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他是林青霞唯一偶像 从没落贵族到“斜杠魔王”

2017年07月15日 3:58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十点君

生命中最难熬的日子你是怎么度过的?有的人是靠书籍有的人是靠药物而她靠的是声音:他是我唯一的偶像“他的声音是我的半颗

2001年,霞71岁的母亲因为跳楼自杀。此前1991年三毛去世,1995年邓丽君去世。随着亲人和朋友纷纷离开,林青霞陷入人生最黑暗的时期。

就在那时,林青霞的病重,她夜夜,完全无法正常入睡。香港八卦杂志拍到她进出心理诊所,醒目的标题充斥着“林青霞情绪失控,到精神科求医…”

好友为了安慰她,就送了她一套有声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她打开了音响。

随着音响里温儒、醇厚的男中音缓缓飘出,林青霞渐渐的被迷住了。这声音清朗中带着特有的磁性。潇潇簌簌,如松涛;不疾不徐,似泉音。

林青霞觉得自己紧绷的神经慢慢舒缓了下来,“我意识到自己褪下了层层无形的武装外衣,眼泪遏制不住地往下淌,我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流泪了……”

林青霞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就这样被释放了出来。从此这个声音就成为了她入睡的必备物品。

此后,不论多忙,每周五都要专程从香港飞去高雄听他的讲座,林青霞说:“他的声音是我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

他,就是。当代华人世界的文化教父,被林青霞称为“唯一偶像”。

从没落贵族到“斜杠魔王”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他的传奇超乎你的想象

蒋勋生于历史古都西安,父亲是黄埔军官,母亲满清贵族独生女。

从小,他就在价值连城的古宅里听母亲讲各种家族故事和古老传说,蒋勋曾说“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遇见比我母亲更会讲故事的人。”这些生动鲜活的故事,也是蒋勋记忆里最早的文学感动。

幼时,他在父亲严格的家教下,背《论语》写九宫格大字,小小的他也能用“三星白兰地”对父亲出的“五月黄梅天”。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熏陶。

年轻的蒋勋(左一)和丁玲(中)合影

1949年,蒋勋随父母举家逃难到。这已不是他们第一次逃亡,所有身外之物全成为活命的负担,在慌乱的迁徙中被丢弃干净,曾经的贵族后裔沦落到身无分文。

虽然家境败落,但是蒋勋父亲里骨子里的执拗,让他始终把“读书”作为孩子的头等大事儿。

刚搬来台湾的时候,蒋勋父亲送了蒋勋一份礼物,“一个用了8年的砚台和一支用了4年的毛笔”。从此,蒋勋在父亲的严格监督下开始练字,天日课包括大字三篇,小字一篇;常未免于一顿痛打。

稍大一点后,为了方便蒋勋借读书籍,父亲直接把家搬在了台北重庆南路上的东方出版社旁边。在这里,蒋勋读了6年的世界名著和期刊小说,也是在这里,他对艺术、文化、等产生了近乎痴迷的喜好。

为了对国内的史学和文学有着更加深入的研究,他边打工边读书去欧洲留学。很多人会说“为什么蒋勋的声音这么好听”,其实就是蒋勋在欧洲学习戏剧史时专门锻炼的。

天资聪颖如他,人生简直跟开挂一样:出诗集、写小说、开画展、做主持、当教授、环球旅行,遍访名家大师…是当之无愧的“斜杠魔王”。

贯通艺术、美学、文学、绘画等领域,他涉猎广泛,并且都有着极高的文化造诣:

写作,他著作等身。四十余年来,他发表作品数十部,每一部都堪称经典:他的《蒋勋说红楼梦》连续三年被央视《读书》栏目评选为大众喜爱的50种好书;《生活十讲》抚慰过监狱里无数个失落的灵魂……

绘画,他执教名校。早年专攻西洋美术,期间举办过无数次个人画展。更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是台湾知名的美学教育家。

辞掉高校教授,拒绝马英九邀请

他的人生就是这样洒脱

除了“全才”“斜杠大魔王”的身份外,更令人佩服的是他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

舍得放弃:做了7年美术系主任,一日经过学校草坪,阳光下一个年轻男孩穿着破牛仔裤躺在草地上读诗,蒋勋瞬间被这一幕震撼了,他回想自己有多久没有这样在草坪上读书了?于是,他决定辞掉系主任的身份,回归山林,继续读书写诗。

舍得拒绝:马英九力邀他出任台北文化局长,他认为龙应台更适合,就推荐好友龙应台成为台北文化局局长。

著名文学家奚淞曾这样形容过蒋勋:“藏在蒋勋内里的,是一个可以高歌、可以挥泪的少年形象。”

他喜欢穿着简单明亮的衣裤,肩上喜欢挂搭一个装有纸笔书本的背包,走路时常低头不语,兴致一起便会昂首高歌,声音之大令人不知所措,但就有如他的诗一般,给予人一种年轻的生命活力。

"我不想把文学、艺术弄得那么伟大"

文学之于蒋勋,就像是一种信仰。蒋勋曾说:“我不想把文学、艺术弄得那么伟大,但有时候有那么一个安慰的时刻,对林青霞的心情很重要。我觉得文学是一种救赎,在人生的关口有时一句诗或一张画就可以让她过关。”

的确,蒋勋谈文学,总会有一种特别的魅力。

有人这么评价他——

“他Hold住大题目:孤独、人生、儒家传统。但他在丢出那些压得死人的大话之前,会铺垫出许多细水长流的故事,他的经历,他的感受……所以那些“大话题”也变得真挚,有说服力。”

“他也喜欢谈名家:李白、杜甫、曹雪芹…但不是简单枯燥地注释,而是把这些名家请下神坛,化身成你自己、你的同学、你的父母、你身边的小人物。”

所以,爱听蒋勋讲文学的,不止是大学生和文化人,也不仅是大明星、企业家和贵妇,还有街边的白菜摊贩,路上的货车师傅。

林青霞说:“蒋勋是我唯一的偶像,半颗安眠药。”这句话其实也是听过蒋勋演讲的人共有的一种倾慕之情。

他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文学的感动,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文化教父。

可近几年来,他发现大陆的一些国学解读,总是试图用经典去教会我们一些处世之道、社会成功学。而他却希望,能够把文学还原到我们生活最可爱的部分,让大家从文学中找回人性的温度与生活的智慧。

来源:十点读书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