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国教育部公告培养“阳刚之气”挨批助长性别歧视

2021年02月01日 19:52 PDF版 分享转发

来源:RFA

中国教育部公告培养“阳刚之气”挨批助长性别歧视提出将更注重培养学生“”,引发争议。

中国教育部近日提出将更注重培养学生“阳刚之气”,引发微博十几亿阅读讨论,引发高度正义,质疑将增强性别刻板印象、,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性别研究的学者也担忧国家由上而下主导的结果恐会助长性别霸凌。

部官网28日公布答覆全国政协委员“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的说明,表示将要求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能力,“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继续透过多种管道新增体育教师等。

这项公告在社群平台新浪微博炸开了锅,涌入十几亿阅读量,中国网民一片骂声,批评“压制人性”、“原来『女性化』是贬抑词?”。凤凰网发出“对『阳刚气质』的焦虑是变相歧视”的贴文质疑:“教育部怎么不担心加强了体育锻炼,会把女生变得『太阳刚』?”支持者则指反方煽动性别对立。官媒央视微博称“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被解读是为政策灭火。

知名辩士席瑞在节目上畅谈自己15年来被骂“娘炮”、受“阳刚之气”包袱所累的心路历程,在微博被疯狂转贴。

中国青年席瑞:在台湾接受性别课程走出15年自我谴责阴霾

“在各位的成长经历里有没有遭受过你不够男人或你不够女人的评价,而什么是男孩该有样子,为什么我不是?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很重的包袱压在我的身上,直到我大三那年去台湾中山大学交流,接触到性别研究的课程我才明白,我们关于性别的想像,都日渐成为我们限制自己的枷锁。”

席瑞提到,小时候父母为了把他变阳刚运用非常多的手段,“比如说不让我跟女孩子在一起玩,再比如说时刻监管我的小动作,免得我说话的时候手舞足蹈,甚至他们带我去医院看过医生,而且在我高考完后的那一年我爸爸把我交给他们公司只比我大几岁的同事,让我跟着他去酒吧学怎么喝酒、划拳、泡妞。”

席瑞另在《奇葩说》节目提到,他从小喜欢跟女生玩跳橡皮筋游戏,遭受非常多嘲笑,求助师长,反被指责为何不检讨改变自己?他感到非常绝望。转学后依旧被嘲笑为什么声音像女生?

席瑞认为“整个社会都浸润在一种阳刚迷思”,“不是改不了,或没完没了的改,不能原谅的不是嘲笑我的同学,而是轻描淡写叫我改、改、改的老师。我后来明白这说法叫『谴责受害者』,这么多年我却『自我谴责』。”

“如何定义阳刚之气”、“需要给孩子培养阳刚之气吗?”等这类帖子在微博引发热议,有专家就提到,希望下一代能够不再被“教育”男性或女性应该变成怎样,而是被教导: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儿童性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文利撰文对教育部提出三项建议,包括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对性别平等议题的关切、对此议题进行学术讨论,以及建议教育部办公厅设置性别平等顾问委员会。

刘文利接受知名网红“他塔拉”访问指出:“我们按这种(教育部)训练规范来说,那男孩你就要强壮啊,你看你怎么连女生都跑不过?如果这样的话,从老师嘴里说出来,那其实是对孩子自信心一个很大的打击,另外也容易造成其他孩子对这些孩子的不满或歧视。”

不过也有网民支持教育部说:“感觉教育部的这个男性阳刚气的初衷没问题啊!”、“煽动性别对立,鼓吹不婚不育,这回更碰瓷到教育部头上,在这样一个一百周年+生育率大跌”。

中方打压性别意识、同志运动 台湾学者:担心重演六四

台湾世新大学性别研究所副教授伍维婷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认为,中国教育部官员不应把“性别气质”跟“生理性别”画上等号。当全球趋向任何一个小孩都值得被尊重、鼓励时,中国教育部却要由上而下强化青年所谓“阳刚气质”,可能助长性歧视导致的校园霸凌。

伍维婷说:“这种霸凌才是中国教育部要去面对,而不是带头鼓吹刻板印象,鼓吹非常伤害小孩的言论。”

伍维婷分析,中国这几年同志团体诉求声浪愈来愈被看到,以及BL剧(同性恋【小编推荐:我所知道的地球历史与奥秘篇(十):同性恋与吸毒】题材)引起年轻人喜欢,促使性别议题台面化。即便在政权对网路强力打压下,仍可见非常多中国网民为台湾同性婚姻立法感到高兴,中国同志团体也开始动员各地支持者寄信给全国人大,诉求推动中国性别平权法案。

伍维婷提到,中国性别团体争取的是自己的人生事、是基本人权,并不是要跟国家对抗。伍维婷:“中国最担心的其实是大学生的集结,可能因为之前六四惨验让他们非常害怕年轻人组织 起来跟政府要求权益,像是me too反性骚扰、 婚姻平权、性别运动,在大学高校获得非常多支持,也就是会去刻意打压性别运动的主要原因。”

伍维婷提到,她所认识的中国性别平权教授对此一片骂声,希望多给学生鼓励,不要因教育部性平意识倒退受到伤害。

有二十三年历史的台湾同志谘询热线协会,社工组主任郑智伟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也指出,中国的性别教育经常是由上而下、上面的想法决定基层老师推动性别教育的品质,这次教育部的回覆令中国同志运动的朋友又伤心又不意外。

建言政府带头具示范和保护作用

郑智伟提到,两岸有文化亲近性,比欧美参考度高,过去中国没有断绝赴台旅游时,很多中国同志朋友会到台湾参加同志大游行,他们高度期待台湾在性别人权上站在亚洲最前线。

台湾的性别平等靠多年不断的集会游行和立法游说,但是中国同志朋友告诉郑智伟,中国目前状况不允许上街,连集结都可能被公安约去喝茶。他认为,回归政治体制,“性别本来就是很多元,在无法谈多元的国家去谈多元,这是结构上的矛盾”。

郑智伟提到,中国不少网站上出现“矫正”同性恋的广告,“市场很大,中国有非常多的同志跟父母出柜,父母觉得同性恋是病,就会带孩子去给这些没有专业的所谓精神科、心理医师矫治。”

郑智伟表示,台湾卫生福利部公开宣示同性恋不能用矫正治疗,因此,政府和国家力量带头宣示性别平权具有示范和保护作用。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夏小华 台北报道 责编 许书婷  胡力汉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