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单靠对缅甸施压解决不了「罗兴亚人」问题/林锡星

2017年09月18日 9:03 PDF版 分享转发

文章取自网络,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作者:

8月25日,(ARSA)袭击了缅甸30余座边防警局后,招致缅甸安全部队大规模的反击与清剿,当地暴力冲突不断,导致大量罗兴亚难民逃亡。根据的数字统计,有近40 万穆斯林(逊尼派)罗兴亚人逃离了这个缅甸罗兴亚人居住的邦,越境涌入国。

目前,罗兴亚救世军已经通过推特宣布,从10日起单方面停火一个月,并呼吁缅甸政府军也放下武器,让救援组织得以运送人道物资。不过这个单方面停火声明尚未获得缅甸政府回应。缅甸早已宣布不会与恐怖分子谈判。

2016年4月28日,数百名缅甸群众和僧侣在仰光的美国大使馆前集会游行,抗议美国在此前的一份官方声明中使用了“罗兴亚人”(Rohingya)这个称谓。示威人群手持的标语上写着:「停止使用’罗兴亚人’这个词」,「如果美国大使馆继续使用这个词,就请滚出缅甸」。

若开邦位於缅甸西部,曾经是一个强大富有的独立王国,古称「阿拉干王国」,1785年并入缅甸。曾被割让给,直到1948年缅甸独立时,才又回归缅甸,成为若开邦。

阿拉干王国自古以佛教立国,在文化上与缅甸更为接近,与西边的孟加拉地区也长期和睦相处。那个时候,定居在阿拉干的穆斯林人数极少,主要是从事贸易的商人。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但英国人占领该地后,实施了沿海农业开发政策,并将一批孟加拉人带到了阿拉干,以99年为租期,把阿拉干的土地租给这些孟加拉人耕种。然而,这些租赁了土地的孟加拉人不仅没有雇佣当地的若开人,反而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家园,代之以大量雇用孟加拉的农民。99年租期到期时,阿拉干的孟加拉人已经从1826年的3万人增长到1925年的22万人,数量几乎与当地的若开人相等。据1978年统计,在若开邦170万人口中穆斯林占60万,如今已增至100多万,主要聚居在纳弗河(Naaf R.)东岸的边境城镇——茂都(Maungdaw)和布帝洞(Buthidaung)。

二战结束后,英国人回到缅甸,并要求孟加拉人将抢占的土地归还给若开人。但这些孟加拉人没有把土地归还原主,而是组建了「穆斯林解放组织(MLO,后改名为「穆斯林圣战党”,Mujahid)」,并联络印度穆斯林的领袖真纳(巴基斯坦国父),试图「携」地加入不久后就要从英属印度分离出去的巴基斯坦。

这一愿望最终告破。他们被迫与缅族、掸族、克钦等缅甸其他民族一起组成缅甸联邦。但对于孟加拉的身份认同并没有消失。

随着印巴分裂和孟加拉脱离巴基斯坦独立建国等事件的发生,孟加拉地区的经济长期处于欲振乏力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孟加拉难民逃进若开邦,进而蔓延到缅甸内陆。

据法国远东学院学者雷德在其论文中披露,1975年(孟加拉从巴基斯坦分离后不久),时任英国驻缅甸大使馆官员奥布莱恩在使馆的内部档案中记录道:「时任孟加拉驻缅甸大使凯瑟承认,逾50万的孟加拉人越境者进入了若开邦,而缅甸政府有权拒绝他们。」

缅甸最后一次大规模驱逐罗兴亚人事件发生在1978年。当年3月17日,缅甸发动了一场代号为Naga Min的调查移民紧急行动。一个月内有20万难民逃往孟加拉国。这起事件的根源在于穆斯林反政府分子在罗兴亚居民和在穆斯林占统治地位的地区煽动「解放运动」。罗兴亚穆斯林独立运动(Mujahid)领导人穆罕默德·扎菲尔在同《达卡周刊》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说,他们的唯一目标是争取解放。在若开地区,穆斯林要求独立的解放运动起源于1950年。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在边界城镇茂都和布帝洞。

