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历史故事:宁邑二疏

2024年02月22日 17:47 PDF版 分享转发

文:李纯元

山东宁阳县有两个古老的地名:“东疏”、“西疏”(现西疏并入了东疏镇)。这两个地名是怎么来的?是为了纪念西汉名臣疏广、疏受叔侄而设的,其背后有一段真实感人的

一、仗义执言

据《汉书·疏广传》记载:疏广祖籍东海兰陵,其曾祖迁于宁阳。疏受是疏广哥哥的儿子。叔侄俩因为博学贤良被任命为太子的老师,疏广任太傅、疏受任少傅。

太子的外祖父平恩侯许伯以太子年少为由,向宣帝说让他的弟弟中郎将许舜来看护太子家。宣帝问疏广,疏广说:“太子是国家的储君,他的老师和朋友一定要在天下英才中选取,不宜独亲外公许氏一家。况且太子已有太傅和少傅来辅佐,官员已经齐备,现在又让许舜看护太子家,这么做显得有点浅陋。如果传扬出去,对太子的名声恐怕有所损害。”

皇帝认为他说的很对,把这些话告诉了丞相魏相。魏相摘下帽子愧疚的说:“这不是我等所能想到的。”疏广于是被宣帝更加器重,多次受到赏赐。太子每回上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叔侄并为太子老师,朝廷以此为荣。

二、功成身退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叔侄俩在职五年,皇太子十二岁,就通晓《论语》《孝经》。疏广对疏受说:“我听说有这样的说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为‘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懂得止步就没有危险’,‘功成名就主动引退,符合天道’)。如今我们的官俸已达二千石,功成名就,若还不离职,恐怕要后悔的。不如我们叔侄二人一起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不是很好吗?”疏受磕头说:“听从大人指教。” 叔侄俩称年老体弱,一起向宣帝上书请求退职。宣帝认为他们的确年老了,就都准许了,加赐二十斤,皇太子又赠送黄金五十斤。

公卿大夫故友乡人在都城东城门外设帐为他们饯行,送行的车辆数百辆,疏广叔侄告辞而去。道路两旁观看的人都赞叹:“二位大人真乃贤士啊!”有的人为之叹息落泪。

三.疏广散金

疏广回到家乡后,每天让家人摆上酒食,邀请族人老友一起娱乐。多次询问家中还剩多少金子,催促卖掉来供设酒食。

过了一年多,疏广的子孙私下对疏广所喜爱信任的一位老者说:“我们希望赶在大人在世时置办些家产立下基业,如今每天吃吃喝喝,资财将要耗尽。请您劝说我家大人买些田宅。”老者在闲暇时向疏广谈起此事。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了,不顾念子孙吗?我家已有的田地房屋,只要子孙勤劳,足以衣食无忧,过与普通人相同的生活。如果再置买多余的田产,只能使子孙懒惰啊。贤德之人若有过多的财富,就会削弱他的意志;愚蠢之人若有过多的财富,就会增加他的过失(原文“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况且富人常是众人怨恨的对象;我既然没什么用来教化子孙,也不希望增加子孙的过失而招人怨恨。再说,这些金子是皇上恩赐给我养老的,所以我希望与乡亲宗族共享这些恩赐,来度过我的晚年,不也很好吗?”大家听完心悦诚服。疏广叔侄都以长寿告终。

疏广和疏受史称“宁邑二疏”,他俩辞世后,为了纪念这两位先贤,人们将其故里分别命名为“东疏”和“西疏” 。在宁阳,纪念“二疏”的“散金台”“二疏城” “二疏祠”“二疏像”等至今仍存。

汉之后,赞誉二疏的诗文不胜枚举。如,陶潜《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游睚汉庭中,二疏复此举。”李白“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 “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 ;杜甫 “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 ;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国学名篇《》亦有言“两疏见机,解组谁逼”……

读史使人明智。贪恋权势,贪恋钱财,往往会给人带来祸患,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疏广叔侄对权力和财富却能“知足”“知止”,其旷达、睿智令人景仰。又如,退休养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再如,教育方面,不给子女留太多钱财,让其自食其力,“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这样深刻的观点至今仍振聋发聩。

来源:正见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