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溫柔人類GentleHuman|上海疫情人類觀察紀實:一旦上了公交車,我就嫌棄每一個想要上車的人

2022年06月21日 14:21 PDF版 分享轉發

06/20/2022

CDT 檔案卡 標題:人類觀察紀實:一旦上了,我就嫌棄每一個想要
作者:Cher Shi
來源:微信公眾號「溫柔人類GentleHuman」
發表日期:2022.6.20
主題歸類:
CDS收藏:公民館
版權說明:該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國數字時代僅對原作進行存檔,以對抗中國的網路審查。詳細版權說明。

"好人也可以有怯懦、壞人也會有勇敢。我們就是這樣複雜混沌的活在人世間。"

–cher自創名人名言

上一篇關於上海的文章《解「封」了,內心毫無波瀾》,在瘋轉一夜之後,第二天10萬+和404同時到來。這一篇希望不要再重蹈覆轍,但非要刪我也沒辦法。

這一篇,我想記錄一下我在上海封控兩個月中,于細微中見識到的一些人性觀察。

一旦上了公交車,我就嫌棄每一個想要上車的人

三月份,我還沒有被關起來的時候,我那遠在雲南的靈魂好友高醫生說了一句話:沒擠上公交前,我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再挪一下給我一個空間;一旦上了公交車,我就嫌棄每一個想要上車的人。

當時我對這句話理解的不是很透徹,直到四月份封起來開始大型社會實驗:一開始在群里叫著"非必要不團購""不要買非必要物資"的"志願者",後來自己成了團長,帶著大家團了很多"非必要物資",比如可樂。

一開始在群里三百次at物業居委,要求披露確診鄰居具體室號的人,在自己混管異常之後開始瘋狂轉發諸如:保護患者隱私、歧視就是愚昧之類的文章。

一直以來堅信病毒是美國製造並投毒的人,在因為封控失去工作后開始大罵防疫政策,開始用美國舉例,表示"保經濟才是第一要務,餓可是百分之一百會餓死人的"。

更精彩的是,小區群里的兩撥人,前期互相吵得劍拔弩張,a說b是五十萬,b說a是被洗腦的小粉紅。結果在五月底因為門上掛鐵鏈的事,開始團結一致罵街道居委了。這是堪比同盟國軸心國攜手抗擊外星人的劇情啊。

還有人在前期眾志成城 團結一心 簽署全小區"同意書",表示如果小區住戶有確診,全小區同意其在家隔離。結果在真的有確診后,又再次萬民上書,12345打到爆炸,要求速速把確診病例接走,不要禍害全小區。

雲南捐贈給五角場街道的物資,被街道倒賣。此事剛好發生在我前同事居住的小區,前同事剛好也是雲南人,我聽她說了之後也很生氣。於是兩個雲南人,她寫文案羅列要點,我傳播,親手送了五角場街道一個輿情,五角場街道連夜覺都不睡的重新發物資。在人人都收到物資后,部分居民belike:那條維權的微博刪了吧,影響多不好呀。

我的私信里有人,前一條:謝謝博主為我們發聲!!需要證據的話我給你提供!后一條:麻煩博主能不能刪了呀,我們都收到物資啦,街道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看著他們被罵我們心裏怪不是滋味的。

這個時候你才會發現,老祖宗那句"屁股決定腦袋"是多麼智慧的總結。很多人你以為ta所謂的"意見"源於獨立思考,到頭來卻發現他們的思考源於屁股的位置,也就是說,用屁股來思考。

屁股在公交車上,便鄙夷那些想要上車的人;屁股在公交車外,便認為每個人都可以給自己擠一個位置。

當然最厲害的還是那種"擁有第一等級智慧"的人—可以不被屁股所左右思考的人—–第一等級智慧/first rate intelligence. 菲茲吉拉德說:"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比如說連岳就是這種具有first-rate intelligence的人,非常堅定的告訴自己的粉絲"不要出國,孩子也不要送出國,美國日本的制度都有問題,要相信中國未來更好,中國的未來不可思議,離開中國中國就意味著離開機會和財富。"

