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超高速宇宙飛行100年內或實現:曲率驅動技術

2015年08月25日 12:40 PDF版 分享轉發

在科幻電影《星際迷航》中,人們能夠採用曲率驅動的方式進行星系之間的飛行。近日,一名天體物理學家稱,他認為最快在未來100年內我們就能夠目睹這項技術成為現實

萊維斯教授稱曲率驅動本身是相對論體系的一部分,該理論描述了我們如何可以造成時空的彎曲

北京時間8月24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近日,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格蘭特·萊維斯(Geraint Lewis)教授語出驚人,他認為人類利用曲率驅動技術在星系之間飛行這樣的場景或許最快在未來100年內就會成為現實。

萊維斯教授稱曲率驅動本身是愛因斯坦相對論體系的一部分,該理論描述了我們如何可以造成時空的彎曲。萊維斯在接受澳大利亞ABC電視台採訪時表示:“愛因斯坦的理論提出已經有100年之久,但我們現在仍然才剛剛開始觸及這一理論的皮毛。”他說:“我認為在未來的100或1000年內我們將大大加深對於的理解,到那時超高速的宇宙飛行或許也將成為現實。”

然而就目前而言,人類是否能夠製造出適用於這類超級飛船的材料仍然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萊維斯表示:“如果你仔細審視愛因斯坦的方程,它告訴我們可以彎曲時空,從而實現以任意高的速度在宇宙中航行。從理論上來看這是可能的,但我們能夠製造出一台曲率引擎嗎?我們已經隱約感覺到,我們所需要的這類物質可能存在於宇宙中,但我們是否能夠將它們收集起來並用於這種曲率引擎的製造?沒人知道。”

這名天體物理學家認為,假如沒有類似電影《星際迷航》中所展示的那類超高速飛行技術,人類將很難征服太空。他說:“我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光速的限制——每秒30萬公里,這真的很快,但宇宙更大,路途遙遠。因此即便我們以光速飛行,想要抵達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也將需要花費4年的時間,而要想抵達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我們將需要花費大約200萬年。這樣的空間屏障將阻礙人類向太空進發的步伐,因此你需要某種提高速度的方式,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恰好可以提供這個問題的答案。”

萊維斯教授近期將在悉尼舉行的“國家科學周”活動期間發表演講,他認為傳統的火箭推進方式將無法承擔曲率驅動這樣的使命,相反,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我們將需要具備負能量的物質來實現這項技術。但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尚未能發現具備這種性質的物質。

萊維斯教授表示:“這並非我們現成的材料,但有證據顯示宇宙中可能存在著具備這種性質的物質。”他說:“看一看牛頓在400年前所做的工作,再看看物理學家們在100年前創建量子力學的那段時期,所有這些在今天已經得到證實和廣泛的認同,但在一開始這些理論都曾被視作妄想。”

在今年3月份,美國宇航局曾經表示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實現曲率驅動是不可能的,但或許在未來某一天會成為現實。科幻作者們已經讓我們提前目睹了恆星際飛行的廣闊圖景,但以光速飛行在目前來看還僅僅只能停留在想象的階段。

在科學進步的道路上,曾經有很多一度被視作荒唐的理論最終成為了現實。不過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們距離曲率驅動技術仍然非常遙遠。

來源: 新浪科技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趙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