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承認吧,你不是完美主義,只是不肯接受自己平庸

2017年12月09日 19:24 PDF版 分享轉發

完美主義者(圖片來源:網路)
者(圖片來源:網路)

記者/主持人:轉載

每到年底,很多小菠菜都蠢蠢欲動,在後台諮詢工作問題——任務多,工資低,晉陞空間少,公司氛圍不好,方方面面都不如人意,搞得我無心工作。波叔,我該換工作嗎?

看出問題在哪了嗎?典型的為自己不努力工作找借口——我可是個完美主義者,公司不好,我沒法工作。

現代人都有一種病,就是喜歡把自己不好的行為,安上一個好聽的名字。

偷懶不幹活,就說自己有;遇到丁點兒挫折就止步不前,說是完美主義惹的禍。

嘴上天天扯著「完美主義」,知道完美主義其實兩種:

追求完美,在事情做得不盡如意時也會生氣,但依然堅持把事情盡最大程度做好,這是積極完美主義,在上,也叫做「最優主義」;

追求完美,但凡事情有一點礙眼的地方,就感到沮喪和自責,最後潦草應付,甚至乾脆棄療,這就是消極完美主義,也有直接把它叫做「完美主義」。

所以,摸著良心好好問問自己,屬於哪一種?

「完美主義」名字很好聽,但跟拖延症一樣,都是一種現代人發明的自我保護方式。

保護什麼呢?第一,它在保護我們逃避失敗。

一個人對完美的渴望越高,對失敗的恐懼就越高。《變形記》的作者,大文豪弗朗茨·卡夫卡小菠菜都認識吧,他就是個極端的完美主義者。

年輕時,卡夫卡的目標就十分堅定而明確,要當一位偉大的。既然要當偉大的作家,必須要拿出吊打其他作家的深刻作品。

不僅要深刻,還要完美無缺:

要是我能寫出一些完整的、從頭到尾都完美無缺的長篇作品該多好,那樣一來,這部作品最終永遠不會跟我分離。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每個詞、每個句子,下筆之前都要跟自己先掐架一遍。寫得不夠好?刪掉重來,直到完美為止:

幾乎我寫下的每個字都在和其他的字大聲爭吵,在我下筆之前,每一個字首先四處張望,句子在我的面前逐字逐句地粉碎。

要求越是嚴苛,越是容忍不了失敗。既然付出了努力,就要拿到最好的結果,不然努力就白費了。

這種對藝術近乎瘋狂的嚴苛要求,給他帶來了無數的挫敗感和恐懼感。卡夫卡對自己的作品,永遠是三個字——不滿意。

——這麼一個多麼噁心的故事。

——對《變形記》非常反感,結尾無法看明白。幾乎是極不完美的。如果當時未受商務旅行打擾的話,它也許會好些。

丁點的小缺陷,都被他放大放大再放大,每創作一部作品,就給他留下一個心結:

我在粉碎一切障礙;在我的手杖上鐫刻著:一切障礙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我不能寫出最偉大的作品,所以我不是好作家;我的作品不能表達我真正的思想,所以我不配當作家。

這樣的恐懼感和低自尊逐漸吞噬了他的生活,工作、愛情、家庭,他幾乎沒有想享受過真正的快樂。

卡夫卡一生三次訂婚,三次解除婚約,原因在於,他始終認為家庭生活將毀掉自己寫作所賴以存在的孤獨的恐懼。在他所鍾情的寫作面前,婚姻毫無位置可言。

1
卡夫卡攝於1906年(圖片來源:維奇百科)

48歲便去世了,到死他也沒給自己的小說寫出一個完美的結尾。

他留下了嚴格的指示,將自己所有一流的文稿和作品燒毀。據說,他去世前曾經親手銷毀了將近90%的作品。

波叔,追求完美有錯嗎?完美的臉蛋、完美的工作、完美的戀人、完美的家庭……誰都喜歡極致的完美。

問題出在完美主義者的目光總是盯著最終結果,而忘記了實現過程可以是不完美的。他們腦海中只有直線式生活,只看到起點和終點,卻忽略了過程中會遭遇的意外和困難。他們不容忍自己失敗,一旦失敗了,就開始全盤否定自己。