在上海疫情中,連岳非常堅定的告訴粉絲"要加油要團結,要有大局觀,不要被境外勢力鼓動,如果境外勢力想要讓中國人民贏不了,就得讓他們不團結,窮盡一切手段讓他們互相猜疑、爭鬥、分裂,從堡壘內部貢獻堡壘。"

完了大家發現連岳同志IP在日本,在"制度有問題的日本"。

你們看,次一等的智慧不過是屁股決定腦袋,自己上車了就恨不得把其他人都擠下去;而第一等的智慧,就是連岳這種不被屁股左右的腦袋,人在日本,但是不忘拳拳愛國之心。相比之下,被封在大山子"你要自由幹什麼"的李子陽都顯得更有救了。

你的歲月靜好,都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羅永浩講過一個故事,他住的小區冬天供暖溫度達不到國家標準,他在業主群里找人同去維權,響應者寥寥。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老羅就帶著少數幾個熱心的業主天天去找物業和開發商討說法,折騰一個多月總算把對面搞煩了,同意給小區加鍋爐,後來大家就不冷了。

再後來,業主群里有人說:"最近屋裡好暖啊,其實大家不必整天抱怨的,要相信生活會慢慢變好的……"

這次我們小區群里有一對夫婦,我真的很欣賞他們。其中那位男士,是我記憶中第一個在群里質疑各項來自街道的"不明指示"的人,是第一個要求街道居委就各項來源不明的層層加碼執行 拿出正式文件來的人,是第一個在每次不合理規定執行時 堅持通過程序正義的方式闡述訴求的人。

在這個大哥的努力和號召下,我們小區三次撤銷不合理的層層加碼;甚至還提前了幾天能下樓放風。

很多人一定會以為,這個大哥他那麼努力的爭取下樓的權力,一定很愛往外跑吧?

其實這個大哥腿傷未愈,卧床無法起身,哪怕所有人都能出門了,他也下不了床。

彩蛋:有幾天群里在聊酒,大哥就拍了一張自己家酒的照片發在群里。我點開圖片,看見酒瓶背後的書架上,是理想國系列、古拉格群島、還有幾本索爾仁尼琴

我什麼都沒有說,滿意的關上了群聊。這個時候我再次確認,人類確實是可以通過一些微小的細節來探知彼此的。

社達是一種無法擺脫的思維定式

在這次封控中,我對"社會達爾文主義"這個品種的人類進行了深入觀察。

如何辨別一個社達?ta通常會有如下發言:社達總認為別人成為受害者是因為"受害者們不夠努力,沒有成為人上人";

前期有人在群里求助,說沒有吃的,社達發言:早他媽幹嘛去了,不知道準備嗎,巨嬰;

中期有人跟社區申請返鄉,社達發言:混不下去了被上海淘汰了,這波疫情好啊,淘汰了那些劣質的,留下來的都是精英;

後期看到老小區不分陰陽被全體轉移,社達發言:誰讓他們住老破小;

後來我驚訝的在志願者中見到了這些精英發言的社達,一開始我還在反思:他們還能來做志願者,我是不是錯怪他們了?

後來發現自己想多了,我發現有的人成為所謂"志願者"后,穿上那層白皮藍皮之後,就脫離了人民群眾,整個人升華高貴起來了。

每天像看門狗一樣在大群里回懟那些呼籲知情權和基本訴求的鄰居,還在小區里吐槽這些人"素質低""該被淘汰""巨嬰"。

這一刻我才看清楚,社達去做"志願者"工作,或者是任何一種工作,就是因為ta根子上是個社達。ta會在一切情況下找到讓自己高人一等的反式。

我家認識的一位哥哥,在十幾年前就說過:"中國人,不是奴才就是主子"。當年還覺得這句話略微偏激。

經歷過這一場之後發現:很多人並不恨特權,他們只是恨自己沒有特權;

很多人並不恨各種不公平,只是恨自己在不公平中站在了低端,而非高端;

所以在這場長達兩個月的封控中,你見到最多的爭議來自於物資:"為什麼隔壁小區都發了三次物資了我們只發了一次""為什麼隔壁街道的物資裏面有肉,我們的都只是青菜?!"

