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余智:中国应慎重思考对外开放总体格局

2018年08月09日 13:28 PDF版 分享转发

文章转自网络,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7月份,在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之后,与日本、欧盟与分别达成意向性协议,将致力于推进零关税、少补贴(最终零补贴)的更加自由的贸易。

由于是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发达经济体,这一协议的达成对市场产生了强大冲击力,并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外部压力。与此同时,领导人出访中东、非洲五国,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包括对它们的援助,并呼吁发展中国家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实质上是呼吁合作,共同应对美国压力。

笔者认为:美欧日的贸易妥协有其必然性,下一步会联合对中国施加压力,演变为“美欧日联合制华”;中国应慎重思考,自己是应该坚持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不同的经济与贸易模式,甚至拉拢发展中国家,与美欧日对抗,还是调整自己的发展模式,向美欧日靠拢,与其融合?换句话说,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格局的重心,是融入美欧日还是联合亚非拉?

一、“美欧日联合制华”的必然性。自从去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以来,部分中国媒体与专家曾经表示,要加强与日本、欧盟的合作,以抗衡美国的贸易战压力。事实上,中国政府也的确做了这方面的努力,包括总理李克强访问日本、加强合作,与欧盟就世贸组织改革进行磋商,等等。

然而,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尽管可以与日本、欧盟加强联系与合作,但在希望与对方采取一致行动、反对美国贸易政策这一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相反地,这些国家都希望与美国单独谈判它们之间的问题,而不愿意与中国联合;最后的结果,反而是这三方基本解决了它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形成了统一战线。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这一结果完全符合笔者以前的预期与评论,以及事情的内在逻辑。其原因在于,日本、欧盟与美国尽管存在矛盾,但它们的经济体制与贸易政策从整体上看是一致的,都遵循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都遵循大体自由的贸易规则,都重视的保护,其争端只在于少数行业的贸易政策(壁垒或补贴);相反地,美欧日与中国则存在很大分歧,都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并非真正的体制(三方迄今为止均未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是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特别是通过强化国有企业、管控私营企业、加强产业政策(过度政府补贴)等手段,直接干预经济发展、扭曲资源配置,而且规则不透明,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非常不力,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对美欧日形成了不公平竞争甚至“经济侵略”。这些指责,集中体现在5月底美欧日三方发布的共同声明中。

因此,美欧日的内部矛盾,要远远小于它们与中国的矛盾。最后的发展结果是“美欧日妥协”,而非中国“联欧抗美”或“联日抗美”,这是必然的。

可以预料的是,国际贸易争端的下一步,是从“美欧日妥协”发展为“美欧日联合制华”,即美欧日联合起来,强化5月底三方共同声明的立场,共同向中方施压,要求中方改革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对外贸易模式。

它们既会在各自与中方的双边谈判中坚持这一要求,也会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共同推动设立针对国有企业、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规则,来制约中国。

二、中国应该与美欧日集体对抗吗?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国要不顾美欧日的指责,坚持与其不同的发展模式即“特色”市场经济吗?最近中美大使在世界贸易组织内的辩论,集中反映了双方对“市场经济”理解的尖锐对立。

美方的观点,集中反映了美欧日三方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的批评。

实际上,中国内部很多市场派经济学家,以及众多实业界人士,对近年来中国的诸多政策措施也有很多批评,认为它们是反市场化的,其基调与美欧日对中国的批评本质上是一致的。如果中国对这些外部、内部的批评置之不理,或者一味指责其“歪曲事实”,甚至蛮横强调自己的“市场经济”就是这个样子、其他国家谁也没权利定义市场经济”必须如何(中国驻世贸组织大使辩论时的基调),那不仅是拒绝内部不同意见,也是与发达国家群体进行集体对抗。这是中国想要的结果吗?

中国如果想回到“自力更生”的封济,那么自己随意定义“市场经济”,外界自然无需过问。但如果要发展开放经济,与发达国家一起合作共赢,就应该尊重它们中的多数对“市场经济”的定义。

否则,发达国家必然会抱团对付中国:要么美欧日形成联合自由贸易区,将世贸组织架空,从而在实质上对中国形成歧视;要么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处处对中国进行掣肘与打压;要么两者同时进行。无论哪种情况,其结果都是中国与美欧日集体对抗。

中国1980年代后对外开放的核心与重心,是对以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开放,引进它们的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体制模式。与之相适应的对内改革即市场化改革,本质上就是借鉴发达国家的体制模式。这一开放与改革,是中国40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动因。如果中国与美欧日关系的整体基调从合作走向对抗,那就会改变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态势,进而影响国内的改革,从而动摇的总体战略。这是中国不能承受之重。

三、中国应该转向“联合亚非拉”吗?部分人士可能会说,除了美欧日,中国照样有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朋友,照样可以对世界开放,甚至可以与其合作对抗美欧日。中国近年来大力推行“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组织等国际合作计划或组织,其针对的主体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没有排斥发达国家参与)。

除了有加大对外经贸合作的考量,显然也有扩大国际影响力、拉拢相关国家抗衡美欧日的战略考量。

这就涉及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对外开放的本质、核心或主体,是面向美欧日发达国家,还是面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前,并非完全没有“开放”。中国当时有很多发展中国家朋友,也是对它们开放的。但这些国家既缺乏广大市场,可与中国形成很强的贸易互补优势,也没有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体制模式可供中国借鉴,相反却要依赖于中国的大量援助。

如果中国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关系走入僵局,转而将开放重心转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岂非回到了改革开放以前?

至于部分人士期望联合亚非拉国家来抗衡美欧日,这就更不现实了。首先,这些国家的实力都较弱,即使所有国家联合,也无力抗衡美欧日。其次,这些国家绝大部分都赞同美欧日的价值观与政治经济模式,即使不赞同,也希望更多地对美欧日开放或从其获得援助,而不太会与中国结盟、抗击美欧日。而且,与亚非拉国家结盟、对抗美欧日,这与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模式有何根本不同?

总之,中国应该慎重思考的,是更应该加强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合作,并通过自身改革、融入发达国家体系,还是应该加强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联合,甚至组成另一个体系、与发达国家对抗?尽管中国可以宣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美欧日与亚非拉的开放可以同时进行,但对外开放、对外联合的主体对象应该是什么,需要进行慎重思考并加以明确。

这一问题,在邓小平时代本来已经解决,但目前需要中国决策层重新加以明确。

作者是中国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