相反,最優主義者,會把失敗當做動力,接受失敗的現實,總結教訓,繼續前行。

這裏就不得不提,發明大王了。

他一生中有1000多項發明,有人嘲笑他,說他失敗的次數比成功的次數多多了。

愛迪生咋回應的:

我沒有失敗,我只是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完美主義,還在保護我們逃避無能。

人們都願意相信自己是積極努力、有進取心的,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腦補出各種理想化的完美遠景。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行動太難,實力和努力少了其中一樣,立下的完美flag一吹就倒。

因為實力不足,人們很容易在實現目標過程中對所需要付出的實力、碰到的困難,輕率地評估不足。

結果這裏碰到一點困難,那裡碰到一點意外,東搞搞西搞搞,flag立得那麼高,最後卻潦草完成。

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很多人就拿完美主義當借口——不是我有拖延症,而是一旦開始做,我就必須保證所有事情都做到滴水不漏。但是眼下你看有balabala……一大堆不做的理由。

其實,何必這樣折磨自己呢?機器尚且會出bug,更何況是人,怎麼可能做到事事完美。

3
完美主義心理(圖片來源:網路)

不如給自己一點空間,接受足夠好,而不是絕對好。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泰勒曾說過:

「足夠好了」的思維方式背後基本理念是,我們必須從整體上接納和遵從我們生命的限制,然後尋找最佳的,或者是接近最佳的方式來分配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泰勒博士本人都承認,曾經一度追求過完美,事情稍不順利,就感到各種挫敗。

在想象的完美世界里,他應該每天12個小時都聚精會神地工作;每天去,每天花90分鐘

但真實世界跟幻想世界是不同的,得接受意外事情的出現。

後來,泰勒博士開始嘗試放鬆。在八個小時的上班時間高效完成工作;每周爭取練2次瑜伽、去健身房3次。多預留出來一點時間,來應付急事、聚會、陪伴家人等等。

把期望值降低,滿足感便替代了過去一貫的挫敗感。

除了挫敗感,瘋狂地追求完美,甚至還會導致倦怠症——壓力山大、極端疲勞、缺乏成就感、對什麼都提不起勁兒。

約克聖約翰大學和巴斯大學發表了一份報告稱,當完美主義者表現不佳時,他們會經歷更多情緒問題,比如焦慮。它會摧毀人們集中精神思考的能力,無法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

做不了決定,就逃。棄療很容易理解。既然整個過程已經被毀了,永遠無法得到我想要的效果,再做下去有什麼意思?這個事情棄療,那個事情棄療,到了deadline,剩下一堆爛攤子,最後沒有一件事能做好。

之後又繼續陷入自責,埋怨自己意志力這麼差。

2
完美主義者與追求卓越者的處世態度(圖片來源:網路)

下次接到別的任務,繼續幻想要做到滴水不漏,碰到挫折,繼續棄療,拖到最後一刻潦草應付,又陷入自責。幻想——受挫——拖延——自責——再幻想——再受挫——再拖延——再自責……

死循環。

看看,是不是很熟悉?我們改不掉的拖延症,很多時候就是這麼養出來的。這個死循環,還是可以救一下的。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完美也並不是成功的唯一標準。相反,勤奮、靈活、堅持不懈,更值得我們去追求。

都聽說過80/20法則吧?生活中很多小事,即使我們花了80%的經歷,最終可能往往只能得到20%的效果;而很多重要的事,花20%的力氣,就可能得到80%的收益。

適當地給生活一些流動的空間,接受意外、錯誤的存在,對自己、他人多點寬容,才能讓一個人更健康地運轉。

我們是人,不是機器,每天都緊繃著弦,能快樂嗎?

(本欄目文章選自各大新聞媒體與中文網站,內容不代表希望之聲的觀點或立場。文章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劉鈺