你會發現在這場飢餓遊戲里,他們並不在意自己被莫名其妙的投入了這場飢餓遊戲,他們更關心自己在這場飢餓遊戲里,有沒有稱為吃上肉的那 top 10%。

何偉在他最近某期紐約客的專欄里寫他的中國學生們,這是他自九十年代初以來,時隔二十幾年再次在中國執教。過去他執教的學生是涪陵的中學生,現在他執教的學生是四川大學的天之驕子。但是在他二十年後的執教生涯中他發現,現在的中國學生太執迷於"競爭"了。

他說(大意):很多學生痴迷於競爭,無論是有形的競賽,還是無形的競爭。學生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如果不拚命競爭,那就會過得不好,而忽略了更大的因素。

這就很像過去幾個月我們經歷的局面,無論是前期的"優秀生""抄作業""決賽圈選手",還是後來的"差生""xx區拉後腿""各區比拼""xx區優秀作業",其實都處於同樣的競爭語境下。

通過最近幾個月對身邊小社會的關擦,你會發現大多數人都深陷這個競爭敘事無法自拔:各個區之間的新增人數比拼,之前浦東就是"差生",而五月底隨著虹口楊浦迎頭趕上,浦東終於不再"墊底"。焦點從系統性崩潰變成了不同行政區、街道、小區之間的拉踩競賽。

隨著事態越來越離譜,大家追求的已經不是全市一起回歸正常生活,所有人的底線都在一步步降低。從恢復正常生活,到基本的復工,再到能不能先買上菜,到能不能至少線上買上菜,再到線上買菜平台全部靜默後退而求其次的高價團購再到苦苦求來的超市邀請函。

通過對每個區、街道、居委、小區的數據紕漏,將矛盾重點轉至群眾內部,讓兩千萬人恢復正常生活的訴求,逐漸被同化成一張可笑的"通行證",於是你會看到那些在群里曾經熱衷於質問此事根本意義的人,在第五十天後苦苦追求一張時效三小時的通行證。

就像一群被迫扔進魷魚遊戲的人,脫離正常生活工作軌跡,被迫接受了這個人為制定的遊戲規則。在越來越緊迫的生存壓力下,不得不一步步退讓,接受越來越離譜的遊戲規則,在最終獲得可憐又荒謬的獎品的那一刻,甚至還會有意思感恩戴德。

這就是競爭的意義所在吧,讓參与者為了蠅頭小利拼得頭破血流,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競爭對手身上,而忽略了遊戲規則本身的不合理。

這種瘋狂競爭機制的副產品就是人群內部的等級制度,勝利者認為自己能夠倖存 是因為自己足夠努力,失敗者在buy in這套遊戲邏輯后,會認為自己失敗是因為不夠努力。

但沒有人想過這個遊戲或許本不該存在。

社達就這樣誕生了。

社達和這個巨大的遊戲機器,互為彼此的燃料,把所有正常人一起攪進去。

當這場遊戲足夠大的時候,沒有人可以說:我不玩。

真實世界,真的這麼涇渭分明嗎?

離開上海前,約了一位朋友騎行,她問:我陽過,去過方艙,你怕嗎?

我說:我不怕,但是我很好奇你為什麼覺得我是那種會怕的人,還有你遭遇了什麼讓你問出來這種問題。

她在朋友間、公司里都沒有受到"歧視",卻在同小區喂貓的人群里受到了差別待遇。她和一群鄰居經常喂樓下的流浪貓,出艙后,她在樓下喂貓遇到了鄰居阿姨,想要多聊兩句。阿姨抬頭看見是她,落荒而逃,貓糧都撒了一地。

之前微博上有一位從烏克蘭撤回來的留學生(b站ID:我是小妖怪的人),逃回來后不幸感染了新冠。治愈后她在河北找到了一份俄語教師的工作,卻因為"感染過"的身份,在入職一天後喜提炒魷魚。

