓦地与顾迎面碰上。见她头发零乱,脸色惨白。双方不敢多言,寒暄几句即分手。谁知这是我和她生前最后一晤。”

香梅:是啊,人的生命是珍贵的,但也是脆弱的,特别是在文革中,你看那人昨天还在被批判呢,今天就不在了。在那个时候啊,你要是同情谁就会受到牵连,从来不讲关爱,只讲阶级斗争。

紫菱:对呀,在批斗中,被顾圣婴视为生命的“肖邦的石膏手模”被摔得粉碎。批斗完后天已大黑,万念俱灰的顾圣婴孤身一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路边贴满了大字报, 一个个“火烧”、“炮打”的字迹触目惊心地映入她眼帘,风吹着大字报破损的边沿,发出轻微而又连绵不绝的击打声音…… 回到家,晚饭凉了,母亲拿去加热。饭后,她瘫倒在沙发上,向妈妈和弟弟哭诉了当天的遭遇。母子三人抱成一团,泣不成声。当天晚上,全家开煤气自杀了!
1967年2月1日凌晨3点,一辆救护车朝着愚园路749弄中心医院呼啸而来。从担架上抬下来两女一男,已经没有了气息。这三个人就是:妈妈秦慎仪、弟弟顾握奇和顾圣婴本人。 医生匆匆写好死亡鉴定,马上就被推进太平间。尸体火化后骨灰被扔了,没有亲属保留骨灰,住房却被分配给别人居住。

香梅:真是悲剧呀,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就这样被烟消云散了!那时候自杀的人死了以后还要被扣上“畏罪自杀”的罪名,人死了都不得安宁。

紫菱:是啊,巴金曾经回忆说:“当时大家都像发了疯一样,看见一个熟人从高楼跳下,毫无同情,反而开会批判,高呼口号,用恶毒的言词攻击死者。”

香梅:可怜的人啊,除了选择自杀,真的是无路可走啦。当时许多自杀的人只能在遗书中倾述,真是悲哀呀!哎,那顾圣婴他们呢,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一家三口自杀的呢?他们有没有遗书什么的?

紫菱:没有啊,一家三口临死之前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只能成为永远的谜。因为死亡将所有的秘密都带走了。

香梅:是啊,30岁不到、事业如日中天的顾圣婴,和刚刚踏入大学、风华正茂的顾握奇,姐弟俩是不是对这个社会彻底绝望了,选择死亡这个极端的方法来躲避呢?在那个失去理智的岁月里,整个社会令他们迷惑不解、心生恐惧,自杀就成了他们表达愤怒和与邪恶势力抗争的唯一方式。

紫菱:人说:“命运残酷弄人”!十年后顾圣婴的父亲顾高地先生于1975年被释放出狱,并恢复名誉,担任了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但是,最令顾高地心寒的是家人已不在人世可是却尸骨无存,一夜须发全白了。凄风苦雨伴随着这位老人走完了一生,1990年在上海去世。

香梅:对于顾高地先生来说,失去了妻子和儿女,一切对他已经毫无意义。其实顾圣婴一家的遭遇只是文革中的冰山一角。

紫菱:从顾圣婴一家以及文革期间惨遭迫害致死的人们的遭遇中,反映了整个中国的劫难。而且这灾难并没有因为文革结束而终止,而是持续到了今天……
顾圣婴— 一个“天生的肖邦作品演奏家——钢琴诗人”。她能平静地面对荣耀,却无法麻木地忍受屈辱,年轻的生命在那场空前的政治浩劫中戛然而止。然而,顾圣婴倾尽所有生命的热情弹奏出来的钢琴音符却留给了人们无尽深思和享受!

香梅:亲爱的听众朋友,《人物百家》中国著名钢琴诗人—顾圣婴的人生经历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

紫菱:亲爱的听众朋友,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