缅甸政府在若开邦检查身份的主要目的虽然是为了统计该地区非法移民的数量,但这样做显然有助于发现和清除叛乱分子和分离主义者。因为,穆斯林叛乱分子在他们的同情者中找到了安全的避风港,他们在共同的边界上来去自如,逃避检查。缅甸政府对非法移民的不断增加尤为担心,前内政部长盛伦(Sein Lwin)准将(后来当总统)在1981年说:「如果我们的移民官员为了一点小便宜就继续让非法移民进来并发给他们公民证,缅甸就不可能作为一个国家独立存在,而它的原住民便会被吞没,成为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针对缅甸若开邦的严峻形势,中国一如既往地站在缅甸的身后。9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我们认为国际社会应该支持缅方为维护国家发展稳定所做的努力,应该为妥善解决若开邦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9月13日,驻缅大使洪亮更是态度鲜明的说:「我们强烈支持缅甸安全部队打击极端恐怖分子以及政府向民众提供支援」。有鉴于此,缅甸知名自由派媒体《伊洛瓦底新闻》发表社论说:「中国一直坚定地支持她的这个南方邻国,不论这个国家是由军人统治,还是由民选政府管理。」

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并非铁板一块。麦凯恩于9月12日发表声明,准备撤除《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当中有关扩大美缅军事合作的条款。

不过,昂山素季的「超级粉丝」、长期关注缅甸问题的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现任交通部长赵小兰的丈夫)则公开表明了他对始终不渝的支持,他认为昂山素季是“推动缅甸从军事独裁走向既定目标的最大希望。”近30 年来麦康奈尔一直致力于推动缅甸的政治转型,他也直言不讳说:「相比缅甸,我从未在别的问题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也没有在别的问题上保持如此的坚定。」 现在美国普遍的观点认为,制裁政策的效果是负面的,严重制约了缅甸的正常发展。

白宫与国务院的态度不太一样:白宫针对此次若开邦冲突发表的声明态度较为强硬,一方面引述了对缅甸安全部队「法外杀戮、焚烧村庄、屠杀、强奸」的指控;另一方面敦促缅甸政府尽快允许媒体进入冲突地区采访报道。

相比之下,美国国务院职业外交官的表态更加温和。9月8日,负责东南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帕特里克·墨菲在国务院记者会上说:「正是昂山素季亲自成立了若开邦顾问委员会并全力支持他们提出的建议,这是让人振奋的事情。我们希望与缅甸合作实施这些建议。」墨菲还强调说,美国并不是以操控手段来与缅甸接触,美缅关系是通过伙伴关系来推动的。同样重要的是,熟悉缅甸事务的前高级外交官米德伟以及普莉希拉·克拉普等人在一轨半对话领域以及国际主流媒体上成为昂山素季的后盾。

昂山素季本人则声称:「不愿成为全民公敌。」

无论如何,罗兴亚难民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缅甸内部的问题,而是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种族、人权问题。摆在昂山素季等缅甸政府面前的是,如果不妥善处理,若开内部可能会陷入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但缅甸靠自身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1982年,奈温政府颁布新的「缅甸公」,把公民分成3个等级,即持粉红卡的「真正公民」、持蓝卡的「客籍公民」和持绿卡的「准公民」,试图一揽子解决罗兴亚人的问题,但效果欠佳,即使有些人领到也是白色的临时身份证,有别于普通缅甸公民携带的粉红色身份证,并被严厉隔离,限制生育。

有外界评论说1982年的缅甸公民法不符合国际准则,2013年11月27日,缅甸联邦议员民族民主党吴登纽U.Thein Nyunt 在针对联合国缅甸人权代表要求缅甸修改1982年「缅甸公民法」给予罗兴亚人缅甸公民身份时宣称:「要坚决捍卫1982年公民法,不能修改该条款。」

最近缅甸当局仍坚持一贯立场:在缅甸的135种原住民当中没有罗兴亚族,希望其它国家能吸收他们。

在2012年6月若开发生恐怖事件后前总统登讲过:「缅甸没有罗兴亚人,第三国若想要愿意送与,若无人想要,就开设难民营靠联合国援助养起来,我们不能用国家财政养他们。」 这话获得缅甸僧侣和民众的赞赏。

所谓「罗兴亚难民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贫穷问题,在该地区没有一个像德国那样有份量的国家,远在千里外的声援者很有钱,印尼和马来西亚再怎么说也比孟加拉和缅甸强,要把全部包袱丢给缅甸也不太公道,是否通过认真的甄别,让一部分人按照1982年,奈温政府颁布的「缅甸公民法」,进行归化;按照从那里来回那里去原则,孟加拉国接受一部分遣返回国,其他一些国家接受一部分。

缅甸有大量的华人和印度人,缅甸也没有把他们当着原住民。

林锡星 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来源:博讯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