很多人因為這件事感到擔憂,一些國外留學生也很害怕自己因為感染過而無法回國發展。雖然我接下來要說的話有勢利的嫌疑,但它就是現實:一個人陽過,ta周圍的環境會不會害怕/歧視,大概率是和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成正相關(注意:此處說的是相關性,而非因果性)。

但人不是活在真空里的,你與同學/朋友/同事–這些經過篩選的人–具有相似認知,不代表你和你的鄰居/不知道為什麼產生交集的人具有相似認知。

所以我一直覺得,封控期間被迫加入小區群聊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它打破了我們平時由工作、朋友、消費構建起來的所謂"圈層"的泡泡,讓我們看到了真實世界的樣子。

在這個真實的世界里,有人管確診患者叫"羊",還分"公羊母羊",還有人建議團長團一些羊肉,大家吃一吃去去晦氣。

在這個真實的世界里,有人說那些在封控期間買不到食物、在高昂物價壓力下撐不住的人是活該、是上海用完即棄的燃料。

不用懷疑,這些都是我在自己小區群聊里真實看見的發言。

有人要求在封控最嚴格的時期里趕走群組的保潔阿姨(上過微博熱搜,源自"王鐵梅女士");有人要求團長團物資的時候不要帶出艙人員一起團。

……

這樣的案例太多了,我相信每一個經歷了上海春天的人都能提供更戲劇的案例。

四月初剛封起來的時候我形容我們這些加入小區群的微博黃左kol,就像是2016年特朗普當選后的美國白左,拔劍四顧心茫然,發現原來自己的烏托邦被荒謬所包圍。

五月份的時候,我們小區樓下喜提"門長"站崗。所謂的"防範區",每一棟樓門口都有專人站崗,嚴防死守盯住你扔垃圾那二十步路,多一步都不能走。

我在群里陰陽怪氣:這種有專人站崗,吃特供菜的日子是咱普通老百姓能過的嗎?

有人回復:嗯!所以我們都是 被守護的人呀~

一時之間,你分不清到底是誰活在烏托邦里。

一時之間,我很想加入他們的烏托邦,如果這能讓我少一點無能狂怒的話。

但是真實的世界真的就那麼涇渭分明嗎?

嫌棄我朋友的那個喂貓阿姨,是她們小區里的喂貓積極分子,還經常自費送貓去絕育;我們樓里號召大家吃羊肉去晦氣的那個大爺,助人為樂,經常在群里無私分享自己家的物資;說"我們是被守護的人呀"的那個女生,成為了我們小區的第四代團長,盡職盡責,而且還和我一起做過志願者。

我們這一代人,或者至少是我,太沉溺於社交網路。在社交網路上,粉絲多的賬號叫什麼呢?叫"意見領袖"。從這一句話就能看出來,社交網路是一個由各種各樣虛無的"意見"構成的宇宙。曾經說過"there are no facts, only interpretations."的尼采,見了當今社交網路意見泛濫的程度,都得直呼內行。

在這些單薄的"意見"里,每一個人都被繪成了扁平偏激的樣子;

-不支持上海封控兩個月,就是"躺平派"

-支持上海封控兩個月,就是"防疫愛好者"

-對具體做法有意見,就是"五十萬"

-轉發國外恢復正常的報道,就是"境外勢力"

在過去,線上線下的生活被清晰分割。沒有人關心自己的鄰居是關注李子陽還是五嶽散人,沒有人想過那個和你在網上激情對線的ID很有可能在一個小區。而在封控中,在這個拙劣的元宇宙里,在這個所有人都知道你說了什麼你長啥樣你身份證多少你住在幾零幾的"上海春天元宇宙"里,【意見】和【現實】從未如此劇烈的被攪拌在一起。

我無法從中得出一個清晰明了的結論,但我想真實的世界或許就是這樣混沌,人就是這樣矛盾又複雜的生物。

好人也可以有怯懦、壞人也會有勇敢,而更多的人,分不出好壞。我們就是這樣複雜混沌的活在人世間。

上海的這個春天,不僅讓我學會了重新定義的中文,也重新認識了人性。

只是希望這種日子,以後你我都不必再經歷了。

